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天
我們知道動物會騙人,然而某些種類的植物也具有欺騙的手段,竟然能夠騙過比它們高級的動物,從而達到它們在大自然安身立命的目的,讓人類不得不對它們刮目相看!
“我是石頭,不能吃!”
生石花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有趣植物。它立身在亂石堆中,葉子肥厚,全株呈黑灰色,葉子的形狀像沙漠里的小圓石。在不開花的時候,與卵石相差無幾,食草動物很難分辨出哪是石頭哪是生石花。每逢雨后,生石花便從兩片圓鼓鼓葉間小孔中開出一朵朵美麗的小花。這樣,它就能在食草動物的眼皮子下安身立命,繁衍生息。
以假亂真的“蜜蜂”
有一種叫作鬼唇蘭的蘭科植物,它的花朵的形態(tài)和顏色活像一只只蜜蜂。一片鬼唇蘭在風(fēng)中搖曳,就好像一群蜜蜂在飛舞著爭采花蜜。蜜蜂的“領(lǐng)土觀念”極強,決容不得外族入侵,于是,便向那些“蜜蜂”群起攻之。這樣一來,鬼唇蘭卻如愿以償,蜜蜂為它們傳授了花粉,幫助它們繁衍了后代,卻渾然不知。
騙人的“土柱子”
在非洲沙漠地區(qū)有一種摩蘿科的植物,它的莖很像沙漠里的土柱子,食草動物遠遠望去,很難發(fā)現(xiàn)它是有生命的植物。只有當開出美麗花朵的時候,它才原形畢露。而這時它又具備保護自己的另一招,當食草動物前去掠食它的時候,它會散發(fā)出一股惡臭,將前來的動物熏走。
騙子的假花粉
在墨西哥有多種蘭花,可以模擬為蜜蜂的食物。這些蘭花并不能產(chǎn)生花蜜,顯然對昆蟲并沒有什么吸引力。然而,這些蘭花的雌花卻具有吸引昆蟲的另外高招,這就是產(chǎn)生假花粉,用來吸引以花粉為食的昆蟲。這些上當?shù)拿鄯涞酱苹ㄉ弦捠常『脼榇苹▊魇诹苏嬲幕ǚ邸?/p>
“快來呀,我是細腰蜂!”
在地中海有一種蘭科植物,它既無香味又無花蜜,可是它的花朵卻擬生成細腰蜂的形態(tài),甚至還能散發(fā)出細腰蜂的氣味。它就是靠這種姿態(tài)和氣味,來誘騙真正的細腰蜂與之“交配”,從而達到為它傳授花粉的目的。
“趁火打劫”的騙子
一些植物的植株,往往與根部的瘤菌形成共生的關(guān)系,根瘤菌為綠色的植株提供從土壤中吸收的礦物質(zhì),而植株則為其提供糖分和碳水化合物作為回報。然而,由于同根瘤菌共享同一個地下網(wǎng)絡(luò)的植物有很多種,于是就出現(xiàn)了個別的投機取巧的“騙子”,它們的植株不再向根部的瘤菌提供報酬,反而從它們那里吸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巧設(shè)機關(guān)的鼠尾草
鼠尾草的花朵能利用杠桿原理,迫使蜜蜂為它授粉。鼠尾草的花藥在長臂頂端凌空懸起,當熊蜂嗅到醉人的花香時,便迫不及待地往花里鉆。它一踩到杠桿的短臂上,花藥就立即從上方彎過來,打在熊蜂的后背上,隨即花粉撲落下來。當熊蜂飛到另一朵鼠尾花上的時候,如果雌蕊已經(jīng)成熟,花柱就會低下頭來,正好觸到熊蜂的后背上。就這樣,熊蜂無意間為鼠尾草花傳授了花粉。
駭人的“眼鏡蛇”
在北美洲的山地和我國喜馬拉雅山的南麓,我們可以見到在亂石堆中生長著一種眼鏡蛇草。這種草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冷眼望去往往以為那是眼鏡蛇而不是草。它株高5厘米左右,莖桿粗碩,它的葉片極像眼鏡蛇的“眼鏡”。整個外觀極像一條豎起鐮刀狀的脖子隨時準備撲向進犯者的眼鏡蛇。試想,像野兔、黃羊等食草動物,一見到氣勢洶洶的“眼鏡蛇”,哪個還敢前去掠食?只有調(diào)轉(zhuǎn)頭走開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