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曾有規(guī)定,車站名稱應與車站所在地地名一致,且在全國范圍內不應有相同的車站名稱。車站位于城市城區(qū)或近郊區(qū)的,應使用該城市的名稱命名。當車站位于縣、鄉(xiāng)(鎮(zhèn))或村所在地時,應以當地縣、鄉(xiāng)(鎮(zhèn))或村莊的名稱命名。然而,掛孝感北站名的高鐵站不在孝感,銅仁南站不在銅仁。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劉芳儒
想乘高鐵去往湖北仙桃市?那買一張終到站是“仙桃西站”的高鐵票吧。錯!當你上高鐵后,熱心的乘務員會提醒你,去往仙桃市的乘客請在“天門南站”下車。
據了解,天門南站到仙桃市中心的直線距離僅3公里,而到天門市區(qū)的直線距離竟超過40公里。仙桃西站到天門市區(qū)的距離比到仙桃市區(qū)還少了近10公里。為此,有網友發(fā)帖戲稱,“旅客請注意,天門南站到了,請去仙桃市中心的旅客下車;下一站是仙桃西站,請到天門市中心的旅客做好準備!”
這兩個高鐵站名被知名論壇凱迪社區(qū)網友稱為中國“最搞笑的高鐵站”。
根據2004年首次頒發(fā)的《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到2020年,中國高速鐵路網建設將達3萬公里,形成以“四縱四橫”高鐵為主骨架的快速鐵路網。在這一規(guī)劃的指導下,從2008年起,全國開始掀起一股高鐵熱,高鐵站點也雨后春筍般遍布神州。而2016年7月最新修訂的《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顯示,到2025年,高速鐵路建設可達3.8萬公里左右,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在原規(guī)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充分利用既有鐵路,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qū)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然而,高速鐵路網的擴張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站名與實際地點不相符而誤導乘客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一場無法赴約的婚禮
布場、扎花束、擺站位、測量扔花球力度的大小,在結婚的前一天,楊露自認為一切都安排得天衣無縫。“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陳潔慧便是楊露婚禮扔捧花環(huán)節(jié)的“東風”。
陳潔慧是楊露的閨蜜,如今三十歲仍沒有找到理想的另一半。為了給閨蜜帶去好運氣,楊露決定把捧花按預設軌道扔到陳潔慧手中。
然而,事情并沒有按照設計好的情節(jié)發(fā)展。
楊露的婚禮定在上午十點半,婚禮當天陳潔慧8點44分搭乘高鐵G6419從湖南婁底前往閨蜜結婚地邵陽市,9點整到達邵陽北站。下車后的陳潔慧立即傻眼了,邵陽北站并非坐落在邵陽市區(qū)或者市郊,而是在新邵縣坪上鎮(zhèn)東嶺村,并且高鐵站附近通往市區(qū)的公交車或出租車很少。
“我當時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據陳潔慧回憶,“如果站點命名為新邵站或坪上站,我就不搭乘這趟列車了。乘高鐵就是為了方便快捷,可這樣一來比乘普通列車花費的時間多,沒想到竟是站名讓我無法赴約閨蜜的婚禮!”
最終,陳潔慧好不容易找到一輛黑車前往邵陽市區(qū)。當她趕到酒店時,婚禮早已結束。
就在陳潔慧忿忿不平時,一條標題為“武夷山高鐵太坑人”的帖子,將高鐵站名誤導乘客的相關事件推到網絡上。
2015年7月,有旅客投訴稱,他去武夷山旅游時,買了一張終到站為“武夷山東站”的高鐵票,待其到達站點后,才得知“武夷山東站”在建陽區(qū)(原為建陽市),而非武夷山市。武夷山東站距離武夷山風景區(qū)還有30公里,最后他不得已打車到武夷山景區(qū),花費150元。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建設步伐的加快,高鐵站點的數量也快速增長,但一些高鐵站站名與實際地名相去甚遠,讓旅客頻頻上演“烏龍戲碼”,哭笑不得。
事實上,火車站命名不規(guī)范對公眾造成損失的事件并非在高鐵建設的快速擴張時期才發(fā)生。
據《中國社會報》報道,2004年4月,吉林省白山市境內的幾處變電所機組出現故障,經工作人員檢修后判斷需要更換繼電器才能保證該地區(qū)正常供電。白山市本地并無庫存,變電公司迅即決定聯系浙江杭州的繼電器廠家調運。杭州方面接到信息后立刻選擇了“中鐵快運”發(fā)出郵包。可是按原計劃的收貨日期整整過去了一周,變電所仍然沒有收到繼電器。相關部門聯系廠家和鐵路方面,結果讓人吃驚——廠家按日期發(fā)出的貨物已被運到了廣西來賓市,原來來賓市火車站名也叫白山站,而白山市火車站名卻是渾江站。一南一北兩地,相隔3599公里之遙。最終,設備因未能及時更換,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熟悉的站名陌生的地點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微博熱帖引發(fā)人們的關注,高鐵站名與實際地點不相符的現象可能只會漸漸淡出公眾的視野。
2012年5月底,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志安被高鐵站名誤導的經歷,是引發(fā)網友熱議的導火索。
張志安從廣州前往東莞調研時,在廣州東站買了到東莞站的動車票,到站下車后卻發(fā)現周圍環(huán)境比較偏僻,直到他坐上出租車時才從司機的口中得知,他下車的地方是常平鎮(zhèn)而非東莞市區(qū),常平鎮(zhèn)距離東莞市政府大樓約40公里。調研結束后張志安將此次經歷掛在微博上,旋即引起網友的跟帖吐槽,大家在該條微博下紛紛留言轉發(fā),表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
2013年6月,廣鐵集團把位于常平的東莞站更名為常平站。但這僅屬個例,在全國范圍內,高鐵站名與實際落戶地點不一致的現象仍屢見不鮮。
在百度上輸入關鍵詞“高鐵站名 誤導”進行檢索,發(fā)現前兩頁網頁上以紅色字體顯示的有“武夷山東站”“岐山站”“孝感北站”“賓陽站”“三明北站”“安慶西站”“惠州南站”“銅仁南站”,這表明網友被高鐵站名誤導的情況并非偶然。進一步梳理高鐵站名,南方周末發(fā)現有的高鐵站實際落戶地點與站名標識的地點相距竟高達一百公里。
岐山站坐落在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zhèn),距離岐山縣城約25公里;
安慶西站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zhèn),距離安慶市區(qū)約40公里;
孝感北站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高店鄉(xiāng),距離孝感市區(qū)100公里;
盤錦北站位于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甜水鄉(xiāng)孫家村,距離盤錦市區(qū)41公里;
陽泉北站位于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孫家莊鎮(zhèn)大吉村和西吉村交界,距離陽泉市區(qū)47公里;
惠州南站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淡水新橋,距離惠州市區(qū)48公里;
銅仁南站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玉屏縣大龍鎮(zhèn),距離銅仁市區(qū)超過50公里
……
站點設置的目的之一就是方便人們出行,但是這些高鐵站如此命名卻失去了站名最基本的辨識作用。很多乘客上車前熟知目的地名稱,下車后才發(fā)現實際到達地點如此陌生。并且有些高鐵站基礎配套設施并不完善,以至于乘客下車后更是不知所措。
說不清道不明的站名
被民眾詬病最多的當屬三明北站。三明北站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站點距離三明市區(qū)約30公里,為此,南方周末致電三明市鐵路建設辦公室。
該辦公室工作人員解釋坐落在沙縣的高鐵站之所以命名為三明北站是因為這樣命名可按照國家一級站場標準設計,站房建筑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如果改成沙縣站,那就只能按照縣一級火車站的標準建設,站房建筑總面積不能超過6000平方米。
吊詭的是,南方周末通過咨詢相關專家發(fā)現這一說法并不成立。
參與起草《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的軌道研究專家黎家戎直言,站場是依據客流量、到發(fā)線、??苛熊嚁盗縼碓O置,一個站點的站場設置等級和規(guī)模大小不會因為高鐵站命名而更改,更不可能以較高行政區(qū)域命名就能提升站場規(guī)格。
當南方周末第二次致電三明市鐵路建設辦公室詢問三明北站站場等級劃分依據是什么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顯然對這一問題有些抵觸,“我不清楚你采訪的是什么樣的專家,三明北站就是這樣設置的?!?/p>
“原則上來說,一個高鐵站的命名應該是鐵路修建部門和當地政府協商的結果,現在幾乎是上級部門直接命名?!痹F道部鐵科院研究員臧其吉說。
對此,沙縣政府也表示落戶在沙縣的高鐵站命名為三明北站“讓人感到憋屈”。
沙縣政府一工作人員說,沙縣小吃是讓沙縣人民引以為傲的地方特色,遍布中國大小城市。如果能以“沙縣站”命名高鐵站,經過沙縣的外地乘客看見“沙縣”二字也許會慕名下車品嘗最地道的沙縣小吃。再者,舊的沙縣站已經停運,目前沙縣境內沒有能體現沙縣標識的火車站,高鐵站命名為“沙縣站”合情合理。
“但是有什么辦法呢?下級只能服從上級的安排!”該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頗有無奈。沙縣政府門戶網的縣長郵箱里,曾經收到很多沙縣人民發(fā)來的郵件,表達了希望縣政府可以爭取讓三明北站改為“沙縣站”的愿望。
可是,郵件收到了一堆,站名仍舊沒有變化。
知名度大過天
據了解,三明北站是由當地市一級交通部門直接命名的。以三明北站命名是由于目前三明市正在打造沙縣、南平、三明、永安四個縣市的城市快速通道,計劃沙縣將會劃歸為三明市的一個轄區(qū),故設計時把沙縣的高鐵站命名為三明北站。三明北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說:“這是為了使高鐵站輻射的范圍更大,也是為了打響三明市的知名度?!?/p>
對于三明北站辦公室給出的說法,福建省史志研究所所長盧美松的第一反應是:“可笑!”盧美松認為,城市要做大做強需要靠經濟和文化來吸引人,而一個地區(qū)妄想通過拔高高鐵站名提升城市知名度,只能說是一種偷懶行為,他說:“現行的命名方式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顧慮不夠。”
三明北站辦公室的理由似乎具有普遍意義。
邵陽市機場建設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邵陽北站是整個市唯一一個高鐵站,雖然站點設置在坪上鎮(zhèn),但其輻射面包括三個市轄區(qū)、七個縣、一個自治縣,而命名為邵陽北站,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邵陽。
即使在偏居一隅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高鐵站點命名或者更名的事件也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
南寧市賓陽縣黎塘鎮(zhèn)的高鐵站即將開通之際,原本已安裝好的“黎塘西站”標牌突然被拆除,更名為“賓陽站”,車站距離賓陽市區(qū)四十多公里。此事傳開,引發(fā)民眾激烈討論。對于爭議,賓陽縣政府來回復民眾:賓陽全縣面積230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是桂中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而黎塘鎮(zhèn)僅是賓陽縣的16個鄉(xiāng)鎮(zhèn)之一,用于命名全縣唯一的高鐵車站,不利于進一步提高賓陽縣的知名度及打造賓陽縣域品牌。
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毗鄰的貴州省亦有類似情況發(fā)生?!般~仁南站”落戶在銅仁市玉屏縣城東邊,原為“玉屏東站”。未得到官方證實的消息顯示,“玉屏東站”是銅仁市唯一開通高鐵的火車站,某市領導感覺堂堂一個地級市沒有高鐵站“太沒面子”,于是把“玉屏東站”更名為“銅仁南站”,欲讓銅仁廣為人知。
對于上述的種種解釋,盧美松并不完全贊同。
“一味追求以較高的行政區(qū)域命名高鐵站名說到底就是面子工程,人為拔高形象?!彼麚倪@樣會抹殺高鐵站實際落戶地點的歷史記憶,抹滅地區(qū)文化內涵。
誤人誤事何時了
《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中關于高鐵站命名規(guī)范的調整輪番上演羅生門,在高鐵站點遍地開花的這個節(jié)點,一切卻變得難尋蹤跡。
《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試行)TB10621-2009》是原鐵道部2009年12月1日發(fā)布并實施的文件,其中在“10 站場”這一章節(jié)明確提出車站名稱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車站名稱應與車站所在地地名一致,且在全國范圍內不應有相同的車站名稱。2.車站位于城市城區(qū)或近郊區(qū)的,應使用該城市的名稱命名。3.當車站位于縣、鄉(xiāng)(鎮(zhèn))或村所在地時,應以當地縣、鄉(xiāng)(鎮(zhèn))或村莊的名稱命名?!?.城市內非主要或位于城市遠郊區(qū)的車站,不應使用城市名稱或城市名稱加地理方位詞的方式命名。
不過,在最新版本的《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TB10621-2014》關于站場命名的部分已經被刪掉。
作為軌道交通方面的研究人員,黎家戎覺得新修訂的規(guī)范中把車站命名的相關規(guī)定刪除實屬意料之中。
“實施和規(guī)定總是會有落差?!崩杓胰终f,“高鐵站命名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在規(guī)范試行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每個地方所面臨的情況不盡相同,對高鐵站的命名沒有強制實施的必要,要因地制宜,這不是一紙文書就能強行規(guī)定的?!?/p>
查閱相關資料,南方周末發(fā)現站點的設置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技術因素(地形、地貌)、經濟因素(修建站點所需費用)、乘客流量、當地人流、經濟發(fā)展?jié)摿Φ榷加绊懜哞F站落戶,故不能保證高鐵站點均能修建在市區(qū)或市郊。
原鐵道部鐵科院研究員臧其吉認為現行的高鐵站命名方式有其合理性:目前車站多以較大的行政區(qū)域命名主要是從長遠利益考慮,后續(xù)隨著高鐵站的完善,城市的經濟中心很有可能向高鐵站靠近,因此,相關行政部門會把高鐵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納入命名因素中。
“為了城市的長期規(guī)劃,相關部門是否可以忽略當下人們出行會被高鐵站名誤導的問題?”南方周末問臧其吉,臧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后說,“這確實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我們不能說完全不顧及群眾的出行問題,而是要想方設法來改善相關的配套措施,盡量平衡城市規(guī)劃和群眾利益兩者之間的矛盾?!?/p>
對此,臧其吉建議政府和媒體應該通力合作,加大宣傳,確保乘客在買票之前就清楚站點實際位置;其次,如果有必要,需向群眾征求站點命名意見;再者,政府應該完善站點到景區(qū)或實際地點的交通路線,打造成熟的基礎配套設施;最后,提示標語要做到位,用語要清晰,不能模棱兩可,否則,因站名誤導乘客的事情還會時有發(fā)生。
(文中陳潔慧、楊露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