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珍
摘 要:中學聲樂教育是一門藝術。旨在通過探索中學生音樂教學歌唱藝術,把生活經驗音樂化、音樂問題生活化,讓音樂與生活巧妙融合,讓學生輕松欣賞音樂,在快樂感受音樂,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體驗、表達音樂,補齊教學中的“短板”,提高欣賞水平,增強中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大批音樂人才。
關鍵詞:教學短板;音樂興趣;學生欣賞
音樂能帶給我們什么?一是聽覺的愉悅,二是情感的滿足,三是審美的體驗和我們歌唱的表達。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碑斎藗冇谜Z言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才有了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愿望。歌唱語言的生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歌曲之美。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一句名言: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初中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有音樂欣賞、樂器試奏、圖、文與音樂創(chuàng)編的聯(lián)想、世界民族之聲、傳統(tǒng)是條河、自選歌曲演唱等眾多音樂教學內容,探究音樂課堂的聲樂學習是我研究的課題。聲樂藝術是一種聽覺的藝術,它是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評議來表達真實的情感。聲樂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是歌唱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科學合理地用嗓子
中學聲樂課堂是學生較喜愛的藝術活動,能夠擁有美妙動聽的歌喉是學生所向往的,中學時期的學生處在變聲期,由童聲逐步轉向成人化,作息時間無規(guī)律或睡眠不足,暴飲暴食、濫食辛辣食物,用嗓后立即喝過冷過熱的飲料都會影響變聲期的嗓音,還可能導致嗓音疾病。錯誤的發(fā)聲方法也會導致變聲期的中學生嗓音損傷。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科學合理地用嗓,保持身心健康才有利于歌唱水平的發(fā)揮,提高演唱歌曲音色的質量和藝術水平。
二、掌握正確的歌唱呼吸
歌唱時的正確姿勢是身體直立,保持自然放松,但又是積極的呼吸狀態(tài)。呼吸是人體發(fā)聲的動力,也是歌唱藝術的基礎。我國古代音樂理論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的論述,“氣為聲之本、氣乃聲之帥;氣催聲發(fā),聲靠氣傳,無氣不發(fā)聲,發(fā)聲必用氣。”說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生理學家將呼吸分為三種“安靜呼吸、勞動呼吸和歌唱呼吸?!比粘Uf話時的呼吸比較淺,不需要用較大肺活量,而歌唱呼吸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到較長的樂句,一次呼氣可長達十幾二十秒鐘。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拙的變化,全靠呼氣和吸氣肌肉堅強而又靈活地運動才能完成。
中學生聲樂學習在保持正確歌唱姿勢的同時,引導他們體會全身心投入歌唱情感,例如,說完一句話后自然吸氣,快吸氣用快說話、慢呼氣用慢說話的感受,氣息的支持是吸入、呼出發(fā)聲時保持連貫性和力度變化的動力。引導學生找到深呼吸的感覺,有一種聞花香時、體育課跑步時的氣息狀態(tài)。
三、動情范唱,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在音樂教學中老師要把握住課堂的情感線,老師動情地范唱,能夠直接把情感的紐帶傳向學生,傳遞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教唱歌曲《光榮少年》時,老師范唱要把少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良好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對歌曲內容的共鳴,這種以歌詞激情、以我們時代動情的方法讓學生獲得歌詞情感的體驗。又如,《搖籃曲》教學中,學生欣賞中、外幾首不同的《搖籃曲》后,老師借景抒情地說:我扮演媽媽、大家扮演小寶寶,為大家獻上一首中國東北民歌搖籃曲。接著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看到老師的動情演唱,學生也融入老師的范唱情感中。
四、歌唱藝術要有對歌曲的深入理解
音樂是歌曲的靈魂,在精確、熟練地學會歌曲的同時,應將歌詞多朗讀幾遍。歌詞的文學語言形象是歌唱藝術創(chuàng)造力音樂形象的基礎。在多次的誦讀中深入細致地領會歌詞所創(chuàng)造的感情氣氛和詩的意境,認真品味分析歌詞語言學的節(jié)奏、韻味、語氣、語調及語言色彩因素的規(guī)律和特點,將語言和聲音巧妙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不但要求學生能語言準確、清晰,還要根據(jù)歌曲的情感風格需要唱出字情,唱出意味,唱出語言的美感來。寫文章講究結構,作畫講究構圖,歌唱藝術表現(xiàn)也如此,掌握歌曲的風格基調,每一首音樂作品所蘊含的藝術形象鮮明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真正融入音樂情境中。引發(fā)我們心中的想象,發(fā)展自己的音樂思維,激起內心的歌唱熱情,使自己的歌聲充分抒發(fā)內心的情思,才會藝術地表現(xiàn)出完整的音樂形象。
五、準確的歌唱吐字
我們學習聲樂時在訓練過程中十分重視歌唱的吐字問題,中學課堂的聲樂學習除了要求學生要以準確、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演唱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將歌曲中的歌詞正確而清晰地演唱,歌唱中要做到字正腔圓、吐字清楚,就漢語來講,構成語言的每一個漢字,都是三個因素合成的,即聲、韻、調。聲,就是聲母;韻,就是韻母;調,就是字的聲調。中學課堂聲樂學習引導學生做到咬字正、吐字清、歸韻準,就會達到“字正腔圓”的藝術效果。
初中生由于對聲樂藝術的理解不足,缺乏對聲學的鑒賞能力,歌唱學習中種種不良的毛病往往會出現(xiàn),多給學生聽一些優(yōu)美的歌曲,吸收歌曲的長處來擴展學生的藝術視野,這樣才能在聲樂的學習中得到進一步提高。歌唱藝術雖然博大精深,但其藝術實質始終遵循“自然地歌唱”這一原則,聲樂課是學生進行藝術實踐、藝術感受、表現(xiàn)音樂的重要途徑,讓我在探索中領會音樂教育的真諦,在不斷努力中收獲精彩!愿我的學生把清晰的語言和美好的聲音自然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做到自然地說話,優(yōu)美地歌唱。
參考文獻:
梁靚 .淺談中學聲樂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成功: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