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強
摘 要:蕎麥又稱花麥,起源于我國,栽培歷史比較悠久,蕎麥的子實營養(yǎng)豐富,蕎麥米、面易消化,有良好的適口性,是較好的糧食。蕎麥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可治療高血壓癥,控制糖尿病,預防微血管脆弱性出血等疾患。蕎麥還可作為綠肥種植。蕎麥幼嫩的莖葉是富有營養(yǎng)的蔬菜。花期又是蜜源。莖桿糖殼和麩皮中含有豐富而易消化的蛋白質(zhì),可做牲畜的飼料。蕎麥皮可做枕心,由于松陽縣基本沒有種植蕎麥,而有些農(nóng)民又迫切需要蕎麥種子,如何有效的引進和種好蕎麥,就成為當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一個突出的問題,為此,2013年縣科委與縣農(nóng)業(yè)局立題研究。通過開展多項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工作,摸索出一套蕎麥的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蕎麥;引進;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5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0
1 引種春栽
蕎麥的栽培面積變動較大,經(jīng)常發(fā)生缺種問題,須向外地引種,因此,向何地引進何品種是關(guān)系到引種是否成功的關(guān)鍵,是須解決的首要問題。2013年年初,從甘肅會寧農(nóng)科所引進了蕎麥新品種——“甘蕎2號”,放在三都鄉(xiāng)上田村宋景高農(nóng)戶的責任田里試種。4月6日播種,4月14日出苗,6月14日收獲,全生育期69d。面積為233m2,播種量為5.7kg/667m2,條播,行距為30.45cm。施復合肥20kg/667m2作基肥,4月29日施尿素5kg/667m2作追肥,5月17日每667m2用殺蟲雙治蟲一次。成熟時考查結(jié)果為,株高52.8cm,株數(shù)為7.53萬株/667m2,每株粒數(shù)為32.65粒,千粒重32.7g,理論產(chǎn)量80.4 kg/667m2。經(jīng)實收產(chǎn)為75.7 kg/667m2,春季栽培試驗取得成功。
2 特征特性
蕎麥是蓼科1a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直根系,根系不甚發(fā)達,分布不廣。莖直立,中空,柔軟多汁,分枝,綠色到淡紅色。為總狀花序,花白色或粉紅色。蕎麥子實呈三棱卵圓形,屬瘦果,褐色或黑色,果皮堅硬而厚,含種子1粒。蕎麥喜涼爽而稍濕潤的氣候,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開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因此,開花時遇干燥天氣,往往影響灌漿而不實。蕎麥雖是短日照作物,但在長日照和短日照條件下,均能生長發(fā)育結(jié)實。蕎麥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瘠薄地,新墾荒地都可種植,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土壤最為適應。葬麥出苗后10d左右即可形成花蕾,以后邊開花結(jié)實邊生長,一直延續(xù)到成熟期。在開花結(jié)實期,對水分和養(yǎng)分需要特別多。
3 栽培技術(shù)
3.1 輪作
蕎麥忌連作宜輪作。在輪作中蕎麥最好安排在豆類、根莖類和中耕作物之后。大多在春季作物之后嵌種一季蕎麥,實現(xiàn)一年三熟。
3.2 整地
蕎麥果皮厚硬,發(fā)芽緩慢,根系弱,子葉大,出土不易,要求整地精細,表土疏松勻平,以利出苗。蕎麥喜濕潤,但忌過濕或積水,在多雨季節(jié)和地勢低濕易于積水的地方,特別是初田種蕎,要注意作畦開溝排水。畦寬隨土質(zhì)和排水條件而異,一般為1.6~2m。
3.3 施肥
蕎麥根系雖弱,但對磷、鉀的吸收能力很強。磷肥能促進蕎麥子粒形成,增加飽滿度,提高產(chǎn)量。蕎麥忌用氯化鉀,因氯離子常引起葉斑病發(fā)生,以施用草木灰為宜。氮肥不能多施和晚施,否則會延遲成熟和引起倒伏。蕎麥生育期短,應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適當多施磷鉀肥的施肥原則?;首詈檬┰谇白鳎绻诓シN前施用,必須施用腐熟肥料,每667m2可施欄肥1000kg,草木灰70~100 kg。如果肥料不足,可在播種時用拌有氮、磷、鉀的灰泥和欄肥作蓋種肥,使蕎麥出苗迅速、整齊而健壯。蕎麥開花期需要養(yǎng)分最多,在始花期適當追肥,有防早衰保豐收的作用。據(jù)試驗,如花期用磷酸二氫鉀、硼砂以及鉬酸銨等微量元素肥料,進行根外追肥能顯著增產(chǎn)。
3.4 播種
種子處理。蕎麥的種子壽命很短,播種要用新種子,隔年陳種子的出芽率要減少20%~50%。蕎麥種子大小對產(chǎn)量有顯著影響,應選大而飽滿種子播種。為提高發(fā)芽率,播前曬種1d或浸種15min,均有良好的效果。據(jù)試驗,播前用0.1%~0.5%硼砂溶液或0.05%鉬酸銨溶液浸種,均有一定增產(chǎn)作用。
播種期。蕎麥的適宜播種期,決定于當?shù)貧夂驐l件,栽培制度和品種類型,一般以“春蕎霜后播,秋蕎霜前收”為原則,當?shù)販剡_到10~15℃時,為春蕎的適宜播種期。松陽縣春蕎在4月上旬播種,秋蕎在8月底至9月上旬播種表1。
播種量和播種方法。蕎麥播種量約4~5kg/667m2。松陽縣普遍采用條播。蕎麥是異花授粉作物,用2~3個優(yōu)良品種混播,可以延長開花授粉時期,提高雜交率和子實飽滿度,有利增產(chǎn)。
4 防治病蟲草害
出苗后遇雨土壤板結(jié)或田間多草,應及時中耕,破除板結(jié),減少蒸發(fā),增強土壤通氣性和消滅雜草。并結(jié)合中耕進行間苗、定苗、培土壅根,提高防旱抗倒能力。蕎麥有立枯病、輪紋病,褐斑病和白霉病等,這些病除輪作、清潔田園、加強苗期管理外,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蕎麥害蟲主要是暴食性粘蟲和草地螟,可在幼蟲3齡前用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進行防治。
5 收 獲
蕎麥從開花到成熟經(jīng)25~45d,由于蕎麥陸續(xù)開花結(jié)實,成熟很不一致,往往基部子實已完全成熟,而頂部尚在開花。蕎麥最適宜的收獲期為全株2/3子實成熟呈褐色或銀灰色時。為了減少落粒損失,收獲宜在濕度大的清晨到上午11時以前進行,待曬干、揚凈后即可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