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文山州教育系統(tǒng)通過抓規(guī)劃、抓學習、抓督導、抓重點、抓考核,面向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全體師生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深入開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教育法治化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一、明確工作目標,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認真落實“誰主管誰普法、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工作責任制,調整充實教育系統(tǒng)“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和工作目標,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計劃措施,及時部署教育系統(tǒng)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工作。將法治宣傳教育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獎懲。二是加大學校法治工作力度。各學校進一步調整充實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配備1至2名專(兼)職人員負責法治宣傳教育與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和檢查。州、縣屬學校和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聘請公、檢、法、司等部門人員作為學校法制副校長(輔導員)。目前鄉(xiāng)鎮(zhèn)以上學校法制副校長(輔導員)配備率達100%。
二、扎實開展法治宣傳,加強師生法治教育
一是積極組織各類普法培訓。充分利用教師進修學校,分批分期對全州村以上的小學校長、教導主任和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積極推進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工作,保證每周一節(jié)法治課或一項專題法治活動,保證基本法律常識教學工作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完成。各鄉(xiāng)(鎮(zhèn))學校充分利用學校的電教設施、遠程教室及教育網、全國青少年普法網,組織師生收聽收看法治講座、法治節(jié)目、參加法律知識競賽等,使法治教育覆蓋全州所有中小學師生。二是堅持開展形式多樣、有聲勢、有效果的法治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每年“法治宣傳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和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宣傳周、6月安全生產月等時機,在城鎮(zhèn)社區(qū)、農村人口相對集中地區(qū)和集鎮(zhèn)街天深入開展大型集中宣傳活動。各縣(市)教育局和各學校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黑板報、標語、制作永久固定宣傳牌等形式,廣泛開展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如文山市學校累計開展安全法治教育講座共149次,組織學生參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00余次。麻栗坡縣開展法治課200余場次,出法治專欄260余期。
三、圍繞中心工作,全面推進依法治教
一是堅持依法決策。不斷健全和完善黨政領導班子依法管理的領導機制和議事決策機制,出臺實施了《文山州直教育系統(tǒng)“三重一大”制度實施辦法》,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合法性審查、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及大額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集體討論、合法審查后作出決定。二是梳理權責清單。共梳理出行政職權4類18項,行政職權對應的“責任事項”131項,“追責情形”共有168項。三是嚴格教育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根據《執(zhí)法責任制工作條例》和自身職能特點,不斷完善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公示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強對教育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考核,執(zhí)法人員持證執(zhí)法,近年來沒有發(fā)生過違法執(zhí)法事件,沒有發(fā)生行政復議被撤銷和行政訴訟敗訴案件,行政執(zhí)法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四是注重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許可行為,在服務科室制定便民服務新舉措,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群眾辦事。通過教育網公開“教師資格認定”“民辦教育機構審批”申報條件、辦理程序、辦理時限、辦理責任人等,切實做好教師資格認定和民辦學校審批等工作。
四、堅持依法治校,依法依規(guī)辦學
一是積極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各縣(市)教育局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為學校保駕護航。律師參與學校法律服務工作45人次,涉及學校18所,為學校直接減少經濟損失50余萬元,充分發(fā)揮了為學校保駕護航的作用。二是依法維護教育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不斷加強學校安全體系建設,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多次聯合公安、消防、食藥監(jiān)、工商、文化、衛(wèi)生等部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整頓了校園周邊網吧、歌舞廳、電子游戲廳、錄像廳、音像、書刊點,依法取締非法黑出租、載客機動三輪車,清理、整治機動車輛、非機動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取締和清理了校園及周邊無證經營的飲食及生活用品攤點、違章建筑,保證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安全。注重應急預案體系的健全完善,目前全州已有1 843所學校制定應急預案5 14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