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維明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蕪湖241009)
吹脫、化學沉淀和吸附技術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
程維明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蕪湖241009)
高濃度氨氮廢水主要來自于焦化廢水、煤氣廢水、味精廢水、化肥廢水、垃圾滲濾液以及養(yǎng)殖廢水厭氧消化液等。通過吹脫、沉淀、粉煤灰吸附一套組合工藝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后能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
高濃度;氨氮廢水;吹脫;鳥糞石沉淀;吸附
近年我國海域發(fā)生赤潮頻繁,氨氮污染是原因之一。我國廢水排放量中工業(yè)廢水占65%以上,很多含氮廢水未經(jīng)達標處理直接排入水體,當其濃度超過一定濃度時即會對水體產(chǎn)生許多不利的影響。
由于高濃度氨氮廢水成份復雜,除酚類外,還有單環(huán)及多環(huán)的芳香族化合物,并含有許多難以被微生物降解或有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因此對其處理難度較大,特別是氨氮的去除達標是處理此類污水的關鍵。如何經(jīng)濟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氨氮,成為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1]。
2.1試劑
氯化銨、磷酸氫二鈉、硫酸鎂、粉煤灰、聚丙烯酰胺(PAM)、NaOH、HCl均為分析純。
2.2儀器
電動攪拌器、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計。
2.3氨氮測定方法
將NH4Cl在100℃條件下干燥2h。配制2000mL模擬廢水,置于100mL燒杯中。用Ca(OH)2調(diào)節(jié)pH于8、9、10、11、12進行吹脫,每兩個小時測定氨氮一次;再用10mol/L的NaOH溶液和10% HCl溶液調(diào)節(jié)吹脫處理后的水pH值[2]。按照摩爾比依次投加MgSO4和Na2H PO4·12H2O,在攪拌速度150r/min的動力攪拌下,反應15min后靜置30min,取上清液測定氨氮濃度;最后再用粉煤灰吸附剩余的氨氮[3]。
2.4廢水
實驗用水為配制的模擬廢水,水質(zhì)為:氨氮濃度13800mg/L。
2.5實驗過程
本實驗對吹脫、化學沉淀、吸附的組合工藝進行研究[4]。實驗第一步采用加堿吹脫;第二步采用投加磷酸氫二鈉及硫酸鎂進行鳥糞石沉淀;第三步采用粉煤灰吸附和聚丙烯酰胺(PAM)絮凝組合進行實驗。
3.1堿的投加量的影響
設定投加條件為:溫度T=30℃;用曝氣機進行吹脫每兩個小時測量一次氨氮。
圖1 不同pH不同吹脫時間的氨氮去除率(%)
由圖看出,吹脫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吹脫效率隨pH升高而增大:當pH值小于10時,吹脫效率隨pH的上升呈直線提高,當pH值從10升高到11,去除率增大,增大幅度變??;當pH值大于11時,曲線趨于平緩,此時pH值升高1,去除率增加有限。
3.2投加磷酸氫二鈉及硫酸鎂進行鳥糞石沉淀實驗
鳥糞石的形成受水溶液pH的影響很大,當溶液中Mg2+、NH4+、PO43-的活度積大于鳥糞石的溶度積Ksp時,會自發(fā)沉淀生成鳥糞石。結(jié)果如表1。
表1 不同pH下鳥糞石沉淀法處理氨氮的影響
pH決定組成鳥糞石的各種離子在水中達到平衡時的形態(tài)和活度。當pH<7時,溶液中PO3-4離子濃度低,不利于鳥糞石沉淀反應的進行;當pH值為8.0~9.5時,沉淀為鳥糞石;當pH值為9.5~11時,氨氮一部分轉(zhuǎn)化成氣態(tài)氨揮發(fā),此時沉淀為鳥糞石和Mg(OH)2,鳥糞石沉淀回收氨氮的最優(yōu)pH范圍為8.5~9.5。
3.3粉煤灰吸附實驗
吸附法處理廢水中的氨氮,即利用粉煤灰通過物理和化學的吸附從而去除氨氮的目的。設定條件為:溫度T=30℃,將pH調(diào)為7.0,對水樣投加不同量的粉煤灰,150r/min攪拌10個小時。結(jié)果如圖2。
圖2 粉煤灰的投加對氨氮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可以看出粉煤灰的投加量增加有助于氨氮的去除:當粉煤灰的量小于4g,氨氮的去除率隨粉煤灰的投加量的上升幾乎呈直線提高,當粉煤灰的量提高到5g時去除率基本沒有變化。
(1)對高濃度氨氮廢水進行吹脫實驗,pH值在10之前吹脫效率提高較快,當pH值大于11后,水中的氨氮大多數(shù)以游離氨存在,此時提高pH僅增加少量的游離氨,故對吹脫效率影響不大。在實際操作中,建議吹脫氨氮廢水的pH為10~11,氨氮的去除可以達到68%左右。單獨采用吹脫處理后的水樣未能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2)對氨氮廢水投加硫酸鎂和磷酸氫二鈉進行鳥糞石沉淀實驗,確定了鳥糞石沉淀法處理效果最佳的條件:鎂、氨、磷的摩爾比1.4:1:1,pH為9.0,反應時間為15min對氨氮的去除率為吹脫后的96%,原水的99%。但只采用這兩步處理后的水樣仍未能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3)對吸附和絮凝同時運用,先絮凝后吸附,經(jīng)過PAC絮凝和粉煤灰吸附后氨氮降到50mg/L以下,達到了國家二級排放標準。(4)實驗證明吹脫、投加沉淀和絮凝等組合工藝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廢水中的氨氮可以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
[1]何巖,趙由才,周恭明.高濃度氨氮廢水脫氮技術研究進展[J].工業(yè)水處理,2008(1):1-4.
[2]姚玉英.化工原理.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4-82,88-93.
[3]馮德華.化學工程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9.7-12.
[4]林奇.吹脫法處理中低濃度氫氮廢水.福建環(huán)境,2000,17(6):35-37.
程維明(1982—),男,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環(huán)保規(guī)劃及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