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華江蘇省如皋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江蘇如皋 226511
16排CT在肺隔離癥診斷與術(shù)前評估中的應(yīng)用效果探討
吳海華
江蘇省如皋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江蘇如皋226511
目的 探討16排CT應(yīng)用于肺隔離癥診斷以及手術(shù)前評估的效果和價值。方法 方便選擇2013年1月—2016 年1月該院接受診斷的51例疑似為肺隔離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別進行16排CTA檢查和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術(shù)(DSA)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敏感性、特異度、準確性、陽性預(yù)測值(PPV)和陰性預(yù)測值(NPV)。結(jié)果 16排CTA診斷肺隔離癥的敏感度為97.7%,特異度為100%,準確率為98.0%,PPV為100%,NPV為87.5%。16排CTA從異常供血動脈評估方面來看,其診斷敏感度為97.9%,特異度為100%,準確率為98.1%,PPV為100%,NPV為83.3%。16 排CT診斷效能與DSA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16排CT在診斷肺隔離癥方面準確率較高,可以作為替代DSA的診斷方法進行臨床診斷。CTA影像學(xué)檢查不僅可以清晰地顯示PS患者異常的供血動脈,還可以提供包括氣管、肺實質(zhì)、肺氣腫等在內(nèi)的更為具體的信息,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肺隔離癥;16層螺旋CT;影像診斷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16-row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of pre-operative assessment.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diagnosed 51cases of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its 16-slice CTA,respectivel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examination,the sensitivity of comparing two ways of checking,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6-silice CT diagnostic efficacy and DSA(P>0.05).Conclusion CTA imaging not only the patient can clearly show the PS artery abnormalities,can also provide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trachea,lung parenchyma,emphysema,etc.,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Pulmonary sequestration;16-slice spiral CT;Diagnostic Imaging
肺隔離癥(PS)是一種臨床少見的先天性肺發(fā)育異常,其特點為肺部組織無功能,而由體循環(huán)動脈發(fā)揮供血的功能,且多數(shù)與支氣管不能直接溝通。PS的影像學(xué)檢查是PS診斷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臨床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jù)[1]。該研究方便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該院接受診斷的51例疑似為肺隔離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16排CT應(yīng)用于肺隔離癥診斷以及手術(shù)前評估的效果和價值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為其臨床應(yīng)用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在該院接受診斷的51例疑似為肺隔離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5例,女16例,年齡2~46歲,平均年齡(5.13±10.02)歲。患者的病變部位包括右下葉(17例)和左下葉(34例),治療方式包括保守治療、手術(shù)切除以及彈簧圈栓塞術(shù)。將手術(shù)病理證實以及DSA作為診斷PS的金標準。
表1 PS的類型和部位
表2 16排CT診斷PS效能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分別進行16排CTA檢查和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術(shù)(DSA)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敏感性、特異度、準確性、陽性預(yù)測值 (PPV)和陰性預(yù)測值(NPV)。16排CT:應(yīng)用東芝Alexion醫(yī)療系統(tǒng)完成。設(shè)定掃描參數(shù)為160~250 mA,120 kV,厚度為5 mm,螺距為7.5 mm,重建間距為1 mm。兒童患者應(yīng)用非離子碘化(國藥準字號H15062561)劑為2 mL/kg,成人為120 mL。檢查開始時對患者經(jīng)周前靜脈注射造影劑跟蹤軟件(速率為2.5~4 mL/s)。根據(jù)MRP、VR以及MIP測量PS直徑,評價PS起源、分布以及病程進展,同時評估支氣管分支數(shù)目、肺容積以及支氣管分支的行走情況。DSA:參數(shù)為視野17~20 cm,矩陣1 024 mm×1 024 mm。將股動脈和臍動脈作為造影通道,將1個完整的血流動力學(xué)評估完成后獲得最初的主動脈造影照片,其可顯示全身動脈走形。選擇性地向異常血管中插入4F或5F導(dǎo)管。主要目的在于觀察PS的位置、大小和引流靜脈,從而對PS進行分析。
1.3分析指標
分別從是否為PS患者和動脈情況進行分析,16排CT和DSA診斷使用相同的參數(shù),均以百分比(%)表示兩種診斷方式的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yù)測值和陰性預(yù)測值。
1.4統(tǒng)計方法
本組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采用頻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兩種診斷方式的各項參數(shù)和患者的基本特征,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不同研究者之間測定結(jié)果可靠性計算以K統(tǒng)計進行。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16排CT與DSA診斷結(jié)果
DSA診斷44例患者為肺隔離癥,7例為非肺隔離癥,其中5例檢測到2支異常動脈,4例檢測到3支異常動脈,其余均為單支異常動脈;16排CTA診斷同樣為44例肺隔離癥,7例非肺隔離癥。
2.216排CT檢查結(jié)果
16排CT平掃顯示PS實性34例,囊性7例,囊實性10例,病灶大小為1.4~2.2 cm。實性PS均為明顯強化;囊性PS中4例為囊壁強化,3例不強化;囊實性為囊性部分不強化而實性部分強化。51例患者中可見44例有來源于胸主動脈的異常供血動脈,其余7例未顯示有明顯的異常供血動脈、PS具體部位見表1。
2.316排CT診斷效能
16排CTA診斷肺隔離癥的敏感度為97.7%,特異度為100%,準確率為98.0%,PPV為100%,NPV為87.5%。16排CTA從異常供血動脈評估方面來看,其診斷敏感度為97.9%,特異度為100%,準確率為98.1%,PPV為100%,NPV為83.3%。其診斷效能與DSA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肺隔離癥是一種臨床少見的肺先天性發(fā)育異常。目前,多數(shù)學(xué)者所公認的PS發(fā)病機制為:在胚胎時期原腸和肺芽周圍有很多與背主動脈相連接的內(nèi)臟毛細血管,其但肺組織脫離發(fā)生時逐漸衰退且被吸收,而因為某些原因,殘存的血管就會成為主動脈的異常分支,一部分胚胎的肺組織被牽引從而形成PS。但因為某些PS患者并沒有異常的動脈或者隔離肺,因此其發(fā)生機子還沒有完全確定[2-3]。一般而言,PS早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約有40%的10歲以下兒童會反復(fù)初夏咳嗽、咯血、肺炎、發(fā)熱等肺部感染的癥狀,從而容易發(fā)生誤診,甚至?xí)驗閲乐氐目┭鴮?dǎo)致死亡。有的癥狀可經(jīng)過治療暫時緩解,而有的癥狀甚至可以遷延數(shù)十年[4-5]。
DSA血管造影是臨床診斷肺隔離癥準確率高的方法,尤其是出現(xiàn)咯血的患者,DSA可清楚地將其出血的部位和血管走形顯示出來,還能觀察到造影劑外溢等直接出血征象。同時DSA還能將靜脈早顯、支氣管動脈增粗、B-P分流等血管病變征象清楚地顯示出來,不僅可以幫助進行病因的診斷,還有助于進行栓塞的治療,因此DSA可以作為肺隔離癥患者診斷和治療的有效方法。隨著CT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其分辨率的不斷提高,其在診斷肺隔離癥方面的價值也越來越大,CT作為非損傷性的檢查,可以更為清晰和真實得反應(yīng)出某些較小或處于特殊部位的病灶,避免遺漏。林樹德等[6-7]人研究指出CT檢查是肺隔離癥不可替代的輔助檢查方法,對于出現(xiàn)咯血的患者,其不僅可以幫助發(fā)現(xiàn)咯血的具體原因,還能了解病變的范圍以及病變周圍的具體情況,對于肺隔離癥的診斷符合率較高。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DSA診斷43例患者為肺隔離癥,7例為非肺隔離癥;16排CTA診斷同樣為43例肺隔離癥,7例非肺隔離癥;16排CTA診斷肺隔離癥的敏感度為97.7%,特異度為100%,準確率為98.0%,PPV為100%,NPV為87.5%。16排CTA從異常供血動脈評估方面來看,其診斷敏感度為97.9%,特異度為100%,準確率為98.1%,PPV為100%,NPV為83.3%。16排CT診斷效能與DSA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這說明16排CT對于PS的診斷具有很高的價值,與以上文獻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甚至可以取代DSA[8]。
綜上所述,16排CT在診斷肺隔離癥方面準確率較高,可以作為替代DSA的診斷方法進行臨床診斷。CTA影像學(xué)檢查不僅可以清晰地顯示PS患者異常的供血動脈,還可以提供包括氣管、肺實質(zhì)、肺氣腫等在內(nèi)的更為具體的信息,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1]梁欣,李卉,張國濱,等.CT血管造影與DSA診斷肺隔離癥的對比研究[J].介入放射學(xué)雜志,2012,21(10):816-820。
[2]王峰先,張樹剛,于開成.CT在肺隔離癥診斷和術(shù)前評估中的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313.
[3]葉福麗,史貴連.多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shù)對肺隔離癥的診斷價值[J].CT理論與應(yīng)用研究,2015,24(5):747-752.
[4]周靜然,楊峰,余河,等.多層螺旋CT后重組技術(shù)在肺隔離癥診斷中的應(yīng)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2(5):47-49.
[5]A Abdelghani,HB Salem,W Benzarti.Diagnosi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Contribution of the CT scan[J].La Tunisie Médicale,2015,93(4):275-276.
[6]林樹德.16層螺旋CT在肺隔離癥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J].醫(yī)藥前沿,2012,2(11):109.
[7]朱石柱.16排CT在肺隔離癥診斷和術(shù)前評估中的價值[J]疑難病雜志,2011,10(8):586-588.
[8]熊麗琴,王亞瑟,馮金坤,等.多層螺旋CT及血管成像在肺隔離癥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22(5):95-97.
16 Slice CT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WU Hai-hua
Rugao City,Jiangsu Province,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Radiology,Rugao,Jiangsu Province 226511 China
R655
A
1674-0742(2016)08(a)-0186-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2.186
吳海華(1979.1-),男,江蘇如皋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CT診斷工作。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