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
摘 要:小學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它是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的一種能動的,習得性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靠書本知識,又要靠生活知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漫長過程。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提高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42-01
一、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過程的分析能力
寫作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xiàn)實,表達思想感情,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一種綜合訓練。因此,在寫作時,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分析寫作的過程。寫作過程,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步:第一步,準備——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和啟用積累等;第二步,構(gòu)思——包括編寫寫作提綱,組織材料和詳略的取舍等;第三步,起草——包括遣詞造句、構(gòu)成篇章等;第四步,定稿——包括內(nèi)容的增刪、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文字的修飾和謄抄定稿等。綜觀上述,學生的寫作過程,是由“準備”“構(gòu)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動交互進行的循環(huán)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寫作詳細分析,使學生弄明白寫作的整個過程,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懂得使上述活動能順利地交互進行的關鍵因素是寫作的認知策略。
二、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自信心是小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性學習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質(zhì),也是獲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此,教師要想打開學生心里的這個“結(jié)”,讓學生在每次寫作時都想寫、樂寫,就必須從增強自信心、激發(fā)興趣入手。只要能使學生攻破這一關,調(diào)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寫作教學就能順利進行了。另外,還注意營造激發(fā)寫作興趣的氛圍,把寫作和研究性學習結(jié)合起來。研究性學習已經(jīng)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中,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
三、積累材料,讓學生有內(nèi)容寫
生活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應引導學生接觸生活,從學校、家庭、社會中觀察、積累寫作材料,讓學生有內(nèi)容寫。
1、學校生活
學校生活是學生生活極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校里學生每時每刻都在接觸或親身經(jīng)歷一些事,心中會產(chǎn)生獨特的感受,這些均可成為習作的素材。如班會、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朗誦比賽等。
2、家庭生活
學生相當一部分時間在家中度過,所以教師也應引導學生留心,不失時機地掘習作素材。如節(jié)日等。
3、社會生活
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學生都樂意參與,它是學生積累素材最主要的渠道。如通過平時春游、秋游,千姿百態(tài)的大自然引發(fā)學生的奇思怪想,無形中充實了學生習作素材。
四、把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寫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在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認識策略水平,協(xié)助學生解決“準備”“構(gòu)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動中所遇到的困難的基礎上,把“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自己心中的“真意”。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多數(shù)教師都讓學生寫日記,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習慣。實際這樣被動地寫作常使學生記流水帳。教師不應成為學生習作思維的絆腳石,更不要把從成人角度感悟出來的觀點與見解作為尺子發(fā)給學生。我們要讓孩子們說孩子們的話,讓孩子們用童心表述真實的生活,發(fā)表內(nèi)心真實的感悟。
五、積累方法,讓學生會合理寫
學生有了豐富的材料,豐富的語言,但習作中還會出現(xiàn)“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等不足現(xiàn)象,究其原因,學生缺少寫作表達的技巧。
小學生寫的寫作,一般是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寫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這類文章的方法。教師平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盡量滲透寫作知識,并做好歸納,便于學生積累記憶。
好的習作題材來自生活的孕育和對生活的熱愛??墒呛芏鄬W生苦于不知寫什么才好,認為寫作很難,原因是他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較差,不善于通過認識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質(zhì)的事例,不懂得怎樣去表達,對身邊的許多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所以,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要積極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事、身邊人、身邊物、心中情,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勤做記錄、善于積累,就會擁有永遠寫不完的素材,說不定信手拈來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六、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
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通過批改,對學生進行作文的指導,使學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從中受到怎樣寫好作文的啟發(fā)。通過批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作文的實際,便于總結(jié)作文教學的經(jīng)驗教訓,及時改進教學,為作文講評作好準備。對于學生作文,除了老師批改,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過修改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中經(jīng)常是:“教師批改作文,學生看評語”。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變“替學生改作文”為 “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非一日就能成就的,只有循序漸進,長期訓練,并把寫作教學滲透到整個語文教學中,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訓賢,淺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都市家教,2015(09).
[2] 常彥斌,影響農(nóng)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因素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5(11).
[3] 陳華強,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中國素質(zhì)教育教學研究,2014(05).
[4] 羅春萍,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廣西教育,2014(06).
[5] 黃曉軍,改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J],學術教育,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