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提蘭 韋蓋利
那是2014年一個普通的日子,我在疲憊中醒來,覺得要做的事都是麻煩事。我有一個舒服的家,有可愛的家人,但我沒有為此心存感激。把兩個大一點的孩子送到學校,接著,不情愿地帶著最小的孩子去超市買菜。
要去買菜我本來就不高興(為什么他們要吃?),我那剛四歲的兒子也感覺到我的情緒不好,悶著頭跟在我后面。我推著購物車不斷地扔東西進去,也不考慮要花多少錢。
我們終于去到收銀臺前面,等在那里。過了一小會兒,我發(fā)現(xiàn)有人到了我后面。我轉過頭去看,發(fā)現(xiàn)是個老人,他的外套臟兮兮的,還用根繩子在腰間系著,這么陰冷潮濕的天,他腳上居然沒有穿襪子,鞋子還是咧著口的。他的手上提著一小箱牛奶。
因為我的購物車里滿滿的,我問他是否愿意在我前面結帳。對我來講,這并不是做好事,只是一種自覺的反應,我從小時候跟母親購物就一直是這樣的?;蛟S,只是我不想有讓別人等得太久的負疚感?;蛟S我只是想讓他快點走,看見他我感到有點不舒服——走過流浪漢身邊時感到的那種不舒服。
他聽了我的話,好像很吃驚,結結巴巴地說,“???不。我不能那樣做,你肯定嗎?你真是太好了?!彼t疑地走到我前面,付了牛奶錢,拿了找回的零錢。
接著,讓我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他轉過來,溫柔地將找回的零錢放到我兒子的手上。我跟他說不要,但他固執(zhí)地要給。我的兒子,之前讓我看著覺得討厭的,現(xiàn)在笑得那么燦爛,毫不猶豫地過去親昵地抱了他的腿。他羞怯地笑了笑,再次說了感謝,才同我們母子揮手告別,離開了。
我不禁對這個老人的生活和行為感到好奇。很少有人對他表現(xiàn)出仁慈嗎?他覺得自己需要為被他人承認付錢嗎?
我為我之前感到自憐而慚愧。那個謙卑、和藹的陌生人讓我下決心做一個更會感恩的人。我從來沒有再見過他,但常常想起他。
陳蘄摘自《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