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把學習的主權交給孩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增強課堂對孩子的吸引,提高學習的興趣,達到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成績。
【關鍵詞】課堂;吸引力;主體
心理學認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只要能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自然會進入學習的境界中,進行自覺、自主地學習。然而現(xiàn)實的數學課堂上卻不是這種情形。雖然我只有短短三、四年的教學經驗,但是經過這幾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班級的數學課堂上都存在著很多學生消極,被動學習的情況,課堂走神的現(xiàn)象常有發(fā)生,學習的熱情不高漲,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更多的他們只是完成了家長讓我學,老師讓我學的任務。這種現(xiàn)象在五、六年級最為常見,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呈現(xiàn)了下降趨勢,課堂上的任何內容都吸引不了他們,基本上每堂數學課都是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情景,偶爾有幾個學生會配合老師,參與到課堂上來,可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屬于那種教師說什么她做什么的游離狀態(tài),即使有部分孩子是知道的,她也不愿回答。
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與其他有經驗的老師交流,我覺得造成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不喜歡參與數學課堂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①教師的自身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的心態(tài)趨于平和,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和上課的激情在慢慢地消退,上課似乎成為了一項程序化的內容;再者教師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慢慢地認為教書只是自己的一項職業(yè),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往往課就會成為一堂“死”課;②隨著年齡的增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課堂上有些學生面無表情、無動于衷,導致教師的熱忱付諸東流、化為烏有;③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隨著年級的升高,內容越來越難,導致這些孩子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喪失了自信心,出現(xiàn)了不想學數學的心理;④數學教材中計算內容太多,太枯燥乏味,學生對數學失去了興趣;⑤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較少,不考慮學生實際,教學方式單一。在一個有著幾十個學生的班級中,他們的已有經驗差異很大,但是教師為了顧及后進生,仍在用課本中簡單的方法教導孩子,對于大部分成績優(yōu)良的學生來說,沒有難度的挑戰(zhàn),已經吸引不住孩子的眼球了;⑥課堂評價上教師的鼓勵不夠多,表揚不夠及時??傊陂L期的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的種種原因,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數學課堂吸引不了學生,參與率不高,興趣缺乏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成績肯定會出現(xiàn)不盡人意的結果。
現(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過程。只有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了,才能讓教學過程更有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要想讓課堂吸引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奔ぐl(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濃烈的興趣,觀念轉變了,自然而然就會自覺參與到課堂上。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1.施愛予生,培養(yǎng)興趣
學生如果喜歡他們的老師,那么自然對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就需要有一顆博愛和寬大的心,去體貼和關心他們的學生。不管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教師與學生都應該以朋友的方式相處,多與孩子溝通談心,這樣學生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皭畚菁盀酢蹦銗蹖W生,學生就會愛你,學生愛你自然而然就會對你的這門學科有興趣,長期發(fā)展下去,孩子們就會主動參與到你的課堂上來。
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起興趣
小學數學和語文截然不同,數學中計算內容很多,越到中高段教學內容越是枯燥,教師在講解時也對一些內容束手無策,更不要說學生沒有興趣,以至于課堂上很難保持全神貫注地聽講。如果教師能把講課內容融入到游戲中,寓教于樂,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能確保所有學生的參與,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當然除了游戲教學提起學生的興趣之外,還可以在課堂上適時地開展一些競賽回答,把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拉回課堂上,讓學生在賽中學,賽中練,賽中樂。
二、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引導的作用,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可以掌控課堂全局,讓學生的思緒跟著她走。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1.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應該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苯處熢谡n堂教學時應該改變過去整堂課“填鴨式”教學,盡量做到少講、精講,對于那些內容比較簡單的課程,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學或讓學生當一當小老師,讓他們來講,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學生,讓他們能時時刻刻投入到課堂上來,不浪費一分一秒,減少孩子課堂上思想開小差的行為,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正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鼓勵上進
現(xiàn)在的新教材內容相對于舊教材而言,普遍偏難,尤其是數學,越到中高段,學習的內容越難,有些甚至是以前初中才學的知識。對于部分基礎較差的孩子而言,他們完全是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導致上課沉默寡言,不會回答問題。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應該多給予鼓勵,對學生的答案,無論正確與否都應當給學生充分的肯定,樹立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來調動積極性;其次對于那些因膽小害怕或害羞而不愛參與到課堂上的孩子,教師應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多向他們提問,并且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消除心里那種害怕別人嘲笑的想法。
3.合理運用學習材料
當前的小學教室里,各種教學設施和材料應有盡有,可是如何合理運用這些材料是現(xiàn)在的教師需要思考的關鍵。教師應當時時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多媒體設備培訓,提高自己使用教育設備的能力。每堂課都應精心準備,盡可能運用多媒體課件,利用它的直觀和動畫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幫助學生理解,從而讓學生參與進來。
4.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熟悉環(huán)境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有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教學也應該面向生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巧妙地結合起來,應用的教學情景中,能夠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成學生在生活中能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的環(huán)境,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三、巧設練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也是檢測孩子聽課效率的一種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對練習進行巧心設計,做到目的性強,層次分明,突出重點,形式新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表現(xiàn)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在練習中輕輕松松地學習,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如改錯、競賽、搶答等,通過這些形式新穎趣味性強的練習方式,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
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教學知識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我們的課堂只有短短的40分鐘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課堂能夠吸引學生,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時時注意學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多一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不斷創(chuàng)新,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
參考文獻:
[1]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3]如何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積極性.
[4]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作者簡介:
趙丹燕(1988.12.29~ ),女,浙江紹興人,漢族,大學本科,小教一級,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