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波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我國課改的不斷推進,將兩者相結合是必然選擇。而如何將兩者進行結合,則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此,進行一定的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這一綱要中指出我們要大力進行日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教學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物理教學更好地開展提供工具與方法,從而更好地實施教學。筆者認為,在具體的教學執(zhí)行過程中應該分為以下幾步:
一、掌握教材精髓,把握課堂節(jié)奏
如果想要使物理教學課堂更加積極高效,教師就要對自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對教學內(nèi)容要有整體的把握,首先掌握教材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有利于對教學課堂的整體把握,在課前針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正確合理的課程設計,利用信息技術去服務教學活動,更好地培育學生。
二、改進教學方法,利用相應工具
物理教學活動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結合課堂內(nèi)容設計很多的教學實驗活動。為此,利用信息技術,可設計很多相應的軟件工具。例如,“鱷魚夾物理仿真實驗室”“金排物理畫板”等工具,這樣我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利用這些軟件與工具更好地演示教學過程,改進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使物理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以“鱷魚夾物理仿真實驗室”為例,說明基于信息技術的物理教學過程。
“鱷魚夾”是一套包含物理、化學、技術和ICT(信息與通訊技術)四個科目的仿真實驗平臺。其中,物理仿真實驗室是一款物理教學仿真軟件,能夠仿真電學、光學、聲學和力學。學生只需從工具欄拖下組件即可進行仿真實驗。教師以借此軟件在課堂上講解實驗或分析題目,也可以制作課件(上公開課等);學生可借助此軟件在課后復習實驗,進而設計探究性的實驗。這一軟件能很好地服務我們初中物理的教學。而這種軟件不同于Flash動畫等課件,它在操作的時候具有高度的仿真效果,而且它具有數(shù)字化的功能,在我們操作的時候它能自動顯示出數(shù)字,如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shù)。用它教師可以像做實驗那樣來演示物理實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效果、效能和效益?,F(xiàn)以此軟件演示初中電流電量方面的課程,說明其使用過程。
首先我們對軟件進行一定的調(diào)試,然后在利用此軟件按照課本進行我們初中物理電壓與電流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去實時記錄電壓電流的數(shù)值,最后總結出兩者的關系。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用去準備很多的實驗器材,省了很多操作步驟的同時又使學生直觀清楚地了解了電壓、電流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就突出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實驗的便捷性,操作的簡易型與直觀性。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套“鱷魚夾物理仿真實驗室”還能夠進行很多實驗的操作,大大方便了我們的教學過程。
三、利用電腦軟件,學會統(tǒng)計分析
物理的教學過程很大程度上要用到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很多時候,我們要對所得物理數(shù)值進行一定的數(shù)理分析,從而推斷出相應的物理結論。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就為數(shù)理統(tǒng)計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我們要學會借用這些相應的軟件來服務于物理教學。筆者現(xiàn)以Excel這一應用軟件服務于統(tǒng)計物理數(shù)值為例說明。
我們在上述利用“鱷魚夾物理仿真實驗室”進行了一定的電壓、電流的統(tǒng)計分析以后,得到了大量的物理實驗數(shù)據(jù),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Excel這一軟件進行數(shù)值的統(tǒng)計分析功能來進行分析,最終得知其成正比的關系。這樣,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所得到的結果更加準確,也更有說服力。而這也是日后我們進行相應操作的必備技能。
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一定測評
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一定的測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在相應的學習網(wǎng)站進行一定程度的預習以及綜合測評,這樣教師在教學以及日后復習的過程中,就有大數(shù)據(jù)進行支持,從而在授課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的講解更加具備針對性,能幫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完整。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物理教學的發(fā)展插上了一雙翅膀,我們應該結合物理教學的特點與新課改的要求,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掌握課堂精髓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法,利用電腦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最后,再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綜合測評,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加完整與連貫。
參考文獻:
[1]王素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分析探討[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項華陽.“動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