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沁
January(1月)
在古羅馬傳說中,雅努斯(Janus)是天宮的守門人,他每天早晨會把天宮的門打開,晚上把門關上。古羅馬人認為雅努斯象征著一切事物的善始善終。英語中的January(1月)就是這位守護神的拉丁文名字。
February(2月)
每年的2月初,古羅馬人都要殺牲飲酒,歡慶菲勃盧姆節(jié)(Februarius)。在這一天,人們會懺悔自己過去一年的罪過,以洗刷自己的靈魂,求得神明的寬恕,使自己成為一個純潔的人。英語中的February(2月)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菲勃盧姆節(jié))演變而來。
March(3月)
March原是古羅馬舊歷法中的1月,是新年的開始。后來,愷撒下令,從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開始執(zhí)行新的歷法。從此,一年便被劃分為12個月,原來的一月變成了三月。另外,按照羅馬的傳統(tǒng)習慣,三月是每年出征的季節(jié)。后來為了紀念戰(zhàn)神Mars,人們便把這位戰(zhàn)神的拉丁名字用作三月的月名。英語中March(3月)就是由這位戰(zhàn)神的名字演變而來的。
April(4月)
古羅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鮮花初綻的美好時節(jié)。英語中April(4月)便是由拉丁文April(開花的日子)演變而來的。
May(5月)
古羅馬神話中的女神Maria是專門掌管春天和生命的神。為了紀念這位女神,古羅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語中的May(5月)就是由這位女神的名字演變而來的。
June(6月)
古羅馬人對掌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Juno十分崇敬。大地上的農作物在6月成熟,于是人們便把6月奉獻給Juno,并以她的名字來命名6月,即現在的June。
July(7月)
愷撒遇刺身亡后,古羅馬將軍馬克·安東尼建議用愷撒的名字Julius來命名7月,因為7月是愷撒的誕生月。這一建議得到了羅馬元老院的通過,英語中的July(7月)由此演變而來的。
August(8月)
愷撒死后,他的甥孫屋大維成為古羅馬皇帝。為了能和愷撒齊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月份。他的生日是在9月,但他選定了8月。因為他登基后,古羅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奧古斯都)的尊號,于是,他便決定用這個尊號來命名8月。英語中的August(8月)便是由這位皇帝的拉丁語尊號演變而來。
September(9月)
在愷撒改革以前的古羅馬歷法中,全年只有10個月。其中September是7月,因為拉丁文中“septem”是“七”的意思。而當愷撒在原歷法前多加兩個月之后,7月的名稱就依次往后順延,于是就用September來稱呼9月。英語中September(9月)由此演變而來。
October(10月)
英語中的10月來自拉丁文“Octo”,“Octo”表示“8”。它和上面講的9月一樣,在改革歷法之后,8月的名稱就依次往后順延,于是便用October來稱呼10月。英語中的October(10月)由此演變而來。
November(11月)
由于奧古斯都和愷撒都有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于是古羅馬市民和元老院認為,當時的古羅馬皇帝提比里烏斯應該用其名來命名11月。但提比里烏斯并沒有同意。他對大家說:“如果古羅馬的每個皇帝都要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月份,那么第13個皇帝該怎么辦?”于是,11月仍然保留著在拉丁文中表示“九”的“Novem”。英語中的November(11月)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December(12月)
古羅馬皇帝琉西烏斯想把一年中的最后一個月用他的情婦的名字來命名,但遭到了元老院的反對。于是,12月仍然保留在拉丁文中表示“10”的“Decem”。英語中的December(12月)由此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