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張亞輝 陳桂賢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市場對葵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想要順應市場栽培出無公害高產(chǎn)的葵花,就要從種植土地選擇、種子選擇、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幾個方面綜合入手,這樣才能使生產(chǎn)出來的葵花高產(chǎn)無公害。
關(guān)鍵詞:無公害;高產(chǎn);葵花
中圖分類號:S56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63
1 種植土地選擇
想要無公害,就要求種植葵花的空氣比較清潔,最好是種植土地周圍3km沒有污染,空氣質(zhì)量也符合國家無公害基地標準。因為葵花對土地要求不是特別嚴格,只要不是鹽堿地和長期積水地,都可以種植。但是考慮到高產(chǎn)的要求,最好選擇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ú灰嗽谝粔K地上連種,應輪流種植,種植年限以4a左右合適,葵花的前茬最好是谷科作物,比如小麥、玉米等,這樣前茬的作物能夠維持土壤中的水分、養(yǎng)分的平衡,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比較適宜葵花生長。
2 種子選擇
選擇近年篩選獲得的籽粒大、 抗性強、 產(chǎn)量高,粒長在2 cm 以上,皮薄、味香的品種。如 SH363、 3638C、X3939、0409、 JK103 等。
3 整地
由于葵花的根系比較深,所以在種植前要使用大型拖拉機對地塊進行深層的耕種,耕種深度25cm左右適宜,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方便葵花在種植后在更深的土壤里扎根。同時在秋季的時候要對地塊進行灌水,以增加土壤的濕度,方便日后葵花的根系的生長。
4 種植
4.1 種子處理
要對種子進行曬種處理,這樣可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要對種子進行冷水浸泡6h左右,這樣可以將出苗時間提前1~2d。
4.2 播種
在進行播種時,要避開年度的高溫陰雨天氣,以及影響葵花授粉和病蟲害高發(fā)的時期??刹捎玫啬ぜ尤斯げシN加移栽補種技術(shù),這種技術(shù)可以避免傷苗,并且能使葵花苗比較整齊,又能減輕鳥害,有效地保證了葵花苗的正常生長,并提高產(chǎn)量。具體種植的播種深度約 3~5 cm,沙土宜深,濕度大或粘土宜淺。肥力播種深度約 3~5 cm,沙土宜深,濕度大或粘土宜淺。肥力條件好的地塊可適當稀植,防止植株發(fā)生倒伏。
5 田間管理
5.1 間苗定苗
葵花在出苗后要進行間苗,如果不及時間苗,小苗會和大苗爭水爭肥,使幼苗養(yǎng)分不足,影響生長??稍谟酌绯?~3片對真葉時進行間苗定苗。同時要按照種植的幼苗的15%左右準備預備苗,在播種10d后就可以對缺苗處進行補苗,以保證所種地塊全苗生長。
5.2 除草保護葉片
葵花的幼苗生長速度并不快,也極易受雜草的威脅。因此在出苗后20d,就可以進行鏟地趟地,這樣可以除雜草,也可以促進葵花的根系生長??ǖ娜~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因此在植株生長過于繁茂時就可以除掉一些非功能性葉片,改善田里的氣候,促進葵花生長。
5.3 施肥
合理的施肥是葵花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一般情況下在現(xiàn)蕾期追肥效果最佳,追施尿素150~225kg/hm2是合適選擇。
5.4 灌水
葵花的根系比較強大,它的吸水和吸肥能力都很強,所以葵花的抗旱能力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前期不用灌水,現(xiàn)蕾前10d 結(jié)合中耕追肥灌第一次水,開花期適時灌第二水,灌漿期灌第三水,花期結(jié)束淺灌最后一水。
6 病蟲害防治
目前主要的葵花病蟲害有菌核病、褐斑病和白粉病。菌核病發(fā)作主要是危害葵花的莖桿和果實,表現(xiàn)在使葵花出現(xiàn)干桿情況,最終導致花盤和果實腐爛。對于這種菌核病的防治主要是5a以上輪作、深耕等辦法。同時調(diào)節(jié)葵花的播種時期,錯開該病的多發(fā)期。在此輪播種中留下沒有染病的種子以便下一輪播種,以減少該病菌對葵花的危害。對于已經(jīng)感染病菌和植株,要及時進行清理,避免其留在土壤里在開春后危害下一輪作物。在施肥時要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使其強壯的生長。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藥物滅菌殺毒處理,從根本上防治病毒侵犯。褐斑病發(fā)作主要是使葵花整株受害,使其葉片從下向上枯死,嚴重時可使整株葵花枯死。在多雨、夜間露水多的潮濕時節(jié)或地勢低洼、種植密度大的重茬種植情況下及易發(fā)生此病。對于此病的防治是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a以上輪作,并在種植時適當?shù)奶崆安シN、密度要適中,不宜過密,同時在及時除草,施有機肥料。白粉病發(fā)作主要危害葵花的葉片,導致葵花植株較矮小,結(jié)出的果實不飽滿。此病在20℃左右溫度情況下如果通風不良種植或密就及易發(fā)作。防治的方法也是大面積輪作,并在植株收獲后及時清除感染病菌的株體,以減少侵害的源頭。
參考文獻
[1] 何中國,李玉發(fā),王佰眾等.向日葵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技術(shù)需求調(diào)研報告[J].雜糧作物,2010(5):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