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鴻福
某市人民政府在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代表建議辦理措施時提出,終結一批“人大代表年年提、承辦單位年年辦、年年都未有效解決”的建議。據稱之所以這樣要求,目的是為了提高政府辦理工作效率,減少浪費不必要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對此,筆者不敢茍同。
建議是人大代表為民代言的真實反映,是代表人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具體形式。政府認真辦理代表建議意見,是一項法定職責,也是促進政府工作、轉變政府作風、解決人民群眾熱點難點問題的重要推手。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各種社會矛盾凸現,經濟轉軌,思想多變,利益多元,代表建議逐步從微觀向宏觀、從單個問題解決向源頭治理轉變,所涉及的內容不僅面廣、量多、層次深,而且大都是大事、要事、難事。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辦理建議難度越來越大,“當年建議,當年辦結,當年見效”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少。
從現實情況來看,代表建議年年得不到解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建議涉及面廣、涉及時間長、辦理難度大的客觀原因,也有承辦單位搪塞應付、不當回事、怕事畏難等主觀原因。對這樣的建議當然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地終止,而是要全面審視、理性分析、正確估價,如果是主觀原因造成的,就應當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改進方式,強化措施,追究責任,積極回應代表關切,給代表和人民群眾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如果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就得具備跨年辦、長期辦、持續(xù)辦的思想準備,制訂長期辦理的工作方案,分步實施,穩(wěn)步推進,同時加強與代表的溝通與聯系,讓代表在辦理中感受到政府的誠意和態(tài)度。當然,在一些重復提的建議中,難免有違背政策法律或者在一段時間內解決不了的建議,對此也要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服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代表明白不能辦理的理由和道理。退一萬步講,即使“建議合政策、政府辦不了”,也不能由政府說了算,“想辦就辦,想終止就終止”。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