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砂石、飛跳和極速,芬蘭站更擅長制造‘麻煩,不信,你問問卡在溝里的奧吉爾……
誰能夠拒絕一條平均時速高達120km/h的賽道帶來的極速誘惑呢?當然沒有。這或許正是芬蘭站入選WRC賽歷的真正理由,盡管最初它僅僅被當做是芬蘭車手參加蒙特卡洛拉力賽的資格預選賽,但其魅力卻是無法掩蓋的。1973年,芬蘭站終于成功晉級,躋身WRC賽歷之中,并由此成為車手和車迷心中的“拉力圣地”。這里森羅密布的湖泊和繁茂的森林,以及驚險的飛跳和高速砂石賽道,無一不盛產著精彩和懸念,想要成為這里的王者,條件是:一個技術精湛的車手、一名經驗老道的領航、一本準確無誤的路書,當然還要有躲過一切麻煩的好運氣。
今年的比賽依舊如此,當然也可能更麻煩。本賽季的芬蘭站賽道和去年相比有近43%的賽段進行了調整,僅有3個賽段延續(xù)了上個賽季的設置,此外。還新增了6個全新的賽段。未知和陌生對于這條高速砂石賽道的意義,大概可以不言而喻了。奧吉爾仍然是這條賽道上的頭號種子選手,不過這一次我們也許將有幸看到一場同門對決的好戲,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隊友拉特瓦拉自然不會放棄這次在家門口揚眉吐氣的機會,盡管在本賽季的前半程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熟悉的賽道和熟悉的氛圍也許能成為他轉運的“福地”。
首日的比賽共11個賽段,全長146.7km。由于之前預計的降雨并未現(xiàn)身,因而干燥的賽道對于依舊承擔“掃路”任務的奧吉爾多少有些影響。不過接連幾站如此雷同的境況,想必法國人也已經習慣了。雖然躲過了泥濘濕滑的路面,但眾車手依然沒能逃得過芬蘭站的種種“暗算”。最先中槍的是本土車手拉特瓦拉,已經連續(xù)兩年獲勝的芬蘭人盡管狀態(tài)出色,早早就占據了全場第三的位子,但SS4賽段中的一個失誤,使其損壞了左后胎,白白浪費了十幾秒的時間,排名也下滑至第五。不過好在之后不久,排在其前面的塔納克就在飛跳中損壞了懸架,拉特瓦拉才得以幸運的反超。
不過要說最郁悶的還要數奧吉爾,上午的比賽中,法國人僅落后隊友拉特瓦拉4.5s,位居第三,其原本想著在下午的重復賽段中鞏固優(yōu)勢、縮小差距,不料在SS10賽段的一個切彎馬失前蹄,掉進了路邊的溝渠。更郁悶的是,由于附近只有幾名觀眾,無法幫他把賽車推回路面,奧吉爾只能干著急地看著自己的賽車卡在那兒。最終,幾經周折的奧吉爾終于落后16分鐘艱難地完成了這個賽段,至于排名,已然不用想了。而在種子選手和奪冠熱門接連失利的情形下,英國車手米克卻表現(xiàn)驚艷,自SS2賽段后就確立了自己的領跑之位,并最終以18.2s的領先優(yōu)勢結束了首日的比賽。
之后的比賽,奧吉爾依舊沒能轉運,SS13賽段中,法國人又遭遇了制動問題,不得不停下來修理,因而耽誤了大量的時間,造成發(fā)車位置推后。緊跟其身后的大眾隊友米克爾森無奈躺槍,不得不代其承擔起“掃路”的任務,速度受到嚴重的影響,名次下滑至第8位,基本退出了領獎臺的爭奪。而首日領跑的米克則跑得更加得心應手,在拿下全天4個賽段的勝利后,將自己的領先優(yōu)勢擴大到41s,如無意外,已然一只手摸到了芬蘭站的冠軍獎杯。而在奧吉爾和米克爾森接連失利的情況下,獨挑大眾得分重任的拉特瓦拉,也不敢再有任何閃失,因而才用了保守策略放棄了追趕,全程跑著自己的節(jié)奏,最終輕松守住了全場第二的位子。來自阿布扎比車隊的愛爾蘭新秀布瑞恩表現(xiàn)搶眼,利用發(fā)車靠后的優(yōu)勢,反超多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手,位居第三。
最后一天只有4個賽段,全長僅34.2km,因而冠軍的歸屬基本已無懸念。握有大把領先優(yōu)勢的米克一路順風順水地完成了全部的比賽,如愿以償地登上了王者之位。這也是其首次獲得芬蘭站的桂冠,同時也是今年的第二場勝利。早已放棄了追趕的拉特瓦拉緊隨其后登上了領獎臺的次席,雖然與冠軍獎杯失之交臂,但其借助本站積分,反超現(xiàn)代車手帕頓升至積分榜第三位,也算是個補償。不同于冠亞軍的毫無懸念,第三名的爭奪充滿戲劇性。前一天位于第三位的布瑞恩和身后的塔納克只有9.1s的差距,因而一切皆有可能。塔納克一度在SS21賽段中將兩人差距縮小至4.8s,不過好景不長,之后的SS22賽段中,塔納克重現(xiàn)了首日奧吉爾的遭遇,賽車翻入路邊溝渠,且撞飛了一只車輪,因而不得不退出了比賽。之后的比賽中布瑞恩頂住了現(xiàn)代車手諾伊維爾瘋狂進攻,守住了領獎臺上的最后一個席位,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登上了WRC的領獎臺,這位前青年組冠軍車手僅僅參加了4場WRC正式比賽,就收獲季軍獎杯,也成為芬蘭站制造的最大亮點和驚喜。諾伊維爾位居第四,帕頓、奧茲伯格和米克爾森分列其后,出師不利的奧吉爾盡管在本站跌出了積分區(qū),不過前幾站累積的優(yōu)勢足以讓其在積分榜上高枕無憂。
有懸念、有驚喜、有黑馬、有意外,“芬蘭制造”才不是一場沒有故事的平庸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