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禾
一
大二的暑假,我又回到故鄉(xiāng)。青街石板的小路,在雷雨過后顯得潔凈而美好。
3年前,我在這座小城里備考。那一年,推遲了的“中二病”時常發(fā)作,剪男孩子一樣的利落短發(fā),弄五顏六色的指甲,和任課老師嬉皮笑臉,翹課去買街尾小店的冰激凌……那一年,遇見你。
轉(zhuǎn)眼3年過去了,我蓄起了長長的頭發(fā),鏡中的眉眼漸漸變得溫婉;從服飾到指甲都是最簡單的色調(diào),素得像石板小路上拂過的清風;學著自己喜愛的專業(yè),有持久的熱情和不錯的成績,漸漸成為著,美好,并和過去判若兩人的模樣。
小城還是曾經(jīng)的模樣,像慈愛的祖母,一針一線地縫補衣裳,安靜,包容,不動聲色地愛著。但3年,終歸是足夠漫長的時光,歲月打磨掉我年少時的戾氣,也讓粗心的我把你丟在了成長的路上。
我又回到了與你相識的城市,找到了你曾眉眼含笑、緩步走過的長街,奶茶店的角落有我們共同寫就的貼紙,你親手栽種下的樹苗還在南山公園茁壯著……那么多的與你有關,如今唯獨少了你。
你在哪?會不會回來?
二
說起來,我們最初的相識,還多虧了那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你是我家樓下叔叔的同事的兒子。
那一年,我拿著老師們還算看好的潛力以及一個平平淡淡的成績結束了我的高二。叛逆的年紀,向來對老師們所謂的“很有潛力”“很有悟性”不屑一顧,一心認作是平均分給每個人的鼓勵。但老媽不一樣,開完家長會回來,就認定她閨女有著超人的才華,只是太貪玩影響了發(fā)揮。鄰里的閑談中,得知鄰居同事的兒子從大學放暑假回來,曾經(jīng)小城一中的文科狀元,足夠聰明又足夠懂事。
我嘴上不屑,心里又難以抗拒老媽一天8遍的勸說,于是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補習老師。
你來的那天,我被老媽催促著去小區(qū)外的長街等你。小城的盛夏降水很多,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你沒有撐傘,松松垮垮的墨綠色T恤,穩(wěn)妥地背著雙肩包,溫和沉穩(wěn),隱約有些清高和清冷,但不太像我想象中大學生的樣子。
和我的父母寒暄之后,你開始陪我復習高二數(shù)學。我打著“房間里太悶”的幌子和你一起把桌子搬到了樓下街旁,其實只為了去買冰淇淋更方便一些。
“我拿錯了模擬試卷,上樓去換?!蔽译S手扯了一張試卷準備逃跑。
你敏捷地拉住了試卷的另一角:“就是這張,28題同類的題目你已經(jīng)做錯好幾次了。”你看向我,絲毫沒有松手的意思,一絲不茍的樣子,簡直像極了我們馬上退休的班主任。
我頹喪地坐了回來,和你坦白我是想去買冰淇淋:“給我放5分鐘假,我請你吃巧克力冰淇淋,怎么樣?”我也不知道,叛逆的年齡,為什么把對父母老師都沒有的耐心給了你。
你拗不過我,陪我去了街尾。當你把冰淇淋遞給我的時候,我竟然出乎自己意料地對你說了聲“謝謝”。
三
許是你的“好學生氣場”感染到了我,我們的相處還算平和。
你永遠是那副嚴謹認真的模樣,每一道習題的每一步講解之后,耐心地問一句“明白么”或“好不好”,我心不在焉地轉(zhuǎn)著筆,調(diào)侃說,張老師這么帥,女朋友可以從街頭排隊到街尾了吧。
“那你排在街尾吧,買冰淇淋方便些。”那是你給我補習以來第一次開玩笑。我不屑地翻了個白眼,雖然你的側(cè)臉真的很帥。
那些日子,我們也算是朝夕相處了吧,你不僅擅長數(shù)學,連我一向頭疼的文綜,都能被你講得頭頭是道。你的一絲不茍讓對一切都無所謂的我也不忍心辜負,所以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理解那些奇奇怪怪的題目,然后完成你給我的任務,換來最長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我至今也不知道,紈绔如我,有什么值得你動心呢?總之在我們結識的第33天,一向沉穩(wěn)的你突然紅著臉說出了“喜歡”,我一如既往地調(diào)侃“這是演《初戀33天》的節(jié)奏啊”,而最終,在你熾烈又認真的目光中點了頭。
那時候,那個年紀,那個我,真的懂得什么叫做喜歡嗎?愛與被愛,豈能容易至此。
恐怕是一個狀元男朋友,可以很好地滿足少女的小虛榮吧。
誰知道呢。
四
那一個多月的補習沒能力挽狂瀾,我沒有像影視作品里展現(xiàn)的那樣在你的陪伴下成績突飛猛進,然后也成個高考狀元。不過長進是真實可感的,我在高三的第一次月考中,成績竟然稀里糊涂前進了十幾名。老媽很高興,說回頭要好好感謝小張老師。我心里笑,沒告訴她,我早已暗渡陳倉,把你變成了小張男朋友。
那一年,我高三,你大二。你回到了學校,我也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備考。我們的聯(lián)系并不多,你怕打擾了我的復習,永遠都是長輩式的鼓勵和叮囑。我在第二年的6月走進了考場,然后考了個還說得過去的成績。我可沒有電影里講的那么勵志,為了愛情發(fā)奮圖強,然后考到戀人所在的學校。我最終去了遙遠的北國,心里裝著年少時無限的遠方和無限的未來。
所謂異地戀,也就這么從我的高中過度到了大學。
你曾打電話告訴我說,體育選修課最終選了輪滑,在你尚未來得及暢想我們?nèi)蘸笠黄稹八⒔帧钡木跋髸r,我就不留情面地丟了一句“你就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愛好嗎,連體育課也選我喜歡的東西”過去;你曾發(fā)來自己喜歡的詩歌給我,告訴我說你在讀我最喜歡的詩人的詩歌,我無語地回答:“我喜歡不代表適合你的口味啊”;你曾問及我喜歡的城市,佯裝隨意地說,你好確定目標,早我兩年去那里“探路”,我覺得男孩子要有自己的抱負,沉默許久沒有回復……你樂此不疲地向我靠近,接觸我喜歡的事物,走我走過的城市,就連社交媒體上標點符號的使用,都在求得與我的極盡相似。
或許你預想之中的應該是感動,而我每次反饋的,是偏激而難以理解的毫不動容。我氣急敗壞地沖你吼:“你就不能有一點自己的個性嗎?干嗎總是什么都和我一樣?你能不能成熟一點,有點自己的主見和抉擇啊?”
五
小的矛盾總能輕易鑄造成最終的炸彈,心理上的芥蒂從中作梗,便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摩擦。我最終提出了分手,理由連自己也不記得。就像在一起時那樣漫不經(jīng)心,仿佛順理成章一般。你打爛了我的電話,我都沒有接,不知道那份絕情從何而來,總之認定了你不符合我心中的他,那個他,應該是與眾不同的。
后來,在大學,我以“與眾不同”這樣抽象的標準談過兩個男朋友,他們要么才華橫溢,要么籃球打得特別酷,但再沒有人肯在馬路上蹲下為我系鞋帶,沒有人關心我喜不喜歡海子或者顧城,沒有人留意我有些強迫癥的小固執(zhí),也沒有人把我的愛好變成自己的習慣……原來,始終只有你,對我是真的與眾不同的。
我想,在這樣的時刻想起你,連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但我也只有那時才恍然:你是曾經(jīng)的高考狀元啊,有著強悍的高智商和羅輯思維,有著對人情世故乃至大千世界獨特的洞悉,怎么會沒有自己的愛好與堅守呢。我一度責難你缺乏主見和個性,卻很少想,你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了離我更近。我眼中的沒特色,只是你以你的方式,包容一切,然后愛我。
但這全部,對那時心比天高的我來說,都無疑是很久之后,后知后覺的醒悟。
原來,我在最桀驁的年紀,趕走了最愛自己的人。
六
這一年的盛夏,我再次回到了故鄉(xiāng),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尋找著與你有關的痕跡,卻找不到你。
我把你曾給我補習的書桌再次搬到了樓下,自以為是地試圖讓所有走失了的回憶,也完好地歸位。
街尾的冷飲店換了老板,如果我在那里排隊,是不是會等到你?
我坐在長街,續(xù)好茶等你。在茶涼之前,你,又是否會如期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