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地理學科也在隨之而進行改革。長期以來,很多學生和家長把地理學科作為副科,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較為單一,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不盡人意,導致了地理學科教學質量的相對滯后。本文主要從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地理 課堂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0-0094-02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學地理教學的實踐中越來越多的應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例如合作教學作為一種小組學習形式,是目前很多課程教學中都比較適用的教學方式。高中地理閱讀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將教師轉型為課堂的引導者,將學生變?yōu)榻虒W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使得他們在小組合作中相互探討,相互學習,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訓練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認知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小組參與與合作意識,使得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有效的習得地理學習的技巧和策略。
一、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地理知識的興趣,擴展視野,提高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極大的局限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興趣,也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進行地理課堂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像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來改善地理課堂教學的困境。地理學科在中學教學內容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以一味傳授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內容的教授。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興趣低下,同時也降低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因此,新課程改革對于地理學科的促進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得以提高。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溝通和合作能力,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二、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途徑和策略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要進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很多地理課堂上教師過于強調知識目標的重要性,將教學內容局限在課本內容中,知識的拓展性較低,而且教師強調知識的死記硬背,忽略了學生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學習方法及策略。地理知識本身是豐富而有趣的,如果將地理知識能夠以一定的方法串起來呈現給學生,將大大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的樂趣。那么如何能夠引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呢?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結合才是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以某地區(qū)天氣、地理及文化知識為例,教師可以以圖片、幻燈片或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呈現,然后結合這些生動的畫面進行地理理論知識的傳授。結合本地的氣候和天氣,給學生講解和天氣相關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帶著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將各種植物的生長結合氣候進行分析,不同氣候下的植物生長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增加了學生對自然的興趣。
2.多樣化的教學和學習方式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要一改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在“做中學”。隨著科技及網絡的普及,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渠道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學生可以通過圖書館或網絡進行相關地理知識的獲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指定的主題,以任務型教學方法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課后進行相關知識的查閱,然后在課堂上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和發(fā)散思維,以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為起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系統(tǒng)的學習地理學科的理論知識。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小組之間的分工協(xié)作和討論,教師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地理知識的梳理和吸收,例如組織學生制作以某一主題為主的課件展示、新聞點評、角色扮演等。以黃河相關的地理知識為例,除了介紹黃河的相關知識,還可以對比長江的相關知識,使得學生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學習,加深對我國兩大河流的相關理論知識。
3.地理學習的地圖化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教會學生認識地圖,通過地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及實踐能力。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地圖的更新也非??欤趯W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借助于地圖來掌握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地理知識。學會認識地圖,使用地圖是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最佳途徑。借助于網絡或圖書館,結合地圖信息,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另外,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要和學生的評價結合起來,以過程性評價代替終結性評價,結合學生日常的課堂表現、實踐過程和理論知識考試來評價學生,這樣既能公正的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能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能力起到較大的鼓勵作用。
結束語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是為了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會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以及學習終生有用的地理知識,在教師的的引導下,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學習為中心進行地理課堂教學的改革。通過地理課堂教學的改革,全面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旭.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原則,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02
[2]楊建林.淺談地理教學的課堂實踐,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05
[3]鄭曉玲.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地理課堂教學策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