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磊
摘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強調對學生語感、眼界的提升與開拓。課外閱讀能夠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彌補傳統(tǒng)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所存在的空白,同時改善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教學效率。本文主要以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開題,指出問題,并同時從多角度來探討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現(xiàn)狀 重要性
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開展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同時開闊學生眼界,豐富他們的寫作風格??梢哉f,小學語文寫作基本上展現(xiàn)了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綜合能力,其寫作能力的強弱也從側面代表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語文文學理解能力。因此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育中的基礎性教學分支,它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科能力培養(yǎng)相當關鍵,因為它展現(xiàn)了小學生在語言、思維方面的意識。但是,小學生作文教學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任務,而是需要長期系統(tǒng)完成的漫長工程。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由于受到傳統(tǒng)語文教學思維束縛,其教學過程是存在諸多問題的。
1.對語文作文教學的不重視
客觀講,我國許多地區(qū)小學學校對語文學科中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他們沒有將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育主項來抓,而且許多教師對寫作教學也存在偏見,他們認為小學語文考試的得分點在于基礎知識部分,主要考察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而作文所占考核分數比例較低,所以一般不會將教學重點放在作文上。這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思想,抓考試重點而不在乎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均衡性教育,實際上從長遠角度來講,這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非常不利,到了中學階段,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問題就會明顯被暴露出來。
2.對語文寫作知識灌輸的片面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智心理培育的關鍵階段,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任何事物依然充滿好奇心,而且希望去深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因此學校不僅僅擔負著知識傳授的義務,也有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責任。但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像小學語文教學這樣講求感性、靈活化的學科卻在教學過程中過于理性,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過程中將思維模式過分固化。例如指定某一種事物讓學生去通過寫作來描述,而同時設置了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條件,這就讓寫作教學過程變得乏味和局限,其教學知識傳授過程也相對單一,這種教學模式對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是毫無益處的。
3.對課外閱讀的忽視
傳統(tǒng)教學講求依據課本內容單純灌輸,例如課文背誦、故事背誦、詞匯記憶等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機會與時間都很少,甚至有些學校是完全沒有的。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必然會趨于片面單一化,而且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也不能拿出較好的寫作素材,表現(xiàn)出普遍寫作能力較低的結果。嚴格來說,我國小學目前所設置的課外閱讀教學可以用“形同虛設”來形容,一方面學生沒有充足的課外讀物來進行閱讀,再一方面教師真正帶學生走出課堂的課外閱讀時間又少之甚少,這些都限制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的提高[1]。
二、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般小學語文開展課外閱讀要依據課程標準,并圍繞小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習能力來安排教學進程,最大限度提升學生見識,啟發(fā)他們智慧的同時也做到對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從本質上來看,課外閱讀部分的引入也是希望小學作文教學不要僅僅局限于課堂閱讀層面,而是應該鼓勵學生通過更多閱讀經歷來做到自我啟發(fā),記錄下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所有感興趣的片段,通過長時間積累以形成豐富的寫作素材儲備庫,然后在寫作過程中隨用隨取,盡情發(fā)揮。下文也詳細給出了幾點有關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1.課外閱讀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這一句話是英國著名文豪莎士比亞的名言。閱讀的確能夠提升人們的寫作能力與聯(lián)想能力,提高自身對文學的理解。我國多年以來推崇應試教育,一直認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中學階段學習打好前期基礎,不斷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甚至更有教師與家長不贊同課外閱讀,怕其影響到孩子的日常課業(yè)學習,被認為是不務正業(yè)。但實際上不然,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恰恰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小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思維更加靈活,視野更加廣闊。為此,學校教師與家長應該做好溝通,共同為他們推薦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例如讓學生在周末、假期與家長一起讀一本好書,并寫下讀后感,在課堂上與師生共同分享心得體會,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化。所以說,課外閱讀是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的調劑品,它也是促進學生投身寫作過程、享受寫作情感發(fā)揮的催化劑,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一方都應該重視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包括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2.課外閱讀對小學生作文素材儲備能力的提升
課外閱讀為小學生寫作學習提供了相當多教材中所沒有的素材,這些素材都非常生活化,豐富化,尤其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經掌握了漢字、寫作分句、分段等基礎知識,所以該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該提高門檻,強調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注意觀察生活,提高作文創(chuàng)作的情節(jié)性與文學性。為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不同素材、不同類型的課外讀物,讓他們在閱讀中了解景物、人物甚至是奇幻的、不存在的事物,充分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希望提高他們對文章中故事情節(jié)的思考判斷能力。例如在課外讀物中閱讀到一個人物角色時,教師就需要借作品對該人物形象的描述刻畫來指導學生該如何觀察人物,例如從上到下的順序來觀察人物長相、五官、表情、動作等等。當然也可以由下至上來觀察人物,靈活化小學生在日后寫作過程中對人物描述的思維方向??傮w而言,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多讀課外讀物來積累作文素材,也應該在積累素材過程中教會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他們提升閱讀細節(jié)觀察能力[2]。
結語
除上述分析之外,課外閱讀也能提升小學生寫作中社會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課外閱讀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社會的大門,讓他們能夠感受到來自于校園以外世界的人文情懷與民族風情,最大限度擴展小學生視野。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課外閱讀視為是教學過程的另一扇窗,它所提供的內容取之不盡,而教師的工作就是將這些知識點融入到教學素材中,為小學生提供更好的素材基礎與寫作環(huán)境,不斷豐富他們的生活閱歷,并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楊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分析[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23):130.
[2] 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A版,2015(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