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以中
在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面對語文教學的嚴重問題,作為一個母語教師肩頭責任是重大的。于是,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思考、總結,和大家共同交流,才能真正促進教學工作。
一、教學方法要穩(wěn)中求變
因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厭倦,而太多變的教學又讓學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規(guī)律,無“法”可依。所以,教學就需要不斷地思考和改進,既需要像做飯一樣變換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習慣,讓學生覺得有規(guī)律可尋。例如,每天的預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規(guī)律,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生字、詞語以及有關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初次閱讀課文,是必須把握的。而有時也需要一些變化,因此教師需要潛心研究教材。例如,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自己朗讀得最好的段落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學主體要調(diào)動激活
要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聰明的火花。有時教師總是為僵化的課堂氣氛而很苦惱,其實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愛好不是一天可以培養(yǎng)的。從新課程的角度來講,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學生,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聰明指數(shù)絕對超過了以前的學生,用舊的規(guī)范來衡量他們是不行的,因此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例如,在學習《窗》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這個沒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會怎么樣呢?學生紛紛發(fā)言。有的說,他懊悔之極,后來自殺了;有的說,他也舊病復發(fā),痛苦而死;有的說,他在一次次的噩夢中死去了;還有的說,他后來碰到了一個好的醫(yī)生來這個城市,于是很巧地治好了他的病,而他后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下了對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個漂亮的公園。由此可見,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教師的想象的。
三、教學重點要突出體現(xiàn)
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體現(xiàn)亮點。其實新課本每單元基本有一個重點,但是每課又有各自的特點。例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是小說?!犊滓壹骸贰斗哆M中舉》《口技》《變色龍》《窗》,其中只有一篇是文言文,其余都是小說。而另外四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運用了對比的方法,但是對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去學習。讓學生既看到知識的整體特征,又看到每一課的特點。既要給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營造快樂語文的氛圍。例如,《孔乙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孔乙己的境遇而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或者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已經(jīng)制成光盤的課本劇來感受主人公的悲慘命運?!犊诩肌穭t可以讓班上有這方面特長的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快樂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口技?!蹲兩垺穭t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分角色朗讀,然后自己選出最佳搭檔來展示給大家。
四、教學情感要交流醞釀
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真情流露,與主人公共命運,與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對話,以情來陶冶學生,以情來激勵學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可以首先讓學生聽《父親》的歌曲,然后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想想父親給自己的關愛。其實教師假如有能力,最好自己給學生唱,或者讓有能力的學生唱,這樣學生更有深刻的體會。再如,在教學《白楊禮贊》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唱《小白楊》,盡管唱得沒有歌星好,可是學生還是覺得教師真行,于是就更加強了學生對教師的崇拜,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愛好。
五、教學范圍要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要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假如只就語文課本學習語文,那是永遠無法學習好的。出色的課堂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能應付考試,而學生的能力和實踐是無法真正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學生的語文最終是要在社會中去檢驗的,所以必須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思考,不在要求統(tǒng)一答案。所以,這就是說,教師一定要把思維的空間真正還給學生,這樣才真正有助于學生的提高。要讓學生更多地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去積累生活,去品位生活,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積極地去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