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
寶寶犯了錯自然要糾正,只是有時候媽媽們的懲罰舉措并不一定很科學。寶寶犯了錯,怎樣懲罰更有效?在懲罰過程中又應該規(guī)避哪些錯誤的方法呢?
軒軒變得越發(fā)調(diào)皮了,讓做什么不做什么。雖然他才3歲多,但我覺得規(guī)矩就要從小立,所以只要他不聽話,我就會讓他面壁思過??梢姷剿驹谀抢锊皇菗u頭晃腦,就是偷偷拿筆在墻上涂鴉,我真的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有時,我在想,難道這么大的寶寶不應該處罰嗎?面壁思過為什么對寶寶不起作用呢?當軒軒一次次被罰,壞毛病卻一次次再犯時,我開始真正思索,是不是我的方法出了問題。
恍然大悟:面壁思過沒有用
軒軒的壞毛病一再改不過來,我開始反思面壁思過的效用。我意識到,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他們完全不懂“思過”究竟是什么,自然就做不到反思,哪怕軒軒總是很配合地站在那里,可小腦袋瓜里天馬行空地不知在想什么。
細想想,面壁思過是可以暫停寶寶享受“樂趣”的心思,讓他發(fā)現(xiàn)媽媽變得嚴肅了、不開心了,但因為不會反思、總結(jié),所以自然總是故態(tài)重現(xiàn),即便是媽媽一再提醒讓他想想自己哪里錯了,但寶寶可能并不認為自己有錯,所以干脆直接屏蔽媽媽的提醒,以致面壁是做了,卻一直沒思過。
懲罰寶寶,媽媽應該怎樣做呢?
在育兒過程中,給寶寶立規(guī)矩,讓寶寶學會自律是每位家長都會做的事。所謂自律就是寶寶自己能否遵守自己給自己所定下的某種約束。只是,在培養(yǎng)寶寶自律的過程中,要先經(jīng)過“他律”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此才有助于規(guī)矩的建立。所謂他律就是寶寶為了避免被處罰或能夠得到表揚而做或不做的行為。想讓寶寶認識到錯誤,下面這些才是實用且有效的方法。
1暫時隔離
對于學齡前的寶寶,寶寶犯錯后,暫時隔離是有效的方法。當寶寶可以收拾好玩具卻故意亂扔時,媽媽可暫時不讓寶寶玩玩具,把寶寶帶到另一個房間,讓寶寶安靜地坐幾分鐘,這種中斷有助于寶寶體會為什么媽媽不讓玩玩具了,從而清楚自己當下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讓寶寶離開幾分鐘,主要是為了讓寶寶沉淀心情,學會控制情緒,而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本身就是一種自律表現(xiàn)。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隔離是讓寶寶去另外的房間坐下來沉淀,而不是面壁放空??赡苡行寢層X得兩者區(qū)別不大,其實,這種設計是有道理的。寶寶坐在那里,和媽媽的視線是上下的角度,更有助于發(fā)現(xiàn)媽媽的情緒變化,意識到自己可能哪里做得不對了。如果去面壁,寶寶太小,會因為站著不舒服而左右搖晃;見到寶寶不反思,媽媽還可能再去提醒他好好站,好好反思;幾個回合下來,寶寶根本不知道他究竟為什么要面對墻壁站著,腦袋里不是想著站著別動,就是和媽媽反嗆,自己已經(jīng)站得很好了,結(jié)果就是把媽媽讓他反思最初犯的錯這件事完全拋到腦后了。
2借由“他律”讓寶寶付出代價
軒軒玩過玩具永遠不知道自己收納,為了家居整潔我只得跟在他屁股后面收拾,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軒軒改不了這個壞習慣,是因為他并沒有因為不收拾玩具真正付出任何代價。
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在軒軒固定玩玩具的時間,我會故意將玩具收起來,并告訴他,如果以后玩玩具后不自己收拾,就不能再玩玩具了。其實,這就是寶寶學習自律前的他律效應,因為只有讓寶寶清楚犯錯會付出代價,他們才會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3“他律”不是強制力
“他律”可以有效地讓寶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錯誤,但“他律”卻不一定是強制寶寶認錯。懲罰寶寶時,媽媽們不妨給寶寶出道選擇題,讓寶寶自己在正確答案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前提是,選項一定要涉及寶寶當下犯的錯誤,而不是寶寶愛怎樣做決定都可以。比如,寶寶打了小朋友。媽媽可對寶寶說:“打小朋友不對,小朋友需要愛護,向小朋友道歉,媽媽會原諒你。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不道歉,我們現(xiàn)在就回家,不在外面玩耍了,直到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我們再出門向小朋友道歉。”
懲罰寶寶有禁忌
寶寶犯了錯,可以被懲罰,但有些禁忌卻是需要媽媽們特別注意,不應涉及的。
不能扔掉寶寶的物品
我們以寶寶玩玩具為例,當寶寶亂扔玩具,不自己收納時,如果媽媽借由扔掉寶寶的玩具讓寶寶學會珍惜或是自我規(guī)范,從而養(yǎng)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是非常不可取的??吹酵婢弑蝗拥袅耍瑢殞殨霈F(xiàn)生氣、難過等負面情緒,甚至哭鬧不休。如此一來,希望寶寶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沒建立起來,媽媽還需要處理寶寶的負面情緒,得不償失。
不要硬碰硬
任性、倔強的寶寶,在接受懲罰時,可能會反抗。管教這類寶寶,媽媽要避免硬碰硬,正確的做法是指出他們的錯誤,之后引導寶寶參與一些好玩的事情,在寶寶情緒最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以聊天的方式讓寶寶明白他錯在哪里,從而加以糾正。
不要不尊重寶寶
媽媽懲罰寶寶應建立在尊重寶寶的大前提下,不要說侮辱寶寶人格的話,更不能對寶寶進行體罰。寶寶打了小朋友,媽媽認為他犯了錯,可回到家卻被媽媽打屁股,這樣的做法很容易混淆寶寶價值觀,寶寶會想,為什么自己打人不對,但媽媽卻可以打自己呢?對寶寶成長發(fā)育十分不利。
溫馨提示
不同個性的寶寶對懲罰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有些寶寶會哭鬧,而有些則完全不在意。對于敏感的寶寶,媽媽應多了解寶寶,規(guī)范寶寶做事,盡量少懲罰他們,以免寶寶長時間陷入負面情緒,變得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