惠錫捷
摘 要:當前,全社會都在談“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中心,應是人的和諧相處。人的和諧相處首先應是人愛人。那么,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答疑的老師,更應有責任和能力,引導學生擁有這種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
關鍵詞:愛心;培養(yǎng);換位思考
世界因為有愛才美好,生活因為有愛才幸福,心靈因為有愛才富足。在學校里最小的“社會團體”就是班級。若班級里的每個人都能和諧相處(包括每一位老師和學生);若要建立一個團結向上、充滿活力的班集體,我認為更需要愛。作為教師,我們想快樂,想幸福,我們就需要愛。我們的學生也不例外。只是他們因年齡小還不具備這種能力罷了。但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作為老師,我們更有義務教育、引導學生擁有這種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那么,我們怎樣才能使這個集體里的每個人都擁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呢?
一、我們應循循善誘,細心引導,讓每個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記得我?guī)О鄷r,有一次課后和班干部閑聊,班干部反映某門課,課堂紀律很亂,我就問了一句:“聽不懂嗎?”班長說:“不是?!薄澳鞘抢蠋熒险n不認真嗎?”我接著問。幾位班干部遲疑了一下,回答說:“不是。”我有點生氣地追問到:“那是怎么了?”“是我們”……他們說著一個個低下了頭。我再什么話也沒有說就讓他們回教室了。下午自習課上,我就將此問題提出來,讓全班同學自己反思。首先,我讓他們換位思考,如果他們是任課老師,課堂紀律混亂該怎么辦?結果學生給出以下做法:扣品德積分、批評、打、停課、寫檢查、站到教室后邊去、叫家長等。聽到他們說的這些做法,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難道這些不都是我們平時所采用的方法嗎?這說明了什么?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對的嗎?教育成功嗎?學生從我們這里學到了什么?今后他們對待他們的子女和他們的學生會用什么方法呢?我想了一下,說道,現在換回角色。你亂動了,說話了,互相掀了一下,傳了個小紙條,作為老師的我開心嗎?當然不開心,我生氣嗎?我肯定生氣。如果我再氣急敗壞地臭罵你,又打了你兩巴掌,然后叫來你的家長,停課反思,寫檢查,你樂意嗎?過后,你是真的心服我嗎?教室一片寂靜。我接著說,如果你的承受能力夠強,抗挫能力夠強,且善于反思,從心里知道你錯了,我相信以后你會做一個自重、自愛,也知道愛人的好孩子;但是,如果你是一位心思較重,又很愛面子,不善交流,且家庭環(huán)境不是太好的學生。你因為老師的過激言行想不開,懷恨在心,甚至發(fā)生意外。你們愿意看到嗎?你們聽說過這樣的事件嗎?教室里再一次寂靜。我順勢告訴學生,別人尊重你們,不說你們,你們就應該更尊重別人。老師愛你們,你們就應該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jié)課。學生一個個低著頭,教室里鴉雀無聲。隨后,我又讓學生小組討論,今后課堂紀律該怎么辦?結果個個都發(fā)言了,不但承認了自己的作為,還做了自我批評和保證。乘勢,我告訴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其次,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沒想到采用換位思考法,教育學生比我平時簡單的批評教育理想多了。隨后,我在閑談中問了一下那位代課老師,他說課堂紀律好多了。我又將這位老師的話告訴學生:“某某老師表揚大家了”教室里掌聲雷動,學生個個喜形于色。后來,各科課堂紀律越來越好,各位任課老師見了我都說我們班學生越來越懂事了,個個都挺可愛的。
二、利用一切機會教會學生表達愛,學會感恩,學會與人相處
有一年,正給我班帶思想品德課的張老師,他的腳受傷了。我就叫來班長告訴他,組織同學輪流去看看張老師,上廁所不便,扶一扶,有要洗的衣服或其他活就幫著干一干,結果我去看張老師時,張老師說:“你們班的同學真不錯,挺有愛心,其他班的學生幾乎沒見。”隨后,我又在班上表揚了學生,轉達了張老師的謝意,教室又是一片掌聲。張老師恢復健康后,本班學生和張老師的關系更融洽了。其實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人人需要愛,愛也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及時表達出來。
還有,初中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深沉、羞怯,特別是女生,心里有愛,卻不知如何表達。因此,每年的教師節(jié)、元旦等節(jié)日,我都會提前叫來班長,問問有什么好主意能向老師們表示一下節(jié)日的祝福、謝意和敬意。最后,商定課前集體說一聲:“老師,節(jié)日快樂!”或利用班費為每一位老師買一束花,或寫一張賀卡。當我們聽到響亮、整齊的“節(jié)日快樂!”難道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感到幸??鞓穯幔客瑯?,我也引導我班的學生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父母生日時及時獻上愛心,一定要說一聲“節(jié)日快樂!”或“生日快樂!”表達對父母辛勤養(yǎng)育的感激之情。告訴學生別小看這一句“快樂!”。它會使父母有說不出的無限快樂。當然,表達愛的方式很多,我們只能量力而行。最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關鍵在于我們的愛心。同樣,作為教師,我們也起著示范、引領作用。每當學生的生日、六一兒童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來臨之際,老師們面帶微笑,說一聲“生日快樂!節(jié)日快樂!”或制作一個小小的卡片送給學生。我相信收到祝福的同學一定很開心、自豪。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都愛孩子,都希望他們將來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他們年齡小,可塑性大。只要我們手把手地教,臺前幕后多進行指導,相信他們就會擁有這種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同時,我們先從自身做起,身教更勝于言教。我們就會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我們的孩子定會成為有愛心的人、快樂的人。
參考文獻:
計璐娟.中學生愛心智慧教育的問題探究[D].蘇州大學,20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