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作明
王先生,重慶籍,32歲,重慶一家社區(qū)便利店老板,“老板齡”2歲,小店面積60平方米,單店月收入超10萬元,今年目標:再開10家左右的便利店。以下為王先生自述:
我覺得,目前二三線城市是便利店發(fā)展的一個較好的契機。而我為什么選擇在重慶呢?
隨著二線城市的工資的提升,大家的收入水平在上升,消費能力的提升要相對于一線城市更明顯。而重慶在二線城市中是發(fā)展相對較快的一個城市,作為一個重慶仔,商場的硝煙中,常想起家鄉(xiāng)的味道,所以重慶成了我的首選?,F(xiàn)在80、90后成為社會的消費主力,他們的夜生活比較豐富,而這些人從消費理念到消費時間需求都能很好的接受便利店。80、90后對于品牌的關注也是他們消費的一大特征。而二三線城市之前的小賣部之類的夫妻店,明顯無法有足夠的遠見和金錢等來實現(xiàn)品牌化。所以現(xiàn)在是在二三線開設便利店的一個良機。這是一個趨勢。
非典型性選址法
在二三線城市發(fā)展便利店很重要的一點是選址。二三線城市的交通環(huán)境和購物環(huán)境有所制約,所以跨區(qū)域流動的人群要遠小于一線城市。這就意味著,在二三線城市,便利店會更多的服務于固定的人群。這就意味著,選址成為一家店成敗最重要的要素。
我個人對二三線便利店選址的看法如下:
1.周邊人群的收入水平:要確保周邊人群的收入水平平均不低于3000元,這個收入能保證其在支付了房租、吃飯、交通等生活必須的開銷后,有一定的結(jié)余。這才能保證便利店的溢價能力得到保證。
2.周邊有穩(wěn)定的居住或者是工作人群。一家便利店,在二三線城市的覆蓋范圍,可以到周邊500米的樣子,那么你要能確保至少這500米的范圍內(nèi)至少有3000或者以上的住戶或者是工作人群。便利店的進店轉(zhuǎn)化率很高,所以,你要做的是提高進店人數(shù),而便利店因為面積和品類的限制,意味著促銷活動之類的傳統(tǒng)影響方案基本上很難起到拉動。所以,周邊人群才是你店面日常營業(yè)收入的主要保障。
3.有成熟的商圈可形成配套更佳。所謂形成配套是指如周邊有快餐店、網(wǎng)吧、娛樂場所等,這些都會對聚集人群和捆綁硬性消費產(chǎn)生直接拉動。
綜上:我推薦在二三線城市開始便利店的選址最好是在:學校、寫字樓、車站、市民文化廣場、小區(qū)進出口等地,而不是像一線城市一樣開在城市主干道。
開店那些瑣碎的事兒
首先肯定是談房租租賃了,這其中要注意原房屋產(chǎn)權(quán)是否為商業(yè)用地,不然可能會給將來的證件辦理帶來麻煩。租賃合同里最好能爭取到一定的裝修時間。
其次就是在取得房屋租賃合同的時候盡快的將名稱預核準辦理掉,避免有人惡意搶名,我吃過這個虧。
再次是針對房子的整體結(jié)構(gòu)設計好門店布局及店的招牌等。
接下來就是裝修的問題了,一般來說,如果您只打算開一家店,那就是盡量做到足夠的亮化就好,如果,你打算開成連鎖,那么,你需要提前找人設計好整體的AI應用。在這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基建了,一般來說就是頂、地、墻、強弱電、水等的裝修了,這些有專業(yè)的裝修公司負責,您負責掏錢就是了。
還有就是,貨架、冰柜、收銀臺、微波爐等外購設備的采購和整體的布置了,然后就是貨物進場。在這個裝修的過程中,你要穿插做好人員的招聘、培訓、證照的辦理(煙草證要記得辦哦)。然后就是預演和正式開業(yè)了。
資金籌劃
這個我只能說個大概了,因為各個地方差異挺大的:
裝修: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含貨架、強弱電、水。
鋪貨:在平方米800左右,含進口、煙、酒和普通貨物。
人員:一般3班倒,早、中2人,夜1人。具體薪資看當?shù)厮桨伞?/p>
設備:整體在2—3萬元左右。含收銀系統(tǒng)、加熱設備、監(jiān)控設備、播音設備等。
零錢:3千元。
以60平方小店來預算:裝修在6萬元、鋪貨5萬元、設備2萬元、人員薪資若干。
生熟人脈
一個小店說人脈其實有點夸張,如果你在工商稅務有認識的,如果你有幾個朋友是做批發(fā)的,如果有幾個朋友是做宣傳的,當然事情會好辦很多,如果沒有,也沒有什么關系,店開起來了,這些都會變熟悉的。如果是開業(yè)時間的話,我建議選擇夏季,比較二三線城市的便利店,淡旺季還是有差別的,旺季開業(yè)比較能給自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