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創(chuàng)妮
【關鍵詞】初中作文 評價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A-0045-02
作文評價是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然而,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比較片面,往往注重學生作文的文辭與結構,而忽視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個性特點、思維品質、創(chuàng)新精神等,不能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全面、多元的評價。而且在進行作文評價時往往以教師的單一評價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發(fā)揮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的方式,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提高評價效率。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時應以此為原則,采取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著眼于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凸顯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評價真正成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抓手,使學生享受寫作的愉悅,獲得成就感。
一、作文評價應采取多主體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方式為教師單一評價,教師應轉變評價思路,采取多主體評價方式。一方面,由于教師知識結構比學生更為全面,專業(yè)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一般來說也比學生強,因此在評價時應以教師評價為主。另一方面,學生自評、互評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教師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有利于讓學生學會修改文章。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也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讓學生自評與互評,讓學生從被動評價轉為主動評價,從被動參與轉為主動參與,促使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
在學生自評與互評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不可或缺的。教師應出示作文評價標準,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幫助學生逐步熟悉評改要領,提高評改質量。在引導學生評改時,筆者在黑板上寫出作文評價標準,如:文章結構完整,首尾呼應并點題;緊繞中心寫作,記敘一件事應將事件寫得生動具體,記敘幾件事不能脫離中心并做到有詳有略、適當過渡;使用恰當的修辭方法;構思獨特、內容新穎、見解獨到的應特別加分;等等。在學生進行評價之前,筆者根據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學生分為能力較強層次和能力較弱層次,讓這兩個層次的學生互換文章,一一對照作文評價標準進行批改,要求學生用紅筆圈出并改正錯別字;用問號標出病句,并把句子改通順;用波浪線標出佳句,可適當點評;最后在作文后面寫出評語,提出建議。這樣做使兩個層次的學生的寫作能力都得到提高,一方面,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改能力較強的學生的作文可以知道優(yōu)秀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得到啟發(fā),不至于閉門造車;另一方面,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增強寫作信心,在給同學建議的時候會加深對寫作的認識。自評是反思的過程,教師經常讓學生自評,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習慣,所以在學生互評后,筆者會讓學生交換作文本,再次對照作文評價標準進行自評,讓學生思考以后應該如何改進。
二、作文評價應進行全方位的審視
當前信息和網絡的高速發(fā)展使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受到挑戰(zhàn),學生上作文課僅學到一些寫作技巧顯然是滯后的,現代教育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因而,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應只從章法、技巧上去評價,還應更多地從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人生觀、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考察。根本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作文能力,包括個性、創(chuàng)新、思想、情感等各個方面。教師應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使評價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從作文中表現出來的各方面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一)寫作技巧的評價
寫作技巧方面的評價點主要有:①審題能力。審題是寫作的起點,也是作文成敗的關鍵。②結構安排的能力。作文選材、謀篇布局、詳略得當等也是作文文本評價的主要方面。③把握文體的能力。反映學生對作文體裁的認識,如寫說明文應體現客觀、準確與條理性的特點。④語言規(guī)范、通順、簡潔。⑤內容充實。⑥書寫工整,標點運用正確。
(二)思想內容的評價
思想內容方面的評價點主要有:①思維品質。對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的立意、選材、謀篇布局等方面進行分析,發(fā)現學生獨特的思維個性,并通過評價使學生揚長避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構思能力和行文水平。②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作文評價的重要內容,包括內容創(chuàng)新與形式創(chuàng)新。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寫出別具一格的文章。③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產生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教師應注意通過評價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這兩種能力。④個性特征與人格修養(yǎng)。包括學生的立意、構思、謀篇、情感、性格、氣質、道德表現等方面,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又要及時糾正其表現出的不良個性傾向和思想品質。
(三)寫作過程的評價
初中語文教師應對學生寫作過程進行評價,除了評價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還應評價學生準備寫作材料的過程,具體考察學生占有材料的豐富性、真實性,以及他們獲取材料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訪談、調查等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材料。在學生寫作之后,應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考察學生對作文內容、文字表達的修改,也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的方式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三、作文評價應發(fā)揮激勵與賞識功能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突出評價的發(fā)展功能,這就要求作文評價要有賞識性。教育的藝術在于激勵學生,初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建立寫作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避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作文,而應懷著一顆欣賞的心看待學生的作文,多些夸贊,少些批評。只要學生的作文有可圈可點之處,教師都應給予表揚和鼓勵。即使學生的習作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提意見時也應委婉一些,并表達自己的期待。
在一次以“走出校園”為話題的寫作訓練中,學生的習作不乏善于選材、結構得當、文辭優(yōu)美的佳作,對于文章中的這些優(yōu)點我們自然要進行積極評價,如筆者對其中一篇寫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作文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者選取典型的寫作材料,以今年班級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為主題,進行繪聲繪色的敘述,抒發(fā)真切的個人感悟,富有真情實感。這篇作文在結構上也很可取,開頭直奔主題,讓人一目了然,接下來的寫景記事秩序儼然,最后再一次點題,升華主題。”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潛在能力和優(yōu)勢,我們的評價標準應盡量讓每名學生都發(fā)現自己的長處。評價的作用就在于宣揚學生某方面的優(yōu)勢,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并激勵其發(fā)揮潛能,全面帶動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建立多主體評價機制,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全方位的審視,應多激勵與賞識學生,發(fā)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以提高評價效率,讓評價真正成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抓手。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