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賦真,鄭睿敏,王淑霞,吳久玲,劉興華
(1.海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0080;2.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北京 100101;3.首都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089)
?
正念訓練對更年期婦女幸福感的隨機對照研究
鐘賦真1,鄭睿敏2,王淑霞2,吳久玲2,劉興華3
(1.海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0080;2.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北京 100101;3.首都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089)
目的評價正念訓練對于更年期婦女幸福感的影響效果,探索更年期婦女的心理保健模式。方法選取入組時間為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的76例將處于圍絕經(jīng)期的40~60歲婦女隨機分為試驗組(n=36)和對照組(n=37),試驗組接受8周正念訓練,對照組在此期間不接受該訓練方法。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評價研究對象的更年期幸福感水平。結(jié)果兩組研究對象的人口學特征、基線測評結(jié)果都均衡可比。干預后測評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的總體幸福感量總分較基線測評值升高了5.7,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9,P=0.01),而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抑郁嚴重指數(shù)≥0.50”者中,實驗組的總體幸福感量總分較基線測評值升高了13.7,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85,P=0),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正念訓練能提高更年期婦女幸福感水平,對有更年期抑郁癥狀者效果更加顯著。
正念訓練;更年期;總體幸福感;隨機對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the well-being of climacteric women and to explore psychological health care mode for climacteric women. Methods A total of 73 cases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aged 40-60 ye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36) and control group (n=37).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ight-week mindfulness train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the training during this period. 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limacteric well-being of research objects.Results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of baseline assessmen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equally comparable.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well-being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by 5.7 compared with baseline assessment value, and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99,P=0.01).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mong climacteric women whose depression severity index ≥0.50, the general well-being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by 13.7 compared with baseline assessment valu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85,P=0).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Mindfulness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climacteric women.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patient with climacteric depression.
[Key words]mindfulness training; climacteric; general well-be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更年期婦女由于生殖內(nèi)分泌激素發(fā)生變化,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降低,容易出現(xiàn)以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為主的神經(jīng)心理癥狀,正念訓練是近年來開始引入國內(nèi)的一種第三代行為認知的心理療法,通過有意識的覺察當下,能改善心理狀態(tài)[1]。國外也有少數(shù)研究者開始將正念療法應用于更年期婦女癥狀的治療,發(fā)現(xiàn)其可以明顯減輕更年期婦女的不適,緩解抑郁等情緒,改善生活質(zhì)量[2]。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研究方法,評價正念訓練對更年期婦女幸福感的作用效果。
1.1研究對象
以更年期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年齡40~60歲者;具有月經(jīng)改變,和(或)潮熱出汗等更年期癥狀,和(或)血FSH升高(大于20mIU/mL)者;長期居住在隨訪的社區(qū)或鄉(xiāng)鎮(zhèn);自愿參加且獲得知情同意,愿意保持每天寫日記和記錄訓練情況及癥狀者;具有中文讀寫或理解能力的患者。排除患甲狀腺、腦垂體等疾病,造成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者;排除近3月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者及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將符合標準的更年期婦女進行入組研究,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本研究已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查,在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開展研究,并對個人信息遵循保密原則。
1.2研究方法
1.2.1試驗組
采用正念訓練干預方式。訓練形式及內(nèi)容:15~20個研究對象進行團體訓練;訓練技術(shù)包括正式方法(如:軀體掃描、正念瑜伽、靜坐冥想、正念行走等)及非正式方法(如:察覺愉悅事件及非愉悅事件、察覺呼吸、察覺吃飯、行走、人際交往等日?;顒?;每日家庭作業(yè)包括45分鐘正式訓練方法和5~15分鐘非正式訓練,并要求研究對象每日記錄訓練情況,以“正念訓練記錄表”的形式上報。訓練時間:入組后第1~8周、每周1次,每次2.5小時;在第6、7周之間的周末選擇一天作為“正念日”進行7小時訓練。
1.2.2對照組
對照組在試驗組干預期間不接受正念訓練干預。
1.2.3資料收集評價工具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總體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分別評價研究對象的更年期抑郁癥狀嚴重程度和幸福感水平。入組時進行基線測評(干預前測評),入組后第9周進行干預后測評。抑郁自評量表含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分4個等級,總分為20項結(jié)果相加,抑郁嚴重指數(shù)=總分/80,指數(shù)范圍為0.25~1.00。其中抑郁嚴重指數(shù)≥0.70為重度抑郁癥,0.60~0.69為中度抑郁癥,0.50~0.59為輕度抑郁癥,<0.5為無抑郁。本研究中將“抑郁嚴重指數(shù)≥0.50”者定義為“有抑郁癥狀者”。
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用于評價個體幸福感水平。共含有25個條目,總分為前18個條目結(jié)果相加,其中1、3、6、7、9、11、13、15、16項為反向計分。得分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該量表包含6個因子:“對健康的擔心”(General Health)、“精力”(Vitality)、“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Positive Well-being)、“心情憂郁或愉快”(Depression)、“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Self-control)、“松弛或緊張”(Anxiety)。該量表的效度在男性中為0.91,在女性中為0.95,其信度為0.85。
1.2.4正念訓練技巧
“正念冥想”:靜坐冥想是正念訓練最核心、最基本、最主要的技術(shù),包括正念呼吸、正念身體、正念聲音、正念想法4個方面,它們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練習中,有意地、不逃避、不加批判地、如其所是地觀察伴隨呼吸時腹部的起伏,觀察身體的各種感覺,注意身體的各種感覺,注意周圍的聲音,注意想法的出現(xiàn)、發(fā)展、變化、以至消失。當任何妄想、情緒出現(xiàn)時,禪修者只是察覺它,然后將注意引回到腹部起伏的運動或身體、聲音、想法;當疼痛出現(xiàn)時,鼓勵病患觀察身體的疼痛。
“身體掃描”(body scan):練習者平躺或坐姿,引導注意力依序觀察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閉上眼睛,按照一定的順序(從頭頂開始到腳趾或從腳趾開始,最后至頭頂)逐個掃描并覺知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精細覺知身體的每個部位。面對妄想與疼痛的策略,與坐禪時相同,但觀痛時,偶爾帶有觀想的技巧(觀想疼痛隨著呼吸離開身體)。身體覺知能力的增強可以幫助我們處理情緒,同時把注意力從思維狀態(tài)中轉(zhuǎn)移到對身體的覺知上來。
“正念瑜伽”(mindful yoga):正念減壓療法(MBSR)將“正念訓練”結(jié)合“哈達瑜伽”,教導病患練習“哈達瑜伽”的同時,關(guān)照當下的身、心現(xiàn)象。它不追求動作姿勢的完美,而是強調(diào)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體驗運動和拉伸的軀體的感覺。
“正念行走”:在行走之中進行的正念訓練。練習時,將注意力集中的腳部,注意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覺,注意行走中腳的抬起、移動、放下,注意腳部、小腿等部位的各種感覺,整個過程自然地呼吸,對呼吸不加以控制。
“3分鐘呼吸空間”:3分鐘呼吸空間是在練習中,練習者采用坐姿,閉上雙眼體驗此時此刻的想法、情緒狀態(tài)、身體的各種感覺。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注意腹部的起伏。圍繞呼吸,將身體作為一個整體去覺知??焖俚刈鲆淮紊眢w掃描,注意身體的感覺,將注意力停留在異樣的感覺上,并對這種感覺進行命名。
1.3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科為研究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ECOEDC)將收集的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在線數(shù)據(jù)庫,使用SAS(9.1.3)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定量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自身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的分析集為符合方案并完成試驗的研究對象,使用SAS軟件進行隨機分組。
2.1實驗完成情況
選取入組時間為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的76例對象進行研究,其中實驗組38例,2例研究對象未完成試驗;對照組38例,1例研究對象未完成試驗。共73例研究對象的數(shù)據(jù)進入研究分析。
2.2人口學特征
實驗組36例,平均年齡為49.6周歲;對照組37例,平均年齡48.7周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身高、體重、受教育程度、工作情況、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末次月經(jīng)年齡均衡可比(均P<0.05)。
2.3研究對象測評情況比較
2.3.1基線測評情況
基線測評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總體幸福感表得分分別為(76.7±14.55)分和(82.7±13.15)分,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03);在“抑郁嚴重指數(shù)≥0.50”者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總體幸福感表得分分別為(74.7±16.62)分和(64.4±12.51)分,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743)。
2.3.2干預后測評情況
干預后測評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總體幸福感指數(shù)分別為(82.4±14.61)分和(84.1±13.63)分(P=0.356);在“抑郁嚴重指數(shù)≥0.50”者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總體幸福感表得分分別為(74.7±16.62)分和(68.7±12.11)分(P=0.109),兩組差異均無顯著性。
2.3.3干預前后測評情況
實驗組總體幸福感評分總分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9,P<0.05),其中,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愉快心境、對情感和行為控制、松弛與緊張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2.43、3.82、2.44、2.04、2.53,均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總體幸福感評分總分、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愉快心境、對情感和行為控制、松弛與緊張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更年期幸福感改善狀況±S)
2.3.4抑郁人群兩組干預前后更年期幸福感改善狀況
抑郁人群實驗組總體幸福感評分總分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85,P=0.000),其中,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愉快心境、對情感和行為控制、松弛與緊張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4.34、4.21、3.98、2.99、2.75,均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總體幸福感評分總分、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愉快心境、對情感和行為控制、松弛與緊張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抑郁人群兩組干預前后更年期幸福感改善狀況±S)
3.1正念訓練在更年期人群的應用
更年期是婦女閉經(jīng)的生理過程,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的過渡時期,一般在40~60歲,此時部分婦女出現(xiàn)以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為主的癥狀群,并在心理上出現(xiàn)情緒變化。更年期婦女常選擇壓抑的方式來對待心理壓力,這種方式極不利于心身健康。目前對更年期癥狀的應對手段多以激素藥物治療為主,但是藥物具有適應癥和禁忌癥,并不見得適用于每位更年期婦女。因此,廣大更年期婦女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更為安全、簡單、方便、適合長期使用的干預方法,來改善自身健康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3]。
正念訓練是由美國卡巴金等人創(chuàng)立的一種MBSR,屬于積極心理學范疇的第3代行為認知療法。正念訓練采用8周的集體治療方式,運用心理教育和團體討論幫助患者在觀察中增強對自身情緒的覺知力,幫助參與者有效地降低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增強積極情緒、緩解壓力。在本次研究中證實,正念訓練對于改善更年期婦女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幸福感是有意義的。
3.2正念訓練對于更年期人群幸福感水平改善的效果
從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結(jié)果不難看出,實驗組的“總體幸福感量表評分”在治療后有了顯著的提高,而對照組的“總體幸福感量表評分”前后測試無明顯差異。有學者認為,正念訓練通過“正念冥想”可以整合認知-情緒矛盾,對當下的主觀體驗采取非評價的覺知態(tài)度,把情緒、感覺、想法作為主觀體驗能夠被直接感知,建立其腦內(nèi)新的神經(jīng)通路,強化象征積極情緒的大腦海馬區(qū)功能,減少負面情緒,對生活持更加平和的態(tài)度,開放的覺知和理解各種現(xiàn)象的起伏,對愉快和不愉快的身心現(xiàn)象更少的執(zhí)著,從而提高幸福感水平[4]。Kieviet-Stijnen等(2008年) 研究了正念減壓訓練對癌癥患者幸福感的影響,訓練后被測試患者報告了更高的整體生活質(zhì)量,更多的生活愉悅度,更少的情緒壓力和生理癥狀;劉興華等[5]在正念訓練前、后采用幸福感指數(shù)(IWB)量表進行網(wǎng)絡心理測評,結(jié)果顯示干預組的幸福指數(shù)量表評分由128.2±11.3上升到143.4±14.5,本研究與此結(jié)果類似,但是由于選取研究人群不同,更年期的幸福指數(shù)基線低于普通個體。
在本研究中,總體幸福感評分由76.7±14.55上升到了82.4±14.61,表明正念訓練能有效提升參與者的主觀幸福感。其中“精力”評分由17.5±4.46上升到19.2±4.11,“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 “抑郁或愉快的心境” “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松弛與緊張”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正念訓練對緩解負性情緒,提升正性情緒均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對健康的擔心”評分
由6.5±1.92上升到7.1±2.4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研究樣本量不足有關(guān)。
3.3正念訓練對于更年期抑郁人群幸福感水平改善的效果
在“抑郁嚴重指數(shù)≥0.50”者中實驗組在干預后的總體幸福感指數(shù)總分升高了13.7,其改善效果大于普通人群,提示正念訓練可能對于嚴重抑郁情緒者的幸福感水平改善效果更為明顯。正念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一種“以不評價、接受和覺知當下的態(tài)度,來應對令人生厭的認知、感受和情感”的能力,其核心技術(shù)是通過正念訓練,參與者意識到“習慣性抑郁思維模式”的存在,并且能夠從這種心理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進而轉(zhuǎn)為覺察、承認、接納當下所有的客觀體驗,而不是馬上反應改變這樣的消極體驗,因而正念訓練對于抑郁情緒有良好的改善作用[6]。Barnhofer等(2009年)對28名抑郁癥患者進行為期8周的正念訓練,研究結(jié)果表明,正念訓練對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緒的調(diào)節(jié)有明顯的作用。
本研究顯示了正念訓練對更年期婦女抑郁情緒狀況的干預效果,說明正念訓練對更年期婦女人群的抑郁有一定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由此可見,雖然由于時間有限,導致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實驗組和對照組情緒改善效果的組間差異還無顯著性,但正念訓練對提高更年期婦女的幸福感水平已呈現(xiàn)出一定的效果,為更年期女性的心理保健提供了新的方法。
[1]Hoffman C J, Ersser S J, Hopkinson J B,etal.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mood, breast-and endocrine-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well-being in stage 0 to III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lin Oncol,2012,30(12):1335-1342.
[2] Taavoni S, Darsareh F, Joolaee S,etal. The effect of aromatherapy massage on th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postmenopausal Iranian women[J]. Complement Ther Med, 2013,21(3):158-163.
[3]鐘賦真,張運平,吳久玲,等.更年期婦女正念心理干預措施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1): 38-41.
[4]Senba N, Matsuo H. Effect of a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on climacteric women[J]. Climacteric, 2010,13(6):561-569.
[5]劉興華,徐慰,王玉正,等.正念訓練提升自愿者幸福感的6周隨機對照試驗[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8):597-601.
[6]王淑霞,吳久玲,鄭睿敏,等.正念訓練對更年期婦女情緒影響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2):225-227,334.
[專業(yè)責任編輯:呂淑蘭]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effect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the well-being of climacteric women
ZHONG Fu-zhen1, ZHENG Rui-min2, WANG Shu-xia2,WU Jiu-ling2,LIU Xing-hua3
(1.Haidian Maternal and Child Hospital, Beijing 100080, China; 2.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Center,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101 China;3.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2015-11-04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資助項目 (編號2013B106)
鐘賦真(1978-),女,主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婦女保健工作。
鄭睿敏,副研究員
10.3969/j.issn.1673-5293.2016.02.014
R173
A
1673-5293(2016)02-01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