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要抓好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寫作前的指導、習作后的批改和批改后的講評,以此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一、習作前的指導
習作前的指導,一般可以結(jié)合一個單元的范文,扣住單元教學的重點,有所側(cè)重的進行指導。一般而言,學生都說怕寫作,這就要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對學生這樣講:寫作并不難,就是把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受教育的、受啟發(fā)的、高興地、傷心的、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寫出來就是作文了?!拔沂謱懳倚摹保衙恳淮螌懽鳟斪饕粋€和好朋友說悄悄話的機會。如此開導,學生就樂于表達并勇于去表達了。端著架子、故弄玄虛的作文指導是不能打消學生畏難情緒的。一般情況下,對于初學寫作或?qū)懽髂芰ζ醯膶W生,教師還可以幫助整理出一份寫作提綱。這對于學生來說,寫作就相當于填空了。
不過,匆匆而就的作文會比較粗糙,需要作者自己反復閱讀和修改。只要有時間,有老師的鼓勵和提醒,學生也愿配合著去做。我的做法是,布置作文題后,先讓學生寫在日記本上,老師簡要閱覽后做批示,學生自己完成修改,最后將作文正式謄寫在作文本上。其實我們身邊的很多老師們都是這樣實踐的,有的作文,學生甚至謄寫過兩三次,所以交上來的作文字跡工整、主題明確、結(jié)構(gòu)清晰、層次分明、語言準確流暢、可讀性強。
二、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的意義重大,但完成此項工作會無比費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般的教師都“深受其苦”;但也樂在其中。比如一次批改時,看到學生筆下的長澤公園、賽里木湖之美,怪石峪之奇,看到了一個個真實可愛的孩子……我認為,學生能聯(lián)系身邊實際,寫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老師們的引導還是有效果的。怕就怕學生習作態(tài)度不端正,寫出來的作文字跡潦草、敷衍塞責、片段摘抄或全文照抄。但不管遇到質(zhì)量如何的學生習作,批改時我們可以把握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從書寫窺視習作態(tài)度。學生有習作積極性,會將自己滿意的作文工整地謄寫在作文本上。這樣的學生對老師的評語充滿期待,不僅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也會重視老師的熱情幫助。老師的鼓勵和啟發(fā),所提的改進建議也非常重視。針對這樣的文章,老師必須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精煉點評。針對習作態(tài)度不太好的同學,追問其原因,并讓其重寫。
第二,點評精當,針對性強?!熬毟摹钡囊髮蠋焸兯坪跤悬c高,但老師精準的點評確實會使學生受益、得到啟發(fā)。有針對性的評語,絕不僅僅改幾個錯別字,寫幾句不痛不癢、哪篇都能用的評語。班上同學很多,各有實際情況,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參考性強、可操作的建議。如此要求下的批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這就在于教師如何擠出時間。
第三,獎優(yōu)罰劣,態(tài)度明確。指出優(yōu)點,讓學生鞏固發(fā)揚;明確缺點,利于改正。對于高年級或基礎較好學生的作文,建議用啟示性話語,讓他們自行思考、改正;基礎一般的或低年級的學生作文,從字詞句等細節(jié)上作示范性修改,批語應具體、明確,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表達。段落層次不清、交待不明的予以提示,點明即可,不宜給他修改。進步應該鼓勵,缺點需誠懇指出,這樣的示范和激勵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三、作文評講
作文全部批改之后,挑選幾篇寫得較為成功的進行范讀與點評,還要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另外,也可以讓同學們交換作文,探求同學們寫得好的原因。孩子們自然會考慮:為什么別人能寫得這么好?別人寫得好,是否是閱讀面廣、注重了積累,或者他是生活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感悟了?再仔細看看自己的文章,我能否寫得更好?不強求同學們之間的橫向比較,一定要注重個人的縱向進步。這樣的方法與思維,學生應該逐漸建立起來。
其實,作文是件不難的事,作文其實就是說話,正如莫言所說的講故事。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作文就是用筆說話?!卑炎煺f的話用筆記錄下來,就是作文。人們平常說話,何曾有為難、發(fā)愁的感覺?凡是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就會寫作文。老師時刻注意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作信心,表達真情實感,那么老師們的工作無疑是有效果的。
孫霞云,教師,援疆干部,現(xiàn)居湖北監(jiā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