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樟
海歸,曾留學海外或工作,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投資甚大,回國后怎么一展抱負?投身公益性創(chuàng)業(yè),把國外成熟的公益項目引進回國,這成了近年來許多海歸的選擇。
新型創(chuàng)業(yè)擔起更多社會責任
公益可以不是純奉獻。這也是善淘網倡導的“Buy For Two”的理念,買東西不但為自己,也能幫助別人,這使得“可持續(xù)的公益”成為現(xiàn)實而非夢想。
上海聚善助殘公益發(fā)展中心聯(lián)席CEO兼市場總監(jiān)余詩瑤陽光開朗,她是來自溫州的獨生女,留美碩士,在公益社會組織打拼了4年有余。
在美國,余詩瑤發(fā)現(xiàn)生活中閑置的物品捐贈給各大公益機構開設的慈善商店司空見慣。商店將這些物品再次銷售出去,營業(yè)收入除了保證商店正常運轉之外,還用來幫助其他公益項目。除此之外,慈善商店在英國也十分盛行。全英國約有7000家慈善商店,年交易總量在3.5億~4.5億英鎊,年收入約合10.5億元人民幣。慈善商店讓人捐獻出已不需要的物件,幫助他人,體會到物美價廉的好處,自己也輕松快樂。同時公益機構也得到了急需的資金,一些二手物品的再次循環(huán)利用也可適當降低因生產和消費而產生的碳排放量,環(huán)保公益性突出。所有參與者共同促進了物品的循環(huán)使用,在整個鏈條上,閃耀的是多贏的快樂。小余在美國看到了善淘網,與自己的“拿來”想法一致,她看好其前景,于是告別美國某投資公司回到上海。 她在網上募集捐贈,甄別物品是否符合九成新以上的接收標準,然后把選中的直接發(fā)給網站在外地的倉庫儲存,還組織設計師設計,把部分物品拆解成材料交給各處陽光心園,由殘障人士在工療過程中制成可用商品,比如把襪子制成靠墊或是軟飾品的襪子娃娃,由她來尋找企業(yè)慈善認購。直接銷售募捐來的其他物品更是她日常的工作。經過幾年努力,現(xiàn)在善淘網交投日益活躍,注冊會員近2萬。員工增加至近30名,其中40%以上是聽力缺失、肢殘的殘障人士,他們在其中也收獲了勞動的快樂。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的余詩瑤本來盡可以到外資公司謀職,收入或許更豐厚,但她選擇了助殘公益。她說善淘網域名42兩個數(shù)字,借用英文諧音FOR TWO傳達理念,即讓自己快樂,也可以幫助別人。她覺得這是造福社會、放飛理想的地方。在3年的工作磨練中,她處事越來越干練,判斷力決策力大增,每次同學聚會,人們都會為她的今非昔比而感嘆,投來的欣賞目光讓她感到更加快樂和自信。
余詩瑤去年秋成功地主辦了一次公益性的時裝秀,這是一場由殘障人、導盲犬等參與的走秀,與國際上提倡的輕松快樂的公益倡導活動異曲同工。通過網上售票并招募贊助企業(yè)和觀眾,同時聯(lián)系熱心人士直接參與?,F(xiàn)場展示效果很好,肢殘人士坐著輪椅,穿上用環(huán)保材料制作的裙子等服裝,頭一次風風光光展示了自己,聾人參與設計服裝,穿上婚紗禮服走秀,還有一系列的歌舞和音樂表演。德國商會的一些海外人士熱情高漲,活動現(xiàn)場氣氛深深感染了每個人,這次活動弘揚了公益的理念,善淘網也由此發(fā)展了一批會員。
讓白領們“尚班樂活”有更多理由
英國的海歸碩士史逸嬋,名字好聽,身材高挑,留清爽的馬尾辮,先后在靜安區(qū)黨員服務中心和靜安區(qū)兩新組織促進中心任職。她學生時入黨,有較強的黨性和一定的黨務經驗,英語八級,會話讀寫不在話下。黨員和白領們較注重個人修養(yǎng),她舉手投足間透出一股女神范,這與她自幼受過全面的藝術熏陶有關。她10歲獲“樂理·練耳”十級,賀綠汀先生93歲壽辰時,她被選為獻歌的小歌手;高中畢業(yè)前就通曉兩門樂器和美聲唱法,曾是復旦大學學生合唱團的聲部首席,通過英領館的選拔赴英做文化學習和交流,代表中國大學生奪取奧地利國際合唱賽冠軍。
為成才,小史和其家庭付出很多。她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很吃香,多家外企曾向其伸出橄欖枝,收入和發(fā)展前景很誘人。但最終小史做通家人工作,在老師同學們不解的目光下來到社會組織,先在靜安區(qū)黨員服務中心工作,2015年年初擔任靜安兩新組織促進中心理事長、黨支部書記,到“白領驛家”工作。
靜安涉外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大量財富,“白領驛家”是靜安區(qū)委、區(qū)政府打造的公益性、服務型載體,采用政府支持、社會化運作、公益性服務的方式運作,從“吃、喝、玩、樂、動、衣、食、住、行、醫(yī)”方面出發(fā),整合區(qū)域內各類資源,為靜安區(qū)域內的20萬白領提供互動、互助、自治的交流平臺,舉足輕重。因為成績斐然,其前任被各方關注而破格提拔。史逸嬋到任后,開展服務40余場,累計服務靜安基層黨員群眾3000余人,帶領“白領驛家”團隊開展服務從80場次增至120余場次,年服務量從1萬人次增至3萬人次,發(fā)展會員從4萬多名增至5.94萬名,發(fā)展社團從18支增至22支,有效提升了“白領驛家”的服務能級,給了靜安白領更愛靜安的理由。白領驛家吸引了許多主流媒體,《解放日報》《文匯報》等爭相發(fā)布或轉載。
史逸嬋父親是正直淳樸的老黨員,曾在自家弄堂外撿到50元,原地等失主兩個小時,只為交還在那個年代如月收入一般珍貴的這筆錢。史逸嬋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將一封入黨申請書作為給自己的20歲生日禮物。
做公益的選擇,與其說是一種緣份,不如可以更恰當?shù)乩斫鉃橐活w在幼小心靈中萌芽的種子發(fā)芽的結果。1999年她讀初中,恰遇臺灣大地震,她發(fā)起卡片義賣籌資近千元捐贈。進大學后,她不僅和伙伴們共同成立了首支無伴奏人聲社團,還參與了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支教行動,血液病兒童的關愛活動,四川都江堰災后重建的志愿工作,還成為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qū)內的首批“小白菜”。
史逸嬋在英國留學期間,每天搭乘公交車和所有其他的乘客一樣,上車會和司機打招呼說“Hi!”,下車會說“Thanks! Bye!”。學成歸來當她第一次乘上公交車,習慣性地刷卡并和司機說出“您好!”后,得到的是司機不耐煩的催促和乘客不理解的目光。這個習慣雖然她改了,但對社會和他人的友善還一直是那么地誠懇和強烈,不計報酬地投入公益服務,她說,她喜歡和人打交道,能為他人服務??吹饺藗兊囊粡垙埿δ?,她心里就會泛起快樂的浪花,而這,是絕對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史逸嬋最愛穿黑白色系,清爽干練,常常讓人以為她是在哪家外企工作的白領。史逸嬋自加入社會組織,成為了一名基層工作者、公益踐行者后,每天,白天開會、談資源、討贊助、聊合作、做接待、帶活動,晚上寫報告、擬文案、做PPT……一年來,她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個小時,27歲的史逸嬋就是這么硬扛著走過的。
不遺余力打開自然科普一扇窗
上海育拓青少年發(fā)展中心主任陳天,英語流利、氣度不凡,原是南非駐上海鉆石交易所首席代表。5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美國慈善家肯尼斯-貝林環(huán)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中國辦事處向他發(fā)出邀請,他參與了在中國實施青少年自然科普和向殘疾人士派發(fā)輪椅等慈善公益事業(yè)。他生性開朗,善于和人溝通,有一顆慈愛之心。他發(fā)現(xiàn),愛動物是青少年的天性,保護動物其實就是保護環(huán)境,珍愛生命,而我國在自然資源保護和科普方面存在不足。譬如,動物標本制作嚴重落后,現(xiàn)有的標本讓青少年觀眾觀看后難以引起憐愛之情。而在不少學校自然科普課不受重視,孩子們對動物等有關知識非常欠缺。由于人口基數(shù)大又進入了老齡社會,我國的輪椅需求量也大得驚人。于是他轉行,為基金會在中國推動保護動物自然科普教育和輪椅捐贈,一干就是5年,負責相關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他專注于環(huán)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學知識挑戰(zhàn)活動,深耕細耘,有人才獵頭公司找到他,他不為所動;也有人讓他創(chuàng)新,搞更多花俏的名堂,但他認為,挖一口井,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挖到水源。他堅持組織環(huán)球自然日活動,通過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等開展長年合作,通過廣受青少年喜愛的《十萬個為什么》和《新發(fā)現(xiàn)》平臺發(fā)布活動消息,傳播自然科學知識,和各地的教學機構和青少年組織建立廣泛的聯(lián)系,每年參加機構的復簽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不少孩子踴躍報名。通過活動,啟迪了孩子們智慧,增強了孩子們愛自然愛科學的思想。還有因為參與了活動取得了成績而被破格升學?;顒拥奶栒倭湍哿φ絹碓綇?。陳天也因此成為團區(qū)委委員、資深公益人士,榮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獎”“上海五四青年獎章”。
四年來,他跟各地博物館合作,借助其場地資源和專業(yè)研究人員的技術資源和博物館、政府文教衛(wèi)部門溝通,開展校園培訓、項目啟動、地區(qū)預選、決選。2015年,挑戰(zhàn)活動在各省市11個賽區(qū)舉行。第一屆環(huán)球自然日挑戰(zhàn)賽時,主賽區(qū)是滬京津三地,他經常乘坐周五晚飛機,或者周六一早的高鐵從滬抵京,下午在自然博物館為學生作培訓講座,然后晚上高鐵到津,周日上午在津作培訓,傍晚再坐飛機回上海。2015年頭兩個多月,陳天的行程單上已經有14個航班,另外還要加上6班高鐵。顛簸勞累中,陳天一直斗志昂揚,把一批批的孩子凝聚到活動中來。因為他深知,社會組織就是要做別人難做的事、有益于大眾和未來的事。
編輯:凌燕 18716214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