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與去年四季度展望2016年A股行情的樂觀相比,目前機構的觀點轉向偏空,認為A股未來將走慢熊,更有甚者直指上證指數(shù)將跌到2000點以下。
機構的普遍看空與《人民日報》刊登的關于權威人士對“未來幾年中國經(jīng)濟將呈L型走勢”的文章不無關系。該權威人士話語一出,A股市場立即出現(xiàn)大幅度調整,當天便跌去了2.8%。
“股市是實體經(jīng)濟的晴雨表”。隨著中國經(jīng)濟增速預期由去年7%下降至6.5%,2016年以來A股市場的走勢不盡人意,上證指數(shù)由年初的3539點下跌至2638點,跌幅超900點,股價腰斬的個股不計其數(shù),投資者損失慘重。
慢熊已成主流觀點
廣發(fā)證券策略團隊應該是今年最先提出慢熊,也是把慢熊口號喊得最為響亮的一家機構。其認為,中國經(jīng)濟改革即將進入“深水區(qū)”,“調結構”和“保增長”已開始出現(xiàn)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矛盾將相互交織存在?;谥衅诟母锱c轉型方向不明朗、A股投資者風險偏好低迷的判斷,他們在1月7日的股市點評報告中便提到了A股中期“縮量慢熊”格局的觀點,而此后的股市表現(xiàn)也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準確性,只是站在當時節(jié)點,市場或許仍被蒙蔽在“資產荒”的謊言。
隨著股市的持續(xù)下行,慢熊的說法雖然很少被其它機構提到,但其意味卻已深入人心。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總監(jiān)邊風煒就曾公開表示,從今年一月份以后,或者說更晚一些從三月份以后,整個市場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久違的熊市又來了,接下來的下跌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南方基金養(yǎng)老金執(zhí)行總監(jiān)李映宏也表示出同樣的擔憂:全球股市不被看好,A股難以獨善其身,同時去產能壓力偏大,今年整個A股市場將會處于震蕩向下、不斷探底的過程,市場的底部可能會低至2000點附近。
就連一直是多頭司令的任澤平,也曾在今年2月份喊出熊市的反彈會一波比一波弱的口號。而申萬宏源更是直接給出熊市結束的時間,其認為目前A股市場已進入到熊市的中后段,指數(shù)熊市可能在2017年6月方可會結束。
機構策略:避險
盡管目前市場相比年初已大幅回調,風險釋放較為充分,但慢熊格局下,各大機構給出的策略也均以避險為主。
招商證券在最新一周的策略報告中提到,當前仍然沒有找到中線看多的理由,唯一的策略就是等待,避險仍為首選。安信證券的投資策略團隊認為,今年一月底以來市場實際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反彈,向前看,大盤目前負面的東西要多一些,短期中面臨的震蕩調整概率會大些,基本面仍不容樂觀。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茍玉根也表示:市場短期內不會進入安全的可操作期,需要觀察供給側改革推進的情況,操作上應當小心為上,存量博弈的市場賺錢不易,應耐心等待。
整體而言,當前市場熊市氣息彌漫,趨勢性機會并不多,這樣的風險收益比是不值得投資者去博的,投資者應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