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
在臺灣電影里,我們常常能看到男女主人公凌晨出沒在便利店里,吃著便當和關東煮談情說愛,他們說自己“離開便利店生活就不能自理”。
便利店不僅僅是一種業(yè)態(tài),更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
2014年7月,Today便利店進入武漢,2年間,他們完成了從0到100家的擴張,沉穩(wěn)的黑搭配簡單的白色、清新的綠色為主調的視覺形象,寬敞明亮的店面、樓下購物、樓上休閑的雙層購物體驗,讓這家街邊的便利店,與常規(guī)的便利店顯得格外不同。他們的理念傳播不僅于此,便利店開到哪,“今天叫醒你的是夢想還是鬧鐘?”“不要在應該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等夢想體海報便張貼到哪,喚起了在職場或創(chuàng)業(yè)路上打拼的80/90后們的共鳴。
有別于傳統(tǒng)的,使用白色亞克力招牌燈箱的傳統(tǒng)便利店,Today不管從視覺形象,還是傳播理念方面,都有著顯著的不同。
“我們希望大家聽到Today的時候,第一反應這不是來自哪個地域的品牌,而是貼近生活、接地氣、本土化的品牌?!痹撈放苿?chuàng)始人宋迎春說?!皞鹘y(tǒng)便利店品牌的模式以及視覺標準,都還沿襲著舊時代的審美,跳出這個語境,我們才會有價值,這是民族品牌必須要做的事情?!?/p>
8年,跟自己較勁
2015年,Today首次打開連鎖加盟窗口,當時他們的海報上寫著“對不起,我們來晚了,讓大家等待了7年”。
所謂連鎖,大多數的做法是花力氣和資金打品牌,然后收加盟費、管理費、輸出、復制……用最短的時間積累資金,再從供貨和利潤抽成的方式繼續(xù)盈利。
實際上,這樣做的品牌不在少數。
但是宋迎春卻不這么做,盡管這樣能賺快錢,實際上,2008年創(chuàng)立時,他們就能夠做加盟連鎖了。
“為什么?”我們問。
“加盟意味著信任,每一個加盟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努力,而如果不能保證足夠的競爭力,足夠的盈利能力,我們失去的就不止是一個品牌,還有許多個家庭、許多位加盟者的信任?!彼f。
Today一直在跟自己較勁,從人力,到選品,再到貨架商品的擺放、視覺、空間、溫度、音樂、環(huán)境、柜臺的尺度比例、服務的語言、規(guī)范、衣著……每一個細節(jié)要思考的太多了。
況且,即便同是一家店,商圈、小區(qū)、寫字樓和地鐵的模式又會有區(qū)別,退一步,即便是同一家店,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消費人群和需求也肯定不會相同,怎樣提升服務?怎樣吸引更多潛在消費群進店消費?靠的不僅僅是“守生意”。
“這些細節(jié)的問題太多,也是現在便利店普遍面臨的短板,別人不愿意琢磨,我們就來琢磨?!彼f,“這就是市場?!?/p>
建鮮食工廠、建物流中心、建IT系統(tǒng)、建立人才體系……每一樣都要資金,而另一方面,便利店資金需求大,回收時間長,還要繼續(xù)擴張、開新店,壓力可想而知。
“有同事形容,這8年就像走在懸崖邊,也看不到未來,不知道第二天公司會不會開不了門,沒有一點情懷和做事情的敬畏心,早就放棄了。”宋迎春笑言?!昂迷?,我們堅持了下來,而且比許多外資品牌盈利的周期還要快?!?/p>
一盞燈,一座城的溫暖守候
你不能單純的用“賣吃的”的地方來看Today便利店。
在Today,我們能夠在“文創(chuàng)產品創(chuàng)新平臺”看到本土創(chuàng)意人精心設計的,帶有本土特色的設計品和工藝禮品。
在炎炎夏日,Today主打的霜淇淋、涼面、涼皮等鮮食“明星”,成為了許多白領的心頭之好。
“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我們也正在研發(fā)不同的時令小食,比如秋冬季節(jié)的烤紅薯、夏季的小龍蝦,還有四季皆宜的燒烤?!彼斡赫f,“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街角的亮著燈那個Today,會有熱騰騰的食物等著你,每個人都會心頭一暖?!?/p>
有人說,餐廳解決情感互動交流的問題,便利店解決效率問題,圍繞著個人消費需求,塑造小而美的生活,實現一個個讓人幸福的小確幸,做一個生活夢想家,是宋迎春和Today的愿景,也是讓這個團隊保持活力的基因。
在Today的運營團隊里,不少核心成員放棄在北上廣深優(yōu)厚的薪資、安逸的生活,來到武漢加入這個創(chuàng)業(yè)中的團隊,采訪時正值早會時間,每一個部門都會為自己加油,分享今日感悟,用宋迎春的話:“人是情境產物,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氛圍,用熱情燃燒自己,已經成為一種工作方式?!?/p>
在Today的加盟商伙伴中,不少剛剛畢業(yè)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已經憑著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盈利,并且正在計劃開第二家、第三家店,而Today也設立了專項的貸款,幫助優(yōu)秀者啟動項目。
有人以臺灣的例子來預測便利店市場:臺灣的便利店數字已經超過1.1萬家,也就意味著平均2千人一家店,大陸是臺灣人口的70倍,也就意味著大陸市場有至少70萬家便利店的空間,幾萬億的市場,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是用市場的角度來看便利店,但在我們看來,便利店是濃濃的人情味。”宋迎春說。
1%,未來無限可能
渠道為王早已不是一句新鮮的口號。
街角的競爭,其實早就打響。
最后一公里,無疑是O2O市場最大的蛋糕。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Today便利店面臨的競爭不僅僅來自于7-11、全家、羅森等同行業(yè)品牌,更來自于幾乎所有領域。
“對手,我們?yōu)槭裁词菍κ??誰說在Today便利店不能夠買其他品牌的商品呢?”宋迎春反問。“有內部同事開玩笑說,外賣的出現,其實是便利店還不夠好的原因,去樓下取和讓快遞員一家家送,我想,自提肯定要更節(jié)省社會資源?!?/p>
在他的視野里,最后一公里不是用快遞員打通的,而是 “便利店+互聯網商城+自提”。
“打個比方,一家便利店一天的人流量1000人次,特別是早餐、午餐時間,這是高頻率的,而一旦將這些會員導入線上,稍稍改變他們的消費方式,采用提前預約,到店掃碼自取的方式,則能夠有效提升效率,試想,我們能夠預約和自提早餐午餐,那么能不能買面包、蛋糕、鹵菜、零食甚至小龍蝦呢?完全是有可能的,一家店1000人,100家呢?500家呢?1000家呢?這個數字就非常龐大了,而且是對Today認可度相對較高的成熟客戶,這就有了無限可能?!彼f,“Today的商城,將成為購物的渠道,包括天貓超市都在和我們探討,我希望未來能開放給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迸c傳統(tǒng)便利店以服務渠道方的(B2B)模式不一樣,Today不但要做好“B2B”,還會用心做好客戶端的服務(B2C)。
“未來,Today便利店的線下銷售利潤貢獻,應該只占整個項目的1%而已,大量的空間,會留給無限可能的商業(yè)模式?!彼斡赫f。
心中沒有對手,世間便沒了對手。
8年,對于Today來說,只是個開頭,自己跟自己較勁的創(chuàng)業(yè)思維,不會改變,用宋迎春的話來說是“不斷的革自己的命,做一輩子做不完的事情,做便利店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