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偉 郭書陽
樹木成活不光是靠平衡原理(即水分平衡、代謝平衡、器官平衡)和恢復原理(即損傷恢復、功能恢復、生長恢復),還需對土、肥、水進行管理。
觀賞綠化樹木的土、肥、水管理,是綠化觀賞樹木日常管理與養(yǎng)護中一項極重要的內容。綠化觀賞樹木生在土壤中,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樹木的根系要有足夠的氧氣才能不斷生長,而土壤中的微生物也不能缺乏氧氣。如果土壤中沒有微生物,有機質和無機質就不能分解,這就是死土,樹木無法生存,綠化觀賞樹木的土、肥、水管理絕不可掉以輕心。通過綠化觀賞樹木土、肥、水的管理,能有效改善樹木生長環(huán)境,促進生長發(fā)育,使其發(fā)揮各項功能,從而達到綠化、美化的目的。
一、綠化觀賞樹木的土壤管理??蓮娜矫嫦鹿Ψ?/p>
1.園林整地工程包括整理地形、翻地、去除雜物、碎土、耙平、填壓等工序。對于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機肥能提高土壤環(huán)境的容量。在某些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加入石灰、膨潤土、沸石等土壤改良劑,可控制重金屬的遷移與轉化,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水溶性、擴散性和生物有效性。選用抗污染物的綠化觀賞樹種,就工程措施而言,可以用客土換土、去表土、翻土等方法更換已被污染的土壤。
2.松土除草:松土不僅可以切斷土壤表面的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fā),防治土壤泛堿,改良土壤通氣狀況,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還有利于難溶性養(yǎng)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松土還能短期恢復土壤的疏松度,改進土壤通氣和水分狀態(tài),使土壤中的水、氣關系趨于協(xié)調,所以生產上有“地濕鋤干,地干鋤濕”之說。除草的目的是減少雜草、灌叢及藤蔓對水、肥、氣、熱、光的消耗,降低其對樹木的危害。雜草、灌叢生命力強,與樹木爭水爭肥;藤蔓植物纏繞樹木,不僅擾亂樹形,還能絞殺樹木,同時雜草藤本蒸騰量大,生長旺盛季大量耗水爭肥,對苗木生長不利,雜草灌叢還是滋生病蟲害的發(fā)源地,危害極大。松土深度,一般大苗為6-9cm,小苗為2-3cm,過深傷根,過淺起不到松土作用。松土時注意不要傷害小苗與根枝。松土除草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
3.深翻:是對綠化觀賞樹木根區(qū)范圍內的土壤進行深度翻墾,主要目的是加快土壤熟化,使死土變活土,活土變細土,細土變肥土,深翻添有機肥更好。深翻通常在秋末和早春兩個季節(jié)進行。秋末樹木地上部分生長基本停止或趨于緩慢,同化產物消耗少,并已開始回流積累,這時正是秋季根系生長高峰期,傷口容易愈合并發(fā)出部分新根,吸收能力提高;吸收及合成的營養(yǎng)物質在樹體內積累,有利于樹木翌年的生長發(fā)育,同時秋翻經過漫長的冬季,有利于土壤風化和積雪保墑。春翻應在土壤解凍后及時進行,此時樹木地上部分尚處于休眠狀態(tài),根系剛開始活動,生長較為緩慢,傷根后可愈合再生。春季土壤解凍后,土壤水分開始向上移動,土質疏松省工省力。
二、綠化觀賞樹木的營養(yǎng)管理
城市園林綠地踐踏嚴重,土壤密度大,密封度高,水氣矛盾突出,土壤養(yǎng)分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同時城市園林綠地的枯枝落葉常為了好看而被徹底清除,中斷了營養(yǎng)物質的良性循環(huán),極易造成養(yǎng)分枯竭。只有通過合理施肥,補充其營養(yǎng)物質,才能增加樹木的抗逆性,延緩樹木衰老,確保正常生長。
1.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既能供給樹木多種無機養(yǎng)分和有機養(yǎng)分,又能培肥改土的一類肥料。大部分是自行積制而成,常用的有糞尿肥、堆漚肥、餅肥、泥炭、綠肥、腐殖酸肥等,有機肥含氮量低、肥效慢,能改良土壤,性穩(wěn),不燒苗,肥效長等優(yōu)點。化學肥料:屬于礦質肥料,無機肥料,是用物理或化學工業(yè)方法制成的,其養(yǎng)分形態(tài)為無機鹽或化合物。某些有肥料價值的無機物質,如草木灰,不屬于商品化肥,也稱化學肥料。有機化合物的產品,如尿素、二胺復合肥、氮肥、磷肥、鉀肥、鈣、鎂、硫等化肥,肥效快,但肥利用率低,會蒸發(fā),固定,流失,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板結,可與有機肥混合交替使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稱菌肥、生物肥,它能改善土壤中的營養(yǎng)條件。生物肥如果接觸農藥等有害物質,都會被殺死,所以有固氮作用,可與化肥、有機肥同時施用。
2.施肥方法:有機肥、化肥、微生物肥都可以作樹木基肥、追肥。全面施肥需把肥料均勻撒于樹木生長地面,然后翻入土中,方法簡單,操作方便,但養(yǎng)分流失嚴重,并誘導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性,可與其它施肥方法交替。水施結合天氣及澆水撒入地面,使肥料下沉混入土中,此法不傷根,能保護耕作層土壤結構,節(jié)省勞力。溝狀施肥:溝狀施肥,包括環(huán)溝狀樹木一周及放射性挖溝。一般用于大樹,溝深30-60cm,寬30-40cm,這方法操作簡便,但易破壞平行根。穴狀施肥:此法多用于城市鋪裝地面,錯落挖穴于樹冠投影下,可挖兩到三圈,穴呈同心圓環(huán)狀。
三、綠化觀賞樹的水分管理
水是樹木生長的主要因素,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樹木的一切生命活動都與水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樹木水分的管理,是根據各類綠化觀賞樹木的生態(tài)學特性,通過技術管理手段,來滿足樹木對水的合理需要,保證水分供給,達到樹木健康生長和節(jié)約水資源的目的。綠化觀賞樹木的水分管理包括灌溉與排水兩方面的內容。
1.水分科學管理的意義。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及觀賞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樹木的生存離不開水分,水分缺乏會使樹木處于萎蔫狀態(tài),輕者葉片變暗,干邊無光澤,葉面出現(xiàn)枯焦斑點,新芽、幼蕾、幼花干尖、干瓣并早期脫落;重者新梢停止生長,往往自下而上發(fā)黃變枯、落葉,甚至整株干枯死亡。但水分過多會造成樹木徒長,引起倒伏,抑制花芽分化,延遲花期,易出現(xiàn)爛花,落蕾,落果等現(xiàn)象。同時土壤水分過多會造成土壤缺氧而引起厭氧細菌的活動,由此產生大量有毒物質的積累,嚴重時導致樹木根系發(fā)霉腐爛,造成樹木窒息死亡。
2.休眠期灌水。我國北方降水量較少,冬春嚴重干旱,休眠期灌水十分重要。冬季灌水即封凍水,澆灌時間一般在11月下旬,給土壤澆凍水后,冬季結凍可發(fā)出潛熱,有利于樹木安全越冬,并可防止早春干旱,對于邊緣樹種、越冬困難的樹種以及幼樹等澆凍水更有必要。早春灌水又叫返青水,有利于新梢葉片的生長,還可防止倒春寒的危害,是促使樹木枝繁葉茂的一項關鍵措施。
3.排水能減少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增加土壤空氣的含量,促進土壤空氣與大氣的交流,提高土壤溫度,加快有機質分解,改善樹木營養(yǎng)狀況,使土壤理化性狀得到全面改善。園林綠地排水是一項專業(yè)性的基礎工程。應統(tǒng)籌安排,建好暢通的排水系統(tǒng)。觀賞樹木有四種排水,即明溝排水,暗溝排水,地面排水和濾水層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