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招治
小學低年級是兒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式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為了提高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地為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zhì)等打基礎(chǔ)。教學中必須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充分關(guān)注低年級課程在形態(tài)、內(nèi)容以及教與學的方法,把握品德修養(yǎng)要求、善于走進生活體驗、注重品德修養(yǎng)形成。
一、把握品德修養(yǎng)要求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課堂”。作為一門活動型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以低年級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形作為場景,從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三方面,為學生融入生活、體驗內(nèi)化構(gòu)筑了廣泛的平臺,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和學生一起做到以下三點:
1.尊重他人
當你尊重別人時,也必將贏得別人內(nèi)心的尊重。我們教學中,要用實際例子讓學生明白怎樣尊重他人。第一,尊重他人話語權(quán)。當遇到相互爭執(zhí)的事時,就是要先讓別人把話說完。第二,尊重他人勞動成果。隨手亂扔垃圾、破壞生活環(huán)境、隨時亂踩草坪等不良行為就是不顧別人的辛苦和勞動。第三,尊重他人人格。就是不要取笑他人。損害他人人格,自己快樂一時,傷害他人一生。尊重他人人格,還要不遷怒他人。
2.承諾是金
古人講:“ 言必行,行必果”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到:“干一寸勝過說一尺”。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白:只有種下行動,才會收獲習慣;只有種下習慣,才會收獲性格;只有種下性格,才會收獲命運。
3.注重言表
我們常講,言由心生。一顆陰暗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一個境界低的人,講不出高遠的話;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講不出有責任感的話;一個心眼小的人,講不出有利于團結(jié)大局的話。因此,說什么話,是檢驗品德修養(yǎng)高低的試金石。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學生的榜樣。好的品德修養(yǎng)就是要心態(tài)陽光、性格開朗。我們講,陽光是燦爛輝煌的,老師心態(tài)陽光班級各項工作就會蒸蒸日上;陽光是健康溫暖的,老師溫暖如春學生就會愛班如家;陽光是開放變化的,老師開放創(chuàng)新學生思想就會健康活潑??傊柟馐巧?,也是希望之光,老師性格陽光,和藹可親,就能傳遞給學生陽光般無窮的正能量。
二、善于走進生活體驗
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與各種社會環(huán)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guān)系的交互影響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礎(chǔ)上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
1.用好課堂活動
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來源于生活,都走進了課堂?!镀返屡c生活》“開開心心每一天”這一主題。通過讓小朋友“寫出喜歡自己的五個理由”幫助學生深刻的認識自我。通過交流活動教育學生:我們要學會多為自己打氣,為自己鼓掌。有兩句話我們要經(jīng)常掛在嘴邊:“我能行”,“我真棒”。這樣,在關(guān)注學生生活的同時,滲透了愛生活、愛學校、愛公物、守紀律、講衛(wèi)生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豐富生活經(jīng)驗
《品德與生活》二下:“自己拿主意”我這樣設(shè)計:新學期開始了,你是不是買了學習用品?滿意嗎?通過交流自己購物的經(jīng)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首先要考慮“價格和實用性能”,如果征求別人的意見會對我們的選擇有幫助。遇到問題時有自己的辦法,每一天有自己的安排。想一想、試一試,從不會到會,從會到做得更好,我們就這樣慢慢地學會了自己拿主意,慢慢地有了自信。當然在關(guān)注學生生活的同時,品德教育也滲透其中。
3.實踐體驗成長
為了讓學生了解所居住的環(huán)境的交通情況及人們的交通意識和遵守的情況,我?guī)ьI(lǐng)學生來到公路進行實地勘察,讓他們記錄一定時間內(nèi)違反規(guī)則的次數(shù),并進行歸因。我還把交警請到我們的課堂,讓學生與他們面對面交流,更深層次了解人們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種類及原因,與交警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
三、注重品德修養(yǎng)形成
1.凈化身心
我經(jīng)常教育學生要有感恩的心態(tài)。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學校的培養(yǎng),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衣之溫暖,感恩花鳥魚蟲,感恩苦難逆境。要有進取的心態(tài)。我經(jīng)常給學生講,進取之心,就是學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而要持之以恒。
2.寬容大度
我兒子學跆拳道,有一次我去接他,看到韓國跆拳道精神要義就是:禮儀廉恥、忍耐克已、百折不勞?;仡^我就這個精神給班里同學好好上了一課,效果很好。通過這一課教會學生每個人都要善于自我修養(yǎng)、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加壓,有時甚至應(yīng)該有一些“阿Q精神”。常言道:“威不在怒,力不在吼”,當別人對自己不夠好時,諒解、忍讓,以高尚的姿態(tài)去化解矛盾與誤解?!昂<{百川,有容乃大”。
3.正視自我
《論語》中講:“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边@句話我給學生歸納了四個方面:第一,就像無法阻止日食和月食的發(fā)生一樣,我們在很多時候也無法避免錯誤的產(chǎn)生。連日月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所以犯錯不要逃避;第二,日月高高掛在天上,光亮有人看到,瑕疵也有人看到。過錯也這樣,只要犯錯就有人知道,不要以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三,日食和月食是暫時的,無法掩蓋日月本來的光芒。過錯是可以改正的,犯了錯主動改了就會重放光輝,“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第四,我們并不會因為日食和月食而放棄對光明的追求,日食月食過后,我們?nèi)匀粫裨纫粯友鲆暼赵隆?/p>
每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必須不斷的來修正、養(yǎng)成、更新、堅持,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完善自我、增強素質(zhì)、成就事業(yè)、贏得敬重。因此,教師要善于從兒童生活中捕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課題,使他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