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出海不是“求人辦事”
中方越著急,對方就越有文章可做,合作條件就可能越苛刻,甚至項目開工了還要節(jié)外生枝。中方越淡定,就越能堅守既確保友好又有利可圖的底線,中國高鐵走出去面臨的磕碰就能大幅減少。
啟動資金1億美元,全長370公里,原計劃于今年9月動工的“拉斯維加斯—洛杉磯”高鐵線路,短短9個月就從媒體盛贊的“國際合作的樣板和楷?!弊叩搅藢擂蔚奶幘常好绹締畏矫嫘冀K止合作。
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局?美國“西部快線”公司給出了官方解釋,因為及時履行項目面臨諸多困難,同時中鐵國際很難獲得(美國)政府的相關許可?!拔鞑靠炀€”公司CEO表示:“最大的困難”是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規(guī)定,高鐵必須在美國建造。
一些分析把原因歸結到了兩國關系上,認為“兩國關系決定了工程的生死”。比如歸咎到貿易方面——就在上月,美國商務部認為中國鋼鐵出口美國時存在傾銷現(xiàn)象,大幅提高了關稅,引發(fā)中國商務部強烈反彈。還有人認為根子在于美國就是不信任中國,不愿意看到中國崛起所以才拒絕了高鐵。
其實“西部快線”是一家私人公司,無論是當時選擇與中國高鐵合作,還是現(xiàn)在放棄與中國合作,與中美關系牽涉都不大。項目存在“許可”方面的問題的確就是放棄與中國公司合作的原因,不過法律問題只是表象?!拔鞑靠炀€”擱淺的真正原因,在其CEO聲明中已經(jīng)有所暗示,他強烈質疑“華盛頓特區(qū)的決策者們是否有勇氣和高瞻遠矚來支持高鐵項目”——矛頭直指在項目背后“搗鬼”的美國共和黨。
大力發(fā)展高鐵,是奧巴馬2008年競選總統(tǒng)時提出的承諾之一,也是他在第一個任期內積極推動的計劃,反映了美國民主黨人一貫的政策主張: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刺激經(jīng)濟發(fā)展。但是這個計劃遭到了共和黨人的激烈反對,他們秉持財政保守主義,認為政府要縮減開支,管得“越少越好”。于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奧巴馬在高鐵計劃的推行過程中處處碰壁。
想進一步知道美國為什么拒絕中國高鐵,還需要知道,到目前為止,美國的高鐵為什么發(fā)展不起來。關于這個問題,以往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人口數(shù)量和城市密度、地理環(huán)境以及資金來源等方面,這些當然是原因,但卻不是主要的,尤其是隨著美國社會的發(fā)展,它們的影響越來越弱。
就拿城市密度和人口數(shù)量來說,雖然美國的城市相對分散,但還是形成很多城市聚集中心,例如紐約—波士頓—華盛頓的“東北走廊”因為城市和人口的聚集很適合修建高鐵。認為美國人不喜歡坐高鐵的說法也站不住腳,根據(jù)調查,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表示如果便利的話,自己愿意乘坐高鐵。資金其實也不是問題,“西部快線”與中國資本的聯(lián)姻不是偶然,其他諸如加州、佛羅里達州以及德克薩斯州,一些項目在公共資本難以為繼的時候,私人資本都可以作為補充渠道。
日前,一位美國人拍下了他搭乘中國的京滬高鐵時的經(jīng)歷,詳細展現(xiàn)了高鐵車廂內的構造、飲食、上海虹橋站、北京南站的乘坐體驗。而當這段視頻被發(fā)布到視頻網(wǎng)后,美國人著急了。
“原來中國的高科技已經(jīng)讓西方老百姓羨慕嫉妒恨了,我們有多少納稅人的錢被浪費在軍事行動或在每年軍演上呢?否則我們可以負擔得起構建高速鐵路來連接我們所有的主要城市。”
美國曾是世界上鐵路建設發(fā)展最快、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1833年就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鐵路。
“我3年前曾經(jīng)去過中國,并有幸搭乘了京滬高鐵。那真是一段美妙的經(jīng)歷!世界確實很大,但擁有中國這種技術的國家,恐怕屈指可數(shù)。這里的高鐵每小時可達到300公里的時速,卻一點也不抖?!?/p>
“我們花費所有的錢和債務給戰(zhàn)爭和福利(主要是為富人的),中國花錢建造基礎設施。猜猜哪個國家將在未來更好嗎?35年前中國太差,甚至沒有一英里的公路?!?/p>
以上回復通通來自美國網(wǎng)站上看過這段視頻的網(wǎng)友。
所以,阻礙美國高鐵發(fā)展的真正原因還是美國的“政治紛爭”。在1950年代,美國人民對聯(lián)邦政府的信任度很高,超過70%,但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字只有20%。在這樣的情況下,聯(lián)邦政府很難去推動一個全國性的計劃,尤其在發(fā)展高鐵這件事上。
中國高鐵在“走出去”方面,目前已經(jīng)取得了相當多的成績。發(fā)改委和中鐵總公司6月8日時表示,連接云南昆明至老撾萬象的中老高鐵、印尼雅萬高鐵等均已開工建設;連接昆明到曼谷的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的建設工作已正式啟動;而俄羅斯莫喀高鐵、馬新高鐵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當中。資料表明,我國至少與30個國家進行了高鐵合作或者洽談。
但必須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走出去”項目都能順利展開。比如,中鐵中標墨西哥項目,結果墨西哥當局變卦,這反映的海外投標需要注重透明性,尊重海外國家法治、民眾監(jiān)督方面的問題;比如,中鐵承建委內瑞拉高鐵項目,結果修到一半擱淺,原因在于委內瑞拉缺少高鐵建設的基礎性條件,中鐵只看重了委內瑞拉的國家意志主導,但忽視客觀現(xiàn)實,導致了失敗。
而這次美國拒絕了中國高鐵,又是另外一種模式,關鍵在于美國的“國情”與中國有很大不一樣。中國高鐵的大躍進,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執(zhí)行力,效率極高,帶來的成就也很大。美國則因為分散、多元的機制,不同力量之間相互牽扯,導致高鐵這種中國人看起來非常好用的工程項目,在美國要接受一輪又一輪的質疑、評估,導致效率低下,甚至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為盡量減少中國高鐵走出過程中的磕磕碰碰,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能再讓項目合作國或意向合作國感到中方很“著急”。中方越著急,對方就越有文章可做,合作條件就可能越苛刻。等到前期投入了,甚至項目開工了,突然節(jié)外生枝,對方以為中方會陷入“輸不起”的被動之中。在中國北車、南車已整合為中車,中國高鐵已可握緊拳頭一致對外的情勢下,中方越淡定,就越能堅守既確保友好又有利可圖的底線,中國高鐵走出去面臨的磕碰就能大幅減少。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6.13、《北京青年報》2016.6.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