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玉,1932年出生,1952年入黨,遼寧法庫人。1945年在黑龍江參加革命,在解放戰(zhàn)爭中隨所在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從黑龍江一直打到海南島,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隨部隊首批過江并打響了“入朝作戰(zhàn)第一槍”。在部隊期間歷任副排長、營教導員等職務,立小功三次。1975年轉(zhuǎn)業(yè)到鐵嶺,1992年離休。離休后堅持義務宣講“紅色故事”30余載,出版書籍15部,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足跡遍及北京、張家口、牡丹江、四平及遼寧省內(nèi)各地。2010年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同志一貫生活儉樸,以一般群眾的生活水平要求自己。近年來,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全黨全國人民要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使我想起了1946年我在中共合江省委做勤務員時,親眼見到的張聞天同志厲行節(jié)約的往事。
“這個饅頭不能扔”
張聞天同志擔任中共合江省委書記期間,工作很忙碌,常常和食堂開飯時間合不上拍。因此,我就幫他把飯菜打到辦公室里,再用棉墊把飯盒包起來,以防飯菜涼了。
有一天,快到開飯的時候,張書記又急著去參加一個會議,我到食堂去幫他打飯。到食堂時,饅頭還沒蒸熟,我焦急地等了一會兒,饅頭一出鍋,就打了兩個混合面(玉米面和白面混在一起蒸)饅頭、一個炒洋蔥、一個黃瓜咸菜,顧不上盛湯,提著飯盒就往回跑。誰知越忙越出錯,跑到樓下,不小心踢到一塊石頭,“叭嘰”摔了個前趴。爬起來一看,菜沒撒,一個饅頭嘰里咕嚕滾跑了。我跑去把饅頭撿起來,發(fā)現(xiàn)饅頭上沾了不少煤渣,不能吃了,想回食堂換一個饅頭,又怕張書記著忙,正左右為難時,張書記在樓上向我招手,叫我上樓。我心想:“可以把那個好饅頭送給張書記先吃著,我再去食堂換??删褪堑麴z頭被他看見了,他不會批評我吧?”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張書記的辦公室,只見他笑著對我說:“這事不怨你,是那塊石頭擋了你的路。你摔哪兒了?傷到?jīng)]有?”我說:“我沒事兒,就是饅頭掉地上了,我現(xiàn)在給你換饅頭去?!睆垥浺^饅頭看了看說:“不用換了,把皮扒掉還能吃?!彼贿叞丘z頭皮一邊說:“有一首詩你知道不?我說給你聽一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沒種過地,一個農(nóng)民做成這個饅頭得費多少勁?他們頂星星戴月亮,起早貪黑,一顆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打下糧食還要交很重的地租,再送公糧,家里所剩就不多了。所以這個饅頭不能扔,就是今后咱們得了天下,全國人民天天吃饅頭,也不能浪費呀!民以食為天哪!”
襯褲上補了五塊補丁
一個星期天,風和日麗,我看到劉英(張書記愛人、合江省委組織部長)同志在洗衣服,就走過去要幫忙。她卻開玩笑說:“你是個男子漢,力氣太大,我這堆衣服都是退了休的東西,你洗還不得洗個稀爛!”我低頭一看,張書記的一條白襯褲上竟然補了五塊補丁,我就說:“劉部長,這條褲子還能穿嗎?張書記這個全佳木斯最大的官穿著多掉價呀!扔了算了!你看看蘇聯(lián)的軍官(當時蘇軍在佳木斯),穿著黃呢子,胸前好幾排獎章,黑靴子锃亮,坐著小汽車,他們大概還沒有張書記官大呢!”劉部長笑了,說:“你別小看這條褲子,它的資歷比你歲數(shù)還大,是從延安帶過來的!咱們解放區(qū)還很窮,老百姓吃飯都挺難,咱們是人民軍隊,能講闊氣嗎?這條褲子還得穿五年才能退休,退休了也不能扔,結(jié)實的地方還可以當補丁補其他衣服,不結(jié)實的布塊還可以做鞋呢!也叫它全身都為人民服務??!”
聽了劉部長的話,我回到宿舍,拿出我放牛時穿的衣服和布鞋看了又看。這些東西我原打算扔掉:衣服上已經(jīng)補了好幾塊補丁,鞋子前邊也露腳趾頭了。但看了張書記的襯褲,我改主意了。我想:“張書記是省委書記,我是打掃衛(wèi)生的勤務員,相差十萬八千里,他能穿帶補丁的衣服,我為啥不能穿?衣服外邊不能穿我當襯衣穿,鞋子壞了我用一塊厚布補上?!?/p>
一晃70年過去了,張聞天同志扒饅頭皮和穿補丁褲的事情,我永遠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