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作風修養(yǎng)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實現(xiàn)黨所肩負的歷使命的現(xiàn)實需要,是保持共產(chǎn)黨人先進性的內(nèi)在要求。加強黨員干部作風修養(yǎng),要著力在深化知恩感恩、知責盡職、知足常樂上下功夫、使實勁、見成效。
【關(guān)鍵詞】黨員干部;作風修養(yǎng);內(nèi)在要求
加強作風修養(yǎng)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實現(xiàn)黨所肩負的歷使命的現(xiàn)實需要,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克服黨員干部中消極腐敗現(xiàn)象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作風問題本質(zhì)上是黨性問題”,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自覺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上有戒的“四有”干部。這些重要論述對于黨員干部提高作風修養(yǎng)的自覺性、科學性、實踐性,具有現(xiàn)實的重要意義。當下,隨著“兩學一做”活動的深入推進,筆者認為,加強黨員干部作風修養(yǎng),要強化理解認同、搞好傳統(tǒng)繼承、注重實踐培育,著力在深化知恩感恩、知責盡職、知足常樂“三種意識”上下功夫、使實勁、見成效。
一、強化知恩感恩意識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黨員干部只有常懷感恩之心,才能激發(fā)工作動力,才能排除非分之想。一是思想上要常懷感恩之念。受人之恩,常記在心,這是一個人的良知,是一個人的素質(zhì),是一個人的品格。在社會生活中,對于別人給予我們的幫助要牢記在心,做到“一飯之德必償”。受恩不忘并非易事,因為一般人容易記仇,不善懷恩。受恩之人,往往當時很感動,而時間一長就容易淡焉?!跺X公良測語規(guī)世》上說:“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蔽覀円鲆粋€施恩不念、受恩不忘的有情有義之人。二是行動上要常踐感恩之行。有一句話說得好,最好的尊重是工作,最大的報答是實績。感恩要用工作說話用實績說話。父母對兒女的最大期待,就是平安,單位對成員的基本要求,就是爭光添彩。因此,報答父母、報答單位的最好方法,就是遵紀守法平安過一生,不給家庭丟臉,不給單位抹黑。要想平安,要不抹黑,就要清清白白、老老實實地做人。三是生活上常想感恩之事。就是要看到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常有。要正確對待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特別是每當自己遇到挫折時,要常想感恩之事,注意轉(zhuǎn)移“痛點”,辯證思考,自得其樂,不要偏激和沖動。要真正意識到知恩是一種樸素而又高尚的情感,是一種成就事業(yè)的內(nèi)在動力。
二、強化知責盡職意識
黨員干部知責盡職不僅要知道自己在社會上承擔的責任,更要知道自己在單位里、在黨組織里承擔的責任。在這個問題上,領(lǐng)導干部必須做到“三個問心無愧”,即作為國人,面對國旗要問心無愧;作為黨員,面對黨旗要問心無愧;作為領(lǐng)導,面對組織要問心無愧。實踐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要滿懷激情地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有熱情才會有激情,有激情才會全身心地投入,才會無怨無悔地追求,才會在追求中成才、成功。實際工作中,精力要集中,不分心走神,不被雜事所擾,要有一股把工作當成事業(yè)干的勁頭,有一個夜以繼日、寢食不安、孜孜以求的工作姿態(tài)。二是要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和工作。凡事都要認真,做到認真對待自己,不放棄;認真對待工作,不放松;認真對待家庭,不放縱;認真對待下屬,不放任。我想,只有我們認真對待自己的前途命運和所從事的工作,才會在人生的旅途上少走彎路,才會在工作中減少失誤。三是要勇往直前地解決難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凡是有作為有成就的人,都是知難而上的人。領(lǐng)導干部要成為解決熱點問題的能手、解決焦點問題的高手、解決難點問題的強手,而不是遇到疑難問題就推、遇到疑難事情就繞、遇到疑難矛盾就交。只有盯著疑難問題做工作,才能在解決難點問題中求提高。
三、強化知足常樂意識
生活上、名利上的不知足是作風建設(shè)的大敵。明朝有一首民謠:“終日奔忙為了饑,才得飽食又思衣。冬穿綾羅夏穿紗,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無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鑾殿,卻慕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更問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得九天還嫌低!”這樣被貪欲迷住心竅,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的人,必定活得很累,難有歡樂。反思我們當前的黨員干部隊伍,不知足的問題在很大程度存在:個別同志常常感到心理不平衡,在職務(wù)上嫌低,在待遇上嫌差,在榮譽上嫌少;有的向組織伸手,爭待遇、要名利,要得理直氣壯,鬧得不太像話;有的利用各種條件為個人撈好處,公物私用,私買公報;還有的當個人目的達不到時,就講怪話,就罵娘。凡此種種,都是不知足的表現(xiàn),生活得也不快樂。那么,實踐中我們怎么才能做知足而且常樂呢?我看,有三點需要把握和解決好。一是要培養(yǎng)高尚的境界。事實證明,名利、地位、吃喝玩樂方面的滿足也許可以使人快樂一時,但不過是過眼云煙,卻不能帶給我們長久的幸福感。在對待名和利上,領(lǐng)導干部要有更高的境界。無私則正,無欲則剛,無爭則善,要不斷凈化心靈,凡事都要注意形象,凡事都要講究境界。二是要善于正確的比較。也就是要選擇正確的參照系。作為黨員干部,確立什么樣的參照系非常重要。如果把參照系放在待遇、實惠上,就會越比心理越不平衡,如果把參照系放在奉獻、創(chuàng)造上,就會越比越有積極性。三是要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康的心態(tài),是黨員干部素質(zhì)的一個基本方面,也是黨性觀念、覺悟程度和道德修養(yǎng)的綜合反映。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立黨為公的寬闊胸懷,克服名利得失上的錙銖必較。概括起來就是: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平常心、干好平凡事、做個平凡人、過平淡生活,自覺堅守思想道德防線、廉潔從業(yè)底線、黨紀國法紅線,不斷錘煉黨性修養(yǎng),加強作風建設(shè),努力成為引領(lǐng)社會風尚的楷模。
作者簡介:王娟,四川瀘州人,碩士研究生,現(xiàn)任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紀檢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