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前不久美國名媛卡戴珊在巴黎參加時裝周時,竟遭5名佯裝成警察的歹徒闖入下榻酒店房間,將她綁縛囚禁在廁所,她一度以為歹徒會對她劫色,沒想到卻是洗劫她價值人民幣6000萬的貴重珠寶后離去。一名以艷光四射為招牌的著名招搖女星,被打劫的竟然不是“色”—在安全、危害、犯罪等問題面前,沒想到讓媒體先發(fā)出震驚竟是這個點。除了名人效應(yīng)和大眾心理之外,可能確實也是卡戴珊一貫給人的印象實在是過于生猛,反倒是她身上的名媛裝備諸如珠寶啊名牌啊這些沒有被人“識破”。
再加上近日法國巴黎警方發(fā)言人公開表示,“像金卡戴珊這樣擁有超過4800萬推特粉絲人數(shù)的名人,很容易在異國成為歹徒眼中的肥羊”,“這跟卡戴珊一家在網(wǎng)絡(luò)上炫富太招搖過市有關(guān)”,人們就更容易形成誰讓你那么招搖了,打劫你就是招搖的后果之一的“合理推測”。
這確實令人不安,不管是招搖還是炫富,都是自由公民的合理選擇,不能因為我選擇了一種合理合法的生活方式,就成為了別人犯罪行為的合理解釋。這不公平。但換個角度來講,如果這個人是普通百姓,我們有沒有必要在其遭受了犯罪襲擊之后,告訴他要從自身找找原因了這些呢?
此前我們也探討過諸如地鐵站末班車上的衣裝過于暴露的女子遭受騷擾的案例,有人說女子過于招搖所以才引來騷擾,前者成為了后者的解釋。也有人說性感暴露是我自愿,但騷擾別人不能成為你的自愿行為,“我可以騷但你不能擾”一時成為某種正確。其實這并非絕對對立的問題,假如要我教育自己家的小孩,我會告訴她,雖然別人騷擾我們是他的不對,但在我們尚且沒有解決好社會治安問題之前,我們要首先保護好自己,而不是去跟世人校正對錯。換句話說,就是別人看在我們性感的份上騷擾我們是對是錯我先不管,我要首先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受到難以挽回的那種損失。
估計卡戴珊就此以后也不會真的改掉所謂的招搖毛病,因為那就是她的工作和賴以為生的項目,不能改,也沒必要改,但提防被搶加強防范會成為其雇傭更多保鏢、擺出更大排場的理由??蓪τ谖覀冞@些小老百姓,真的就沒必要較真“我可以騷但你不能擾”這樣的話的正確性了,問題不是對方的對與錯,而是我們應(yīng)該首先保護好自己不受侵犯,至于其他,你總不能明知有壞人存在是客觀事實,還要體驗一下所謂的對錯吧。因為社會環(huán)境永遠沒有完美完善的時候,只有更好,其進步要靠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努力,而作為個人,成為被宰割羔羊的苦難卻要我們自己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