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
(四川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四川 綿陽 621000)
提高我校高職學生思政課教學實效的對策分析
李洵
(四川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思政課程在高職學生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路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思政課程欠缺立竿見影的效果,學校層面和學生層面都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了思政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較低。在我校高職學生的身上,這種教學效果低的現(xiàn)象更加明顯,所以本文試圖從教材改進到學校層面重視再到課程改革方面談談提高我校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的對策。
高職學生;思政課程;教學實效;對策;分析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工作力度在不斷加大,相應下達到高校的文件政策中,思政課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學校層面也開始越來越重視該類課程的教學,這是非常好的一面。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程的教學實效還是離預期的水平較為遙遠,我校的思想政治教學科研部和相關的任課教師都在積極開展提高教學實效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為此筆者想談談關于提高我校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的對策。
各方面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是學校擁有一個有利于思政課開展的大環(huán)境,大環(huán)境的基礎在于學校領導的重視,這需要學校領導層面的觀念轉(zhuǎn)變。隨著國家層面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也在逐漸轉(zhuǎn)變對思政課的觀念和態(tài)度。這種轉(zhuǎn)變是好的開端,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卻存在思政課“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問題,大家從言談中已經(jīng)明確知曉了思政課程在學生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體教學實踐和學校措施中,還沒能及時改變,逐漸提升的重視程度沒能完全轉(zhuǎn)變到思政課程實踐中。
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思政課程工作小組,小組負責人應該上升到校級領導的層面,小組成員除了專門的思政課程教師以外,還應該包括我校學生處處長以及學生管理相關人員以及每個班級的輔導員。工作小組成立后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完整的規(guī)劃,規(guī)劃包括課程建設的實際策略以及基于必要的教學經(jīng)費投入,把思政課程地位提升到與醫(yī)學類專業(yè)課的課程地位相當?shù)奈恢蒙稀?/p>
得到領導層面的重視和必要的經(jīng)費投入后,學生的學情分析是很重要的內(nèi)容。我校的高職學生90%以上是初中畢業(yè)生,只有很少部分屬于高中畢業(yè)生。初中畢業(yè)生是未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高中畢業(yè)生是高考分數(shù)較低的學生,不管是初中畢業(yè)還是高中畢業(yè),文化基礎課程的功底不扎實是高職學生最大的特點。年紀偏小,思想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左右,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欠缺,對新鮮事物敏感性強,但是拒腐能力較差。針對學生具體的情況,思政課程教師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來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對思政課程的熱情度不高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思政課程的教材理論性過強,政治性過強,從高職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很難對課程有深刻的理解。盡管覺得教材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但是筆者仍不贊同單獨編寫高職類思政課程教材,如果不能在教材上進一步改進,就需要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教案有一定的補充和完善。教案的制定上既要符合教材實際,也要突出理論觀點的教學,保證理論觀點的準確性和時代感,用有針對性的案例說明進行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教材的理論性和政治性較強,教案就不能完全照搬教材,要具有靈活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教材的重點講授給學生。
我校思政教師的流動率較高,歸根結(jié)底在于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學生對思政教師的欠尊重,其他專業(yè)老師對思政課程的不理解,認為思政課程可有可無以,以致于軍心不穩(wěn),不利于教學。學校層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穩(wěn)重我校思政隊伍軍心,穩(wěn)住軍心的根本在于思政教師找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有成就感和歸屬感,自覺把自身劃到內(nèi)群體中,用歸屬感和成就感演繹主人翁的角色。
從學校層面還應該嚴格我校思政教師的準入制度,非思政專業(yè)的教師因為績效課時的原因就參與到思政課程的教學工作中來是完全錯誤的做法。嚴格把好思政師資關是思政課程得以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從課程發(fā)展的大局出發(fā),不局限當前的學校利益,從學校層面保證思政專業(yè)及其相關專業(yè)的隊伍建設。
從事高職思政課程的教師除了要有適應學生特點的教案以外,還需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我校從事高職思政專業(yè)的教師年齡45歲左右居多,他們與信息時代間有一定的代溝,所以需要自己不斷學習縮小代溝,縮小與學生預期之間的差距。及時更新過時的思想理論觀點,不講過時的話,不講錯誤的話。
此外,思政課程教師還需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善于運用各種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學中靈活多變卻不偏離教材。在現(xiàn)代信息背景下,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各種優(yōu)勢(動畫、短片、錄像、視頻、圖片等)降低思政課程傳統(tǒng)教學中所以形成的枯燥乏味抽象的一貫缺陷,提升課程的吸引程度,提高學生的興趣。
總之,對我校思政課程教學實效的研討是一個長期性的話題,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采取多管齊下切實有效的措施,調(diào)動思政教師、高職學生雙綿綿的積極性,才能讓思政課程走入學習的春天。
[1]林春逸; 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理念、策略與方法[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 - 2012
[2]李冬俐; 關于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與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黑河學刊》 - 2012
G712
A
1671-864X(2016)09-0170-01
李洵(1986年6月),女,籍貫:四川遂寧,職稱:初級職稱,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