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選自《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李山解讀:周代典禮,堂上琴瑟,堂下鐘鼓。所以這首詩其實是婚姻典禮的歌唱,是對夫妻的祝愿:像琴瑟、鐘鼓一樣和諧。這不是愛情詩,也是愛情詩,因為這首詩歌歌頌的愛情是夫妻之間的。而夫妻是一種倫理關(guān)系,更強(qiáng)調(diào)“恩情”。《詩經(jīng)》將這樣一首詩放在開頭極有深意?!吨芤住分v有陰陽才有萬物,《詩經(jīng)》亦同此理:有男女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君臣,有君臣才有人倫,人倫從婚姻開始。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選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
李山解讀: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薄斗ツ尽愤@首詩從一段光景講起:“伐木丁丁”這是一段聲音在山谷回響造成的結(jié)果?!兵B鳴嚶嚶”,片刻之間把我們的靈魂帶走。“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從鳥由低處飛到高處得到了啟悟:鳥在空中引伴,尚知道尋找朋友,我們?nèi)祟愲y道不懂得友情的重要么?“神之聽之,終和且平”,“神”是“甚”,仔細(xì)的意思:仔細(xì)聽吧,會給你帶來和平。詩人從大自然中體悟人生的真諦。這才是詩,把一個自然的東西,以一種哲理化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但又不是哲理,因為哲理是因果判斷,而這兒只是感悟。自然如此的環(huán)境中,有伐木之聲、嚶嚶鳥鳴,何等光景。詩以這樣的句子把你帶到那兒去,讓你從一個渾濁的自我、狹小的環(huán)境走出來。我們的詩歌此時雖然還沒有走到唐詩那種開闊狀態(tài),但是我們已經(jīng)可以從中看到唐詩的基因了。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選自《詩經(jīng)·邶風(fēng)·燕燕》
李山解讀:先以燕子飛起興,也就交代了送別的時間是春天?!安畛亍本褪菂⒉?,形容燕子翅膀上下扇動的樣子?!爸佑跉w”,是說一個人要回家,在“野”之地,為“之子”(即這個人)遠(yuǎn)行。在春秋時期,則確有所指,它是與“國”、“郊”相對的,西周,統(tǒng)治者為了安全,居住在有圍墻的“國”中,“國”之外劃出一片土地,叫作“郊”,“郊”之外才是“野”,一般也就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因為離開都城太遠(yuǎn)了,除了有道路連接其他邦國,其他可能就是荒地了。所以,詩篇的這個“野”字,實際上告訴讀者送別的雙方,已經(jīng)離都城較遠(yuǎn)了。送別這樣遠(yuǎn),雙方的依依不舍,也就自在言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