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
“地球的美麗與憂傷”作品展覽
“美麗”篇章 二等獎《人在畫中游》——李釩平 江西財經大學
“地球的美麗與憂傷”全國高校環(huán)境攝影大賽由中華環(huán)保聯合會主辦,《中華環(huán)境》雜志社、聯合會法律中心兩部門承辦,于2015年12月21日正式啟動。活動希望通過學生寒假期間回家過年、外出旅游、海外游學的機會,隨手拍攝沿途所見的壯麗與瘡痍,以圖片警示世人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同時調動大學生參與環(huán)保事業(yè)、珍惜優(yōu)美環(huán)境的熱情和激情。
大賽分為兩個篇章,一是“美麗”,主要征集反映優(yōu)美環(huán)境的正面作品;二是“憂傷”,主要征集反映環(huán)境污染的批評性作品。截至2016年3月31日,大賽共收到報名郵件1086封,其中“美麗”篇章征集作品604幅,“憂傷”篇章征集作品312幅。
經過“地球的美麗與憂傷”全國高校攝影大賽專家委員會海選、初選與復選三個評審環(huán)節(jié),最終“美麗”和“憂傷”兩個篇章分別產生,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優(yōu)秀獎5名,共22名攝影作者獲獎。
“美麗”篇章 三等獎《美麗的背后-你所忽略的環(huán)衛(wèi)人員》——吳汝聰 北京大學
干凈美麗的長城上,少不了環(huán)衛(wèi)人員的身影,但他們往往被人們所忽略。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美麗”篇章 三等獎《暮泛舟,徙滄浪》——上官書儀 西北大學
灘涂一片肅清,除了打漁歸來的小船泛起一絲波瀾,零星的植物恰似這里最后的守望者,耐著孤寂,關注著漁夫們的一舉一動。
“美麗”篇章 三等獎《青藏高原上的精靈——藏原羚》——欣然 華中師范大學
我們作為志愿者參加了 “綠色江河”的“兩個人的冬天”項目。冬季的青藏高原寒冷刺骨,并不時伴有大風吹卷起沙塵,看上去似乎一片寂寥,不再有盛開的高原花朵,遍地的青草,而被素黃所替代。然而,每當在路旁、湖邊邂逅這些美麗的精靈,每次通過相機和它們對視,都被它們純潔而溫和的眼神打動:它們保持著機警,又飽含著溫情,只要你不突然行動,它們會帶著好奇向你張望,然后如若無事繼續(xù)低頭飲水覓食。細細觀察,它們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氣:有的眉毛略顯白色,顯得成熟穩(wěn)重;有的臉尖瘦些,便略顯稚嫩……有了它們的身影,冬季的青藏高原又怎么能說是了無生機呢。
“憂傷”篇章 二等獎《邋遢的地球》(組圖)——鄭昌昊 西華師范大學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huán)境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我用鏡頭記錄下這一瞬間。
“憂傷”篇章 二等獎《枯木》——王思博 中南民族大學
滿是鹽的茶卡鹽湖中,倒著一塊枯木,曾經,它可能拴著牛羊,可是現在卻倒在了鹽湖中,在湖底,不知葬著多少動物的尸骨。這就是曾經的天空之境。
“憂傷”篇章 三等獎《無處可逃》——呂俏俏 重慶文理學院
霧霾籠罩下的失色天空,穹頂之下的掙扎。每一個生命個體被捆綁在一個封閉的盒子里。生命試圖掙脫束縛,他想看到一絲潔凈,卻發(fā)現愈發(fā)想要掙脫,愈發(fā)跌落黑暗的深淵。而這種現象也將是我們犧牲自然美好的后果,如若不加以制止,它會將你推向萬丈深淵。
“憂傷”篇章 三等獎《迷霧行者》——魯育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此作品拍攝于一個漫天霧霾的早上,一位著黑衣的同學向迷霧中走去,身影已模模糊糊難以辨別,不知前方隱藏著多少危險和迷茫。作品以小見大,暗示著當今環(huán)境問題讓人十分擔憂。
“憂傷”篇章 三等獎《草原之殤》(組圖)——李香空 蘭州理工大學
這是2015年暑假,我去參加第二十屆大學生綠色營自然保育營拍攝的一組照片。甘南藏族自治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部,海撥3000米以上,擁有亞洲面積最廣的高寒草甸,是黃河的發(fā)源地之一,但是由于過度放牧等各種不利因素造成了草場退化,情況很嚴重。我們的目的是調研草場的退化情況,想通過我們的努力,為祖國的青山綠水做出自己的貢獻。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這些令人震撼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