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181-0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每個語文老師最關注的話題。當前作文教學,特別是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面臨著學生無興趣,教學效果差的困境。作文教學是一個難點,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付出了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寫作,提高寫作能力呢?我通過中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和我二十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中學作文教學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yǎng)學生到生活中寫作
生活是萬花筒,多棱鏡,也是學生寫作的源泉,所以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生活,認真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學生只有真切的體驗了生活,從經歷中感悟生活,享受生活,作文時情感和體會猶如有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寫出來的作文內容更豐富,情感更真實和事例更具體,邏輯思維縝密且框架結構立體。
文章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要想寫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觀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來,凡是寫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視這一點。漢朝的司馬遷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行萬里路”,就是指要從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這樣做的,從20多歲就開始漫游全國,考查史跡,采訪史料,終于寫出了著名的《史記》。
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的意義在于:首先,可以從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因為我們寫作文,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描寫景物,都是在寫現實生活,都需要現實的生活情景、生活細節(jié)。而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細節(jié),是不能憑空捏造出來的,只能通過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才能獲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其次,可以使文章獲得較深刻的思想意義。因為只有與現實生活有較多的接觸,我們才能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才能有較深切的感情體驗。準確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質,有了較深切的感情體驗,才能寫出思維意義深刻的好文章。
二、鼓勵學生多讀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神”。魯迅先生說,寫文章的秘決在于“多看和多練習”??梢?,“多讀”的重要性。廣泛閱讀為什么如此重要呢?一方面,它可以彌補我們體驗生活的不足,使我們間接地獲得許多生活材料及對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們博采眾長,多方面地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可怎樣才能讓自覺地“多讀”呢?就是讓學生讀他們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不要讓他們帶著任務去讀,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讀自己想讀的書,漸漸就會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日積月累,厚積而薄發(fā),在寫作時就得心應手,自然也就會多讀了。于是我就每周,留一節(jié)課給他們看書,還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去讀課外書,漸漸一學期過去了,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自然,在他們的作文里面,也看到了更多感動我內心的語言。
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確實不假。教師可通過不同的鼓勵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初一開始,我就建議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寫出每天的感想,收獲,然后,我經常在班級上大面積表揚寫得好,寫得真的同學。我對他們評語表揚,肯定占絕大多數,讓同學們喜歡寫。每一周練習一篇作文,將寫得好的讓同學們輪流讀,并張貼在“優(yōu)秀作品展”上進行展示,讓同學們有一種成就感,自然也就喜歡寫作文了,從而也就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四、要多練筆 多寫
多練筆,可以加快從學習寫作知識到會用寫作知識的過程,可以說這是提高寫作水平最關鍵的一環(huán)。清代唐彪曾這樣說: “讀十篇不如做一篇。蓋常做則機關熟,題雖甚難,為之亦易;不常做,則理路生,題雖甚易,為之則難……” 大意是說,讀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獲大。常寫,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練,即使題目很難,寫起來也覺得容易;不常寫,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題目很容易,寫起來也會覺得很難。
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讀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經常進行認真的練習,這樣才能逐漸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機關”。
練習應該帶著明確的思想感情目的來進行。 這樣帶著明確的思維感情目的來練習,比單純孤立地學習敘述、描寫、結構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們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機關”。有了一定寫作知識的同學,在練習寫作時。,也應該始終把思想感情放在第一位來進行。
五、 解放學生,激發(fā)創(chuàng)造激情
我們的寫作教學常常在內容上,文體上,立意上對學生限制過死,學生成了籠中的鳥,教師成了看鳥籠的人。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被壓抑了,想像的翅膀也被折斷了。學生為了應考,一是背范文,二是生搬硬造,三是死記名人名言,結果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沒有新意。例如:寫一件難忘的事,總是寫小男孩在公園將果皮,紙屑扔進垃圾桶中;寫老師,總是帶病堅持上課……作文成了紙上談兵,空洞無物。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該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自由飛翔,讓學生大膽想像,大膽作文。作文時,只要是積極向上,體現時代主旋律的思想感情,我們都要大力鼓勵提倡;只要是說真話,訴真情,我們都要贊賞。只有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創(chuàng)造性被激活想象力異常豐富時,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才會閃耀著創(chuàng)造的花火,才會生動感人。
六、認真指導,提高寫作水平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整天埋在書本中,作業(yè)中,沒有時間去構思立意,謀篇布局。作文往往出現:“難下筆,無話說”的現象。結果,老師一要求作文,學生就會頭疼。因此,掌握寫作方法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前提和保證。想寫到會寫,喜歡寫作文,教師必須進行必要的寫作指導:1審題,都有明確的要求,我首先教會學生審題:立意,這是寫好作文的前提。2選材。選材要新穎,并且如何選材,知道選材要新穎,典型。3學習范文,范文具有示范性,通過學習范文,可以使學生感悟到選材的新穎,構思的巧妙,遣詞造句的精當,生動…… 4.編寫提綱:在寫作文前,我先讓學生審清題后,確立中心,然后精心選材,下筆列提綱,就按提綱思路寫,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能有中心,內容具體,邏輯性強。 5.及時評改。我在評改時,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嘗到成功的甜頭,得到勝利的喜悅,這也是提高寫作文的有效方法。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容易的事,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它涵蓋面廣,老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讓學生受益終生,才能提高中學生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朱乃明;;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科技資訊;2011年17期
[2]王坤良;;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