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玲
摘要:追求課堂高效,是每一位教師都想要的,教師的教學方法、理念等都能對課堂效率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制定恰當的學習計劃,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70-02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教學都在教師"講說為主"的教學方式下進行的,教師只管說,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嚴重限制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使用,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動機等正發(fā)生著悄然的變化,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課程改革中一直總結與反思的話題。所以,我們要通過更加科學的方法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實踐活動,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將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思想徹底貫徹,針對學生制定和實施課程改革措施,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制定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計劃,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相互探討、積極思考,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知識技能。
1.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有人說,高效課堂老師就輕省了,因為教師上課講的少了,學生說的多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如果課備得不高效,課堂就不高效,再好的課堂教學改革也會落空。這就要求教師工作中要摸清學生的底子,瞄準教學要求的靶子。既要深入解讀教材,注意知識前后聯(lián)系,又要認真研究學生,不光是寫教案那么簡單了,教師課前要經過廣泛的閱讀,精心的設計,做好充足的準備,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高效課堂還要做到備學生,仔細考慮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課堂中學生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要有充分的準備,設計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確保問題的有效解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現(xiàn)在,全國形成了高效課堂九大教學模式:分別是:山東杜郎口中學"10+35"模式、山東昌樂二中"271"模式、山東兗州一中"循環(huán)大課堂"、江蘇灌南新知學校"自學交流"學習模式、河北圍場天卉中學大單元教學、遼寧沈陽立人學校整體教學系統(tǒng)、江西武寧寧達中學自主式開放型課堂、河南鄭州第102中學"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課堂"和安徽銅陵銅都雙語學校五環(huán)大課堂,不管是哪種教學模式,都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主張能讓學生學會的課才是好課,一切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課堂必須體現(xiàn)出"生命的狂歡"。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fā)求知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進行科學的學法指導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授之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
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給學生質疑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chuàng)造生本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3.精心設計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是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凈化心靈的有效手段。艾賓浩斯的遺忘規(guī)律告訴我們,大腦在記憶的同時也在遺忘,防止遺忘的辦法之一就是及時復習。要使課堂中獲取的知識不被馬上遺忘,必須使之不斷地被強化,強化的方式之一就是作業(yè)。所以,課后布置適量的有針對性的作業(yè)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作業(yè)設計要兼顧到練和提升的目的。練是為了扎實基礎,提升是為了促進發(fā)展。對于自控能力弱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興趣。要保持學生穩(wěn)定的興趣,作業(yè)設計就要突出趣味性。作業(yè)形式要多樣化,作業(yè)的量還要適當。避免重復的作業(yè)。設計作業(yè)時,要提高作業(yè)與目標的相關度。我們要思考的是這道作業(yè)題背后的"含金量",通過它我們可以提升學生哪些語文能力,是對語言的感悟理解,是把握關鍵性詞句的能力,是語言表達的能力,還是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和綜合歸納的能力等等。
總之,把握好自己的課堂教學,讓我們的課堂更具活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學的更好,更快樂,成為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