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云 莊華才 李洪波
摘要 從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引進珍珠類型佳玉苦瓜新品種,該品種生長勢強,分枝性強,雌花率高,坐瓜能力強,瓜色翠綠有光澤,瓜形美觀,肉質(zhì)脆嫩。介紹了其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技術(shù)參考。
關鍵詞 佳玉苦瓜;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642.5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091-01
苦瓜屬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喜溫怕寒。其營養(yǎng)豐富,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由于按種植和消費習慣,苦瓜的品種類型分布有明顯的地域性,珍珠苦瓜以長江流域及我國臺灣省栽培較多,如油身、大頂苦瓜以華南栽培較多。但隨著消費習慣的不斷變化,華南地區(qū)越來越多消費者喜食珍珠苦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從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引進珍珠類型佳玉苦瓜新品種,利用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栽培獲得成功,該品種生長勢強,分枝性強,主蔓8節(jié)左右著生第一雌花,雌花率高,坐瓜能力強,瓜呈紡錘形,瓜色翠綠有光澤,瓜面珍珠狀圓瘤突與短縱瘤相間,瓜形美觀,單瓜重400 g左右,肉質(zhì)脆嫩,苦味中等,產(chǎn)量37.5 t/hm2,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1 栽培設施
1.1 栽培槽
沿棚的方向用22.0 cm×11.0 cm×4.5 cm的磚壘成槽內(nèi)徑為80 cm、高為18 cm的栽培槽,槽間距80 cm作走道,槽坡度為3~5°,槽底部鋪1層0.1 mm厚的薄膜,以防水肥流失、雜草滋生、土傳病害傳播。
1.2 栽培基質(zhì)
有機基質(zhì)選木屑、菇渣,無機基質(zhì)選用河沙,按2∶2∶1的比例混合加水進行攪拌均勻,濕度以手握松開不散為宜,用甲醛50倍液噴灑配好的基質(zhì)堆制后覆蓋塑料薄膜,堆積發(fā)酵20 d。栽植的15 d前,在基質(zhì)中混入消毒硫酸鉀1.5 kg/m3、硫酸銨1.5 kg/m3、磷酸二氫銨1 kg/m3、雞糞10 kg/m3作基肥,混勻填槽鋪平澆透水,安裝好滴管,蓋上薄膜待用。
1.3 滴灌系統(tǒng)
每條槽鋪設2條內(nèi)徑1.5 cm的滴管,滴管上隔40 cm開1個滴孔,再插上1條長40 cm的小管,并在管末端裝1個活動滴頭。
2 播種育苗
2.1 浸種催芽
將種子放入2%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 min,撈取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再用50~55 ℃的溫水浸種20~30 min,邊浸種邊攪拌,然后用30 ℃的溫水浸泡5~6 h,在這個過程中換水1~2次,撈出種子后用溫毛巾包好放在30 ℃恒溫箱里催芽,每天淘洗2次[1]。
2.2 播種及苗期管理
將露芽的種子芽尖向下平播到育苗杯中,澆透水。種子出土后應及時揭去小拱棚或遮陽網(wǎng),并及時除去種殼。苗期注意通風和控制澆水量,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2]。
3 適時定植
幼苗1~2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宜傍晚進行,每條槽成“品”字形定植2行,株距80 cm,行距60 cm,帶上育苗基質(zhì),保護好根系,植后淋透定根水[3]。
4 田間管理
4.1 水肥管理
在定植20 d后開始追肥,為了保證植株處于最佳供肥環(huán)境,追肥應少量多次,分期施用。開花前分別追有機生態(tài)專用肥、硫酸鉀為15、5 g/株;坐果后分別追三元復合肥、有機生態(tài)型專用肥10、25 g/株,以后隔15 d追1次;結(jié)果期還應進行二氧化碳追肥。采收前1個月停止追肥。緩苗成活后澆1次緩苗水,以后可適當控制澆水。坐果后,應經(jīng)常保持基質(zhì)濕潤[4]。
4.2 人工授粉
由于棚內(nèi)缺少昆蟲,授粉困難,因此在開花期應進行人工授粉。每天8:00—10:00采盛開的雄花,除去花冠,將花藥抹在雌花的柱頭上。
4.3 植株調(diào)整
當幼苗長到30~40 cm時開始抽蔓,應牽引綁蔓上爬,當主蔓出現(xiàn)第一小瓜后,開始整蔓,將植株距地面1 m以下側(cè)枝全部摘除。其后再長出的側(cè)蔓有瓜即為留蔓,并打頂,無瓜則將整個分蔓從基部剪掉。各級枝上如出現(xiàn)2朵雌花時,去掉第一雌花,留第二雌花。
5 病蟲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于發(fā)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25%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10 d噴1次,連噴2~3次即可。防治蚜蟲可在大棚內(nèi)張掛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
6 適時采收
苦瓜果實從開花授粉至商品成熟需10~16 d,當瓜條瘤狀突起明顯,飽滿而有光澤,頂端開始發(fā)亮時采收。采收要及時,以保證品質(zhì)和提高坐果率。
7 參考文獻
[1] 王國蘭.溫室苦瓜高效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7(5):120-121.
[2] 常偉,李志.秋延后綠皮苦瓜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栽培技術(shù)[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02(5):12.
[3] 謝勇,杜建軍,李永勝,等.無公害苦瓜無土栽培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7(5):70-72.
[4] 羅思良,潘廷由,劉承勇.苦瓜早春溫棚無土栽培技術(shù)要點[J].南方園藝,2012,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