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從細致入微的觀察、深思熟慮的思考著手,倡導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豐富的語言,加強訓練,循序漸進,來提高作文整體水平。
關鍵詞:作文;技巧;初中生
作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學科的成敗,初中階段作文能不能跨進“門檻”,將直接影響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其實,“文為心聲”應該是作文最重要的法則。然而,在一切圍繞考試轉的大背景之下,學生習作的“功利”性越來越強,一切為了考試,導致作文訓練急功近利,內容空洞,章法混亂。我認為,初中生要寫好作文,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細致觀察,言之有物
細致的觀察,入微的細節(jié)刻畫,才能表現(xiàn)出真切的生活,給人以鮮明的感受。在學校組織的一次義務植樹活動中,有許多同學寫到植樹時,就那么幾句:“早晨,我們吃過早飯,帶著工具,騎著自行車,一路興高采烈地到了植樹點,大家干得很起勁,有的挖坑,有的拿樹苗,說說笑笑,一點都不感覺累,大半天的功夫,我們的植樹任務就完成了?!笔虑闆]有寫完整嗎?寫完整了,但是顯得不夠細致,幾乎就是一副“骨架”。于是,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同學們回答:那天天氣如何?景色如何?栽樹的場面如何?有沒有典型的事件發(fā)生?你當時的心理狀況如何?同學和老師都是怎么表現(xiàn)的?學生都一一回憶了當時的情景,把這些細節(jié)貼在前面的骨架上。很顯然,后面的作文比前面的要豐富動人的多,這就是進行細致觀察的結果。前面的太粗略,沒有注意細節(jié)的描寫,后面提示的才是具體的細節(jié),我們觀察事物不妨有意識地多問這樣的問題,逐漸引導自己進入細致入微的地步。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給別人的感受才具體生動,才能將人帶到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中,給人以真切的感受,才能達到你笑人笑、你哭人哭的境界。
二、深思熟慮,立意新穎
現(xiàn)在的作文大半是開放性的,立意、選材、文體由學生自由選擇,自由發(fā)揮,這種命題意圖是放寬作文的限制,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所以,寫作時立意要準確深刻。如,有關以“橋”為故事的話題,我們可以寫實實在在的橋,也可以寫象征性的橋,如心靈之橋、友誼之橋。其次,變換認識事物的角度?!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學生寫籃球場上的配合默契,聯(lián)想到“自己的價值”的重要內容,聯(lián)想到怎樣對待生活中的榮辱進退。再次,立意要體現(xiàn)時代感,平時要多留心,從現(xiàn)實生活中捕捉富有時代氣息的材料,做到“人人意中有,個個筆下無”。平時學習中多讀報紙雜志,多看電視網(wǎng)絡新聞,關注熱點問題,給作文注入鮮活之水。
三、拓展閱讀,豐富語言
古人云:“言之無物,行文不遠。”這是就文章的語言表達而言的。唐代詩圣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名句,深刻指出了讀書與寫作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它不僅僅為寫作提供了表達形式、寫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而且在開拓視野、積累知識、豐富語言、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會產(chǎn)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睕]有對大量文學作品內質的深刻把握以及由閱讀獲取的情感體驗而形成的深沉積淀,是不可能寫出優(yōu)秀作品的。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寫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來,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讓學生多背誦優(yōu)秀詩文,多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去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2)讓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抄寫成語、熟語、對聯(lián)、格言、警句、詩句、精彩段落、逸聞趣事、謎語、幽默笑話等,豐富自己的知識語言;(3)課堂上老師可以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表達訓練,結合課文的教學,分析重點詞的作用,進行仿詞仿句的訓練?!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加強訓練,熟能生巧
大力提倡學生寫隨筆,不必限制文體、內容、形式和長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發(fā)揮,只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哪怕是一個片段、一句話都可以肯定。讓學生自己交流,互相評價,精彩的習作大家可以共同欣賞,老師也應該參與其中指導評價,尤其要給予鼓勵和贊揚。老師組織、同學參與,在班上定期辦手抄小報或者黑板報,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以激發(fā)學生動腦動筆的習慣。其次是范文引路,模擬訓練。傳統(tǒng)的教學范文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都有可取之處,可以把其當做學生模仿寫作的典范,教師在評析課文時著重分析作家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聯(lián)想、選材、構思的技巧方法,讓學生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發(fā)揮,就是自己的東西。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問題得到解決,以后的作文教學就有了良好的基礎。此外,還要加大作文訓練的量,采用“小練筆”與“大作文”相結合的方式,制定系統(tǒng)的作文訓練計劃,將功夫用在平時,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一定會熟能生巧,學生的作文整體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作文其實是不難的,寫好作文的關鍵在于積累。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生活,廣閱博覽,勤于思考,加強練筆,學生掌握了這些技巧,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質的飛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靳惠玲.淺談初中作文訓練的方法[J].教育教學:教育交流,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