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狼不狼
有一天,你晃晃悠悠地走在半路上,突然毫無征兆地下起了瓢潑大雨,你狼狽地跑到最近的屋檐下,緊貼著墻蜷縮著身子躲雨,四下張望,皆是生人。你趕緊掏出手機發(fā)了條朋友圈:請問有人路過XXX嗎,沒帶傘,求助!
十幾分鐘過后,有幾個人點了贊,沒人回復你,微信里僅有的幾個熟人照舊發(fā)著朋友圈,像是沒看到你的動態(tài)。你看了看被雨打濕的手機屏幕,感覺心里有點難過,猶豫片刻,還是刪掉了朋友圈。把手機胡亂塞進口袋,以五指為傘,用手擋在額頭前,彎下腰沖進雨中。
雨越下越大,還是沒有人給你撐傘。
夜色昏暗,低矮的路燈發(fā)出泛黃的光,你獨自游蕩在半夜無人的街頭。突然,一只不知死活的過街老鼠從路邊的水溝中竄出來,橫在路中央。你本想繞道而行,沒想到一只潛伏的黑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暗處跳出來……
第一次撞見貓鼠大戰(zhàn),你瞪大了眼睛,像是親身參與了一場暗戰(zhàn)一般激動,突然想找個人繪聲繪色地大肆描述一番這般“奇景”,可環(huán)顧四周,只有孤影相隨,腦海中始終浮現(xiàn)不出一個清晰的名字。
你撇了撇嘴,心里有點難過。
人什么時候最容易被難過和憂傷包裹?無人分享喜悅,無人分擔悲傷時。一個人吃滿漢全席,沒有食欲,讓人垂頭喪氣,感覺空虛寂寞。
獨處時,極易滋生負能量。
“想要有人陪”是一種自出生便扎根在一個人骨子里的渴望和欲求。咿呀學語時我們通過嚎啕大哭來換取父母的寸步不離;長大后,我們總是對親密的人又和另一個人走得太近萌生醋意,極度不滿,因為唯恐陪伴從身邊被奪走,所以感情中便常常出現(xiàn)占有、依賴、寸步不離和死不放手;我們要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因為我們希望拼搏時有人理解扶持,年老時有人常伴左右。
所以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無端難過,問自己:為什么會難過?絞盡腦汁,不知其所以然。
其實,只是因為喪失了獨處的能力。
喪失獨處的能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劉心武說,靜夜里,忽然有一種異樣的情緒涌上心頭,那情緒確可稱之為“難過”。并非因為有什么親友故去,也不是自己遭到什么特別的不幸。恰恰相反,也許剛好經(jīng)歷過一兩樁好事快事,卻會無端地心里難過。
“難過”就像潛伏在身體里的小惡魔,隨時準備抓住你情緒的空子伺機而動。尤其在獨處的時候,負能量更容易從心底滋生,隨血管蔓延到全身每一個毛孔,滲透骨髓,心像是被戳出了個巨大的窟窿,讓人不知所措,瞬間被空虛和空洞籠罩,手忙腳亂地翻遍了思緒,卻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以填補心中莫名出現(xiàn)的缺口。
朋友圈什么時候矯情的雞湯最多?深夜雞湯最多,因為深夜最是寂寞時。學不會面對孤獨,便會輕易被難過和憂傷的情緒裹挾。
孤獨是每個人必然要經(jīng)歷的。
我們都不再處于一朵花、一顆糖、一支筆,就可以建立起堅不可摧信任的孩童時代。成年人的世界里,是“雖然你對我好,可是我還要考慮一下你的三觀和我合不合、你和我地位對不對等、你的家世背景和我匹不匹配、你的相貌是不是能入我法眼、你的存在對我是不是有益處……”
于是啊,朋友圈里給你點贊的人越來越多,陪你把酒言歡的卻越來越少;通訊錄里的聯(lián)系人越來越多,陪你促膝長談的卻越來越少;送出去的名片越來越多,寒暄的熟人越來越多,可是交心的朋友卻越來越少;觥籌交錯的社交party參與得越來越多,酩酊大醉后擔心你如何回家的卻越來越少。所以,我們要學會面對一個人傷心、一個人寂寞、一個人歡喜、一個人雀躍。
學會接納失去,慢慢變得獨立。
我曾學不會獨處,蜷縮在自己的世界里總覺得生無可戀,覺得自己沒人愛、沒人疼、沒人在乎,于是我的簽名語錄微博朋友圈四處充斥著一個閑人的碎碎念負能量??烧l又能天天有人愛、天天有人疼、天天有人在乎?總要學會把獨處的時間用來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現(xiàn)在,我閱讀、寫作,把獨處的時間都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