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
淺談讓孩子開口講英語的幾種方法
■黃侃
針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現(xiàn)象,教師應在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建開放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活動環(huán)境,同時注重方法上的引導,讓孩子大膽地開口講英語。
英語 口語交際 學習方法
盡管《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都有比較明確的要求,但在教學中,“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現(xiàn)象仍然普遍存在。就教學而言,大班式的教學形式、課堂缺失語境、課外缺乏實踐、中高考指揮棒對閱讀和寫作的偏重、師范教學的局限等都是導致“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出現(xiàn)的原因。孩子為什么不敢開口講英語呢?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原因除了對英語學習有畏難情緒和缺少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外,孩子不敢開口還有以下幾類原因:
那么,如何讓孩子開口講英語呢?
要讓孩子樹立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信心,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自己也可以嘗試一下?!禝nternational English》雜志曾指出,即使在英國,能說標準英語(BBC)的人數(shù)也只占3%~5%,而這些人群也只是分布在英國的中產(chǎn)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影響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基礎不好,可能是考試成績差,可能是信心不足……只有打好基礎,才有可能學好英語;有了收獲才會有信心,有了信心才會有興趣,最終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英語學習是一種習慣培養(yǎng),是一種語感培養(yǎng)。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如果在一段時期內(nèi)經(jīng)常處于英語環(huán)境下,自己的英語就會自然地好起來,開口說英語更是意想不到的流利。而離開這種英語環(huán)境,自己就會又回到口語表述過程中出現(xiàn)停頓、結巴或不知如何表達的慌亂狀態(tài)。因此,真正做到堅持每天說英語,養(yǎng)成習慣,英語口語才會大有長進。
開口講英語,孩子必須具備一定的詞匯、句子和話題。其中,詞匯是開口講英語的必備要素,因為詞匯與聽力、口語、閱讀、寫作都是密不可分的。事實證明,詞匯的匱乏是學生無法學好英語的重要原因之一。詞匯需要積累,需要記憶,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記憶詞匯:
1.在語境中記憶詞匯。
詞匯的意義存在于特定的語境中,只有聯(lián)系上下文,詞義才是明確和具體的。如果脫離語境記憶詞匯,即使記住了詞匯的形式,也很難真正地記牢其意義,更談不上將其運用于實際交際活動中。記憶詞匯應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不離章,在語境中熟悉詞匯,掌握用法,深化理解。
2.在閱讀中記憶詞匯。
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學習工具和學習資源,可以通過廣泛、大量的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面,擴大詞匯量,以達到鞏固和加深詞匯記憶的目的。此外,在閱讀中對比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在詞匯的發(fā)音、拼寫和用法上的區(qū)別,也是記憶詞匯的有效方法。
3.在運用中記憶詞匯。
相反,如果忽視對這一權力概念的準確界定,不僅影響這一制度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準確性建設,而且亦不利于這一制度在實踐中的有效運行。是故,本文嘗試對這一權力的概念作科學的界定,以為這一制度的理性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在記憶詞匯時,不僅要背例句、學用法,關鍵還要學以致用,通過聽、說、讀、寫、辯來使用詞匯,努力做到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重要基礎和手段。說是運用口語表達思想的載體,是交流的工具,語言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熟練、流暢、成熟。因此,只要能表達意思,即使有錯誤也可以忽略不計。當然,在孩子聽和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對其輸入正確的語言。要改變“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的現(xiàn)狀,首先,教師要盡量為孩子營造說英語的氛圍,鼓勵孩子“開口說話”,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與他人交流。其次,要鼓勵孩子多參加英語短劇表演、英語俱樂部和英語角等活動,為他們操練英語創(chuàng)造機會,搭建平臺。此外,也可以通過觀看英語新聞和錄像、欣賞英美電影來增加聽、說英語的機會,有條件的孩子還可以通過做交換生或境外修學旅行,獲得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只要堅持,必有成果。
很多人認為,中國大陸的學生學習英語,只會考試、懂語法,能在T0FEL、SAT、ACT、GRE等國際標準考試中拿高分,但真正用英語交流與人溝通,卻不及香港、澳門地區(qū)的學生。究其原因,還是缺乏有效的運用。
盡管香港、澳門地區(qū)的師生用英語交流時不夠字正腔圓,甚至常常帶著方言色彩,但他們非常自信,用詞恰當,語言流暢。一方面,香港、澳門地區(qū)有著較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另一方面,當?shù)氐脑u價體系不同于大陸,他們更側重聽、說的運用。
我們的英語學習通常是從書面開始的,也就是說,通常孩子們“看”的機會非常多,但是看過并不代表可以流利地表達出來,這就是輸入和輸出的區(qū)別。只重視輸入,忽視了輸出,這對孩子的口語學習是有害無益的。不開口做輸出練習,那么孩子的口語將永遠無法得到提高。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加強輸出練習,每日開口說英語。筆者推薦一種錄音練習法:
第二遍錄音時,盡可能地用常見的詞匯以及連接詞做替換練習。
第三遍錄音時,關注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注意重讀部分以及語調(diào)變化,盡可能使用上揚調(diào)。
初中階段是孩子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發(fā)展語言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創(chuàng)建一種開放、和諧、積極互動的語言活動環(huán)境,讓孩子愉快地融合在英語語境中,自然地、不知不覺地學習和操練英語,增強語感,提高“開口講英語”的能力。
當然,孩子們也要張開嘴,不怕錯,大膽說,這樣才能有所突破。
(作者為江蘇省中學英語特級教師,任教于南京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