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麗,閆艾萍
?
高等體育院校體育運動技術課程準備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為例
劉新麗1,閆艾萍2
通過對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的準備活動的內容、時間、組織形式和影響體育運動技術課程準備活動的效果因素進行調查與研究,并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與建議,推動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運動技術;課程;準備活動;高等院校
準備活動是體育運動技術課在進行基本部分教學和訓練前所進行的身體練習,是體育教學課基本部分教學的開端。準備活動對體育教學的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及學生往往忽視準備活動,覺得可有可無,因此直接導致學生運動狀態(tài)不佳,出現運動損傷,因而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怎樣更好的提高高等體育院校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部分的教學,已經很是迫切。
1.1研究的對象
隨機選取山西師大體育學院200名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1.2研究的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山西師大圖書館,文獻檢索等方法收集查閱了大量相關論文與資料,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對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生采用部分隨機發(fā)放問卷、部分根據各專項發(fā)放問卷的方法調查,各專項各發(fā)放30份,隨機發(fā)放80份,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根據有效率從而得出結論。
1.2.3數理統計法
對各種調查分析的結果,運用統計學知識原理,進行科學的統計
問卷的效度檢驗
表1 專家對學生問卷效度檢驗的統計表(n=5)
2.1體育運動技術課程準備活動的情況
2.1.1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的認知態(tài)度調查
認真的做好體育運動技術課的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體育運動技術課基本部分的學習乃至整個體育運動技術課任務的完成。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由于對體育課準備活動認識的不足,學生的好奇心強、求知欲比較強,只重視基本部分的學習,對準備活動可有可無,動作做不到位,甚至只把它當作是一種形式。因此,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的認知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課程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了解的學生占總人數的95.5%,這是教師重視和日常教育實施的必然結果。在從事準備活動的態(tài)度方面,多數同學在不需要老師的監(jiān)督下就能完成,但也有少數的學生需要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才能完成。
2.1.2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準備活動的時間、強度調查
2.1.2.1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的時間與強度
在學生的調查中,有26%的體育運動技術課的準備活動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之間,由于時間過短,學生身體各組織器官未充分進入運動狀態(tài),勢必達不到準備活動的目的。有44.5%的準備活動時間安排在20—25分鐘,這個時間斷符合整節(jié)課準備活動的適宜時間。有20.5%的準備活動時間控制在25—30分鐘,這個時間斷稍微有點偏長。還有9%的準備活動控制在30分鐘以上,這會造成準備活動時間過長,學生出現疲勞,而直接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
2.1.2.2學生在準備活動中的生理感覺
在一定的程度上,學生的生理感覺直接體現著學生在準備活動中的時間與強度,有87%的同學則認為準備活動的強度應該控制在生理感覺為微微出汗最為合適。這就表明大部分的同學對準備活動的時間與強度還是比較了解的,但還有少一部分學生不是很了解。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生做為專業(yè)的體育類學生,不應該對體育教學中一些基礎的知識了解的含糊不清,應該多學習一些體育運動技術課中的專業(yè)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1.3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準備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
2.1.3.1體育技術課中采取的準備活動的內容性質
在體育運動技術課中所采取內容的性質上,整體來說開展的還是比較好的,單獨的采用一般性準備活動或專門性準備活動對我們專業(yè)性的體育學生來說,比較單一,有明顯的不全面性。最為合適的就是在一般性準備活動的基礎上再進行專門性準備活動,這樣有利于學生從生理到心理慢慢發(fā)展的一個過程,從而達到整節(jié)課的最佳效果。
2.1.3.2在準備活動中采取的一般性準備活動的內容
對于一般性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方面。如果單一的選擇一套基本體操、一個游戲的長期使用,久而久之,學生會感到乏味、厭煩。很難達到準備活動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學中,選擇準備活動的內容應是全面、豐富、形式多樣化的。在對山西師大體院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內容選擇的調查中,以慢跑、徒手操為主要內容的一般性準備活動在體育運動技術課中占了相當大的份量。在體育運動技術課中所采用的一般性準備活動中經常采用慢跑和徒手操作為一般性準備活動內容。另外也有教師采用行進間操跑和隊列隊形的方法來進行一般性準備準備活動的部分教學。這些都是教師在安排準備活動時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的體現。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采用了體育游戲、健美操等內容來代替常規(guī)的慢跑、徒手操這些普遍的準備活動內容,這對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也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2.1.3.3在準備活動中各專項體育運動課所采取的專門性準備活動
專門性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方面,體操類項目的專門性準備活動中主要采取的內容有徒手體操、輕器械體操、舞蹈基本功、健美操和依靠地面、墻壁、支架等的柔韌練習。武術類項目的專門性準備活動主要采用了武術的誘導性練習、輔助性練習和相應的柔韌練習。在田徑類項目的專門性準備活動中主要采用了誘導性練習、輔助性練習和柔韌性練習。在球類項目中,主要采用了誘導性練習、輔助性練習、規(guī)定內容的教學比賽和球性練習的比賽。這說明我院在體育運動技術課中所采用的專門性準備活動的內容的還是比較接近于個運動項目的特點,不過也仍然存在一些專門性準備內容的不全面、不豐富、不多樣化,像誘導性和輔助性練習在體操類項目中的不足,柔韌性練習在球類項目中的欠缺等。
2.1.3.4在準備活動中所采取的的教學方法手段及對采取內容的喜歡程度
在體育運動技術課程的準備活動中也會采取一些教學方法手段,通常會引用一些教具來輔助完成準備活動的內容,在調查中發(fā)現有的老師會采用音樂來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更積極、更有興趣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口哨,光口哨就顯得有點枯燥乏味,一個在把音樂、圖標之類的引進來,從聽覺和視覺上刺激學生的興奮性,使學生能夠積極、認真地完成教學內容。
2.1.3.5在準備活動中所采取的的教學組織形式
在準備活動中所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上,采用集體組織形式和分組進行的組織形式在體育學院體育運動技術課上運用的比較多的。但在對個人喜歡的組織形式調查中發(fā)現有一部分人比較喜歡分組進行和自主安排的組織形式。也有的人比較喜歡集體組織,僅有7.5%的同學喜歡單獨進行。這就表明了學生對于千篇一律的集體組織準備活動的形式有所厭惡,希望通過改變準備活動形式來提高參與準備活的興趣。
2.2影響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效果的因素調查
表2 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效果影響因素的調查(n=200)
由表2可以得出,影響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準備活動的因素主要是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這就說明在山西師大體育學院體育運動技術課程的準備活動中內容和組織形式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專業(yè)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所面臨的就是以后從事體育類方向的工作,所以更應該在這方面加強學習。同時也可以看出有44.5%的同學認為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也是影響準備活動效果的因素,還有18%的同學認為是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影響著準備活動的效果,24.5%的學生認為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準備活動完成的效果,18%的同學認為影響準備活動效果的因素是場地設施,也有20.5的同學認為學校的重視程度也是影響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準備活動達到好的效果的因素。
3.1結論
1.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強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強度方面控制的不是特別的好。
2. 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準備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教學組織安排上過于單一,相對比較缺乏針對性。學生在體育運動技術課程的準備活動中所獲得的效果并不怎么好,一部分同學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
3.影響體育運動技術課程中準備活動的主要因素是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形式,有低于50%的同學認為影響準備活動效果的因素還有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識,還有低于20%的同學認為是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影響著準備活動的效果,低于25%的學生認為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準備活動完成的效果。
3.2建議
1. 在日常的教學課程中教師不光要安排、實施準備活動,而且還應該要對學生不斷進行理論上的教育,使學生的思想上和觀念上進一步的加深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積極地配合教師,一起完成整個教學的內容,順利達到學習、鍛煉的目的。
2. 在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上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具體的實際情況,從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內容的適宜性等要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3.開展新的教學內容,改變學生對傳統體育課的思想;采用學生輪換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準備活動策劃,學生自己設計準備活動內容的具體做法。同學們通過查詢資料、咨詢老師自主編制體育運動技術課準備活動的具體內容,在體育運動技術課上實施他們準備的準備活動內容。最后由代課老師進行點評,并給予一定的指導。通過這種準備活動的方式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具體的實踐操作能力。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200-204.
[2]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58-162.
[3]劉力.探究式教學的探討[J].學科教育,2003,(10):36-39.
[4]毛振明.體育教學模式論[J].體育科學,1998,(6):5-8.
[5]童章達.體育運動準備活動的生理作用及影響[J].中國西部科技,2012,(7) : 35 - 39.
[6]朱奇志.體育運動中準備活動的生理基礎研究及建議[J].運動醫(yī)學,2013,( 4) : 11 - 18.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n Warm-up in Colleges Sport Technique Course——Take Sport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Xinli1, Yan Aiping2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tents, time,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warm-up exercises in technique exercises at sport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offer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problems, aims 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warm-up exercises in technique teaching.
sports technique course; warm-up exercises; colleges
山西省教改課題(項目名稱: 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課“室外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劉新麗(1992-),女,山西臨縣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041000
Sport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6)010-0034-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