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瑄
貝多芬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天才,也因此保留著他的天真,做任何事都付出全部熱情。
那張嚴(yán)峻的臉,活現(xiàn)出波拿巴充滿著野心的火焰。
法國大革命的戰(zhàn)火燒到波恩,貝多芬?guī)е麩霟岬那楦衼淼骄S也納,熱情地為他崇拜的拿破侖譜寫戰(zhàn)歌。這時,正值壯年的貝多芬的事業(yè)也有了較好的發(fā)展。
譬如我看見一個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錢袋不夠幫助他時,我只消坐在書桌前面;頃刻之間便解決了他的困難……你瞧這多美妙。
這是貝多芬在寫給好友的信中提到的。天真的貝多芬為自己事業(yè)的成功高興,更為能幫上他的朋友們——他付出全部熱情結(jié)交的朋友們而欣喜。
作為一個藝術(shù)家,他本就是敏感的,對世間的一切事物,包括人們對于他的看法。在他的書信集中還能看到他為朋友來信少了幾次而抱怨,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天真?希望在他鄉(xiāng)也能得到朋友們不斷的噓寒問暖,這聽上去就像理所應(yīng)當(dāng);但在彼此書信交流的時代,這對于身處異地的人們,是奢望。
如果說26歲前的貝多芬是一個樂觀并充滿野心的青年,26歲后的他便越來越陰郁而堅毅。
這一年,我們的天才受到了耳疾的折磨。在世人眼中,音樂家的聽覺是極其重要的,貝多芬若讓人知曉他的聽疾,就好比告訴人們一個讀書人競不會寫字一樣諷刺,人們對他的尊敬片刻之間就會化為懷疑,尤其是對于剛剛在音樂界立住腳的26歲的貝多芬。人們的懷疑也正是這個敏感的天才所害怕的,他的作品也由“激昂的”逐漸變?yōu)椤皫е鴳n傷的”。
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過才開始……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在被病魔和愛情一同摧殘過后,貝多芬憑著他對生活的熱情重新振奮。渴望用共和原則救國的熱情,使他譜下了《英雄交響曲:波拿巴》。而天真的他在幾年之后,得知拿破侖稱帝時大發(fā)雷霆,撕碎了題獻(xiàn)的詞句。
1815年,貝多芬的耳朵完全聾了,朋友們相繼走的走、散的散——那些他曾付出全部熱情結(jié)交的朋友?!皼]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彼诠P記本上寫下這樣的句子。人們對于那時的他的評價是:“那是一個不習(xí)慣于歡樂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憂郁的,顯示出‘一種無可治療的哀傷’?!币驗槁牪灰姡麑懙那拥淖詈笠淮晤A(yù)奏全局紊亂,這對他是致命的一擊。
然而,他對音樂仍是充滿熱情的,當(dāng)他在兩年后的指揮臺上順利完成《第九交響曲》時,全場鼓掌的畫面令他臉部和手指一并抽搐起來。
“用痛苦換來快樂。”這是他一生天真的愿望,也是他對生活的熱情。
貝多芬是天才,然而不是每一個天才都能讓世界永遠(yuǎn)記住他。細(xì)品《貝多芬傳》,他生命中每一條曲折在凡人身上都是致命的,然而天才沒有倒下,成就的便是永垂不朽。他對一切事物的熱情——促使他沒有倒下的熱情,值得我學(xué)習(xí)。這熱情對于現(xiàn)在的我就是每次渴望實現(xiàn)夢想時的沖動,若沒有這熱情,就不能說是用上了全部的力氣。若沒有這全部的熱情,貝多芬早已被病魔帶走;那根在創(chuàng)作不朽樂章時被咬在牙齒間的木棒也不會存在,《第九交響曲》最成功的那次演奏也不會被呈現(xiàn)。
《貝多芬傳》讓我觸碰到這強大的力量,這個讓不可能變?yōu)榭赡艿臒崆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