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中
萬畝油菜花海
早就聽說青海門源的油菜花漂亮。中國油菜花漂亮的地方多的是,有名的如江西婺源、陜西漢中、云南羅平、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門源有什么與眾不同呢,竟然吸引著那么多游客前往?禁不住誘惑,我也把它作為青海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前往一探。
由西寧去門源非常方便,開通不久的動車35 分鐘就把我們帶到了這座高原縣城。在火車上,列車穿過一個又一個的祁連山隧道,不久,就被兩旁無際的油菜花海包圍了,一片片碧綠映襯下的黃色足以讓人陶醉。門源火車站金雞獨立一般遠離縣城,坐落在花海之中。
盛開的萬畝油菜花海
地處青海北部的門源縣是北方小油菜發(fā)源地,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種植區(qū),種植面積達50 萬畝, 素有“門源油,遍地流”的美譽。到了此地,我終于領略了門源油菜花的獨特魅力。
比起其他地方的油菜花,門源的油菜花氣勢壯觀,規(guī)模宏大。萬畝油菜花北依祁連山,南鄰達坂山,西起永安城,
東到玉隆灘,綿延數(shù)百公里,宛如金黃的大海。濃艷的黃花,緊沿著浩門河畔, 在高原深藍的天空下,與遠山近水、村落人家交相輝映,近看遠觀皆為美景。由于田地多向著浩浩蕩蕩的浩門河方向傾斜,所以站在河岸上向兩邊看,鋪天蓋地的都是金黃色,無際無邊。浩門河在中間流淌,這種景色就像鑲了兩道金邊的絲帶蜿蜒飄舞,與祁連山遙相輝映。在高原上常見的藍天白云襯托下, 一望無際的金黃顯得異常斑斕,大色塊的簡單構(gòu)圖給人豐富的遐想。
冷龍嶺與浩門河
照壁山看景
接著我們穿過縣城浩門鎮(zhèn),去照壁山居高臨下看全景。
浩門河,今稱大通河。歷史資料說: “浩,水名也。門者,水流峽山岸,深若門也。”
照壁山位于浩門河南岸,距浩門鎮(zhèn)3 公里,有窄窄的公路直達半山腰。景區(qū)最高處設有觀景臺,山中遍生云杉, 灌木叢生,常年碧翠,景色十分壯觀。大片的草場,茂密的杉林,滿山的鮮花, 遍野的牧群,通天河縱貫山下,更為這一美妙景區(qū)增添了活力。站在觀景臺, 北可遠眺綿延祁連山冷龍嶺,南可近觀巍峨達坂山。冷龍嶺位于門源縣城東北,頂峰冰川積雪終年不消,每當夕陽西下,晚霞輕飛,山頂晶瑩白雪, 熠熠閃光,猶如玉龍遨游花錦叢中,變化無常,故稱“冷龍夕照”。冷龍嶺下是壯觀的百里油菜花海,照壁山下是蜿蜒的浩門河,而浩門鎮(zhèn)就在浩門河與油菜花海之間。這天正好是門源油菜花節(jié)的開幕式,在照壁山上隱約可見城中熙熙攘攘的會場,耳邊回響著高音喇叭傳來的音樂聲。
高峽平湖
仙米仙境
門源仙米國家森林公園在40 多公里外,與我們接下來要去的祁連縣方向正好相反。仙米森林公園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區(qū),公園覆蓋門源縣東川、仙米、珠固3 個鎮(zhèn),南北寬55 公里,東西長95 公里,土地總面積14.8 萬公頃, 1996年該公園被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 2003 年升級為國家森林公園。
仙米森林公園地處祁連的冷龍嶺和達坂山兩大山系的匯合處,北側(cè)妖艷多姿的冷龍嶺,南側(cè)巍峨起伏的達坂山遙遙相對。仙米森林公園高大偉岸的山體不但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高山景觀, 同時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觀:巍峨的崇山峻嶺、險峻的奇峰怪石、深邃的峽谷溝壑和幽深的溶巖劍洞。
大通河(浩門河),從遙遠的云山雪谷奔涌而來,在仙米峽谷穿澗越谷,跌宕起伏,靜時蕩起藍色的微波漣漪, 動時浪花飛濺。在險急的谷口人們筑起了一座座大壩,形成了一座座高峽平湖。這一路,我們都是沿著大通河順流而下的,時不時停下來駐足欣賞兩岸的美景。
仙米聚陽溝景區(qū)位于仙米國家森林公園境內(nèi),距縣城浩門鎮(zhèn)43 公里, 平均海拔2600 ~ 2950 米,景區(qū)北靠祁連山,南接大通河。區(qū)內(nèi)坡陡山高, 溝谷相間,溪水長流,森林植被茂密, 野生動植物繁多,風景十分秀麗。景區(qū)入口處農(nóng)家多為藏族、土族(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現(xiàn)有人口大約29 萬)和漢族,民俗風情淳樸濃郁。
景區(qū)內(nèi)一塊山崖,山崖中間有一猶如虎口的自然裂口,一掛瀑布傾瀉而出,如翠玉般的碧流,清澈得令人驚嘆不已,頗為壯觀,旁邊石崖隱約有一仙風道骨的老者守護。瀑布從山崖上流下的美妙聲響猶如達摩祖師在此地誦讀佛經(jīng)一般,故此起名為“達摩禪音瀑布”。
達摩禪音瀑布
夜入祁連縣城
下午4 點,離開門源,我們的汽車徑直向西北方向的祁連縣城駛?cè)?,行程大約170 公里。
公路路況好得出乎我的意料,雙向四車道的公路絕大多數(shù)路段是分離開的,成兩條平行線向前延伸,直伸到遙遠的天際,這是227 國道。國道227 線,起點是青海西寧,終點為甘肅張掖, 全程347 公里,橫穿祁連山脈,進入甘肅河西走廊。
國道兩旁的景致就是絕好的畫廊: 先是油菜花遍地的農(nóng)區(qū),不久就進入了牧區(qū),白白的羊兒、黑黑的牦牛,成群結(jié)隊地啃食著坡地谷原上不高的牧草, 騎著馬兒或摩托車的牧民趕著羊群牛群遷移草場,有的還要橫過馬路。
車到峨堡,陰云越來越多,終于下起了雨。地處“青海北大門”的峨堡村是227 國道甘青交界處的一個牧業(yè)村, 也是古絲綢南路的一個必經(jīng)之地,有峨堡古城的城墻遺跡,海拔3400 米。
云霧繚繞牛心山
誰知由227 國道下來去往祁連縣城的路依然是那樣好走?;貋聿殚嗁Y料, 原來是我們運氣好,這是今年(2016 年) 剛剛通車的二級省道。路況雖好,兩邊的美景卻欣賞不到了,雨說來就來, 越來越密,天空也一片深沉。但愿明天回程會有一個好天氣,因為從鵝堡到祁連縣城才是最美的祁連大草原,我國六大最美草原之一呀。
晚上9 點,我們終于到達祁連縣城八寶鎮(zhèn),此時天空也放晴了??h城主街上彩燈閃爍,兩旁的店鋪招牌藏文與漢語并列,因為這里屬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在一家撒拉族的飯店,我們用了晚餐。撒拉族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和甘肅省。因自稱“撒拉爾”,簡稱“撒拉” 而得名。伊斯蘭教是撒拉族的全民信仰,所以,宗教對其歷史發(fā)展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都有較深的影響。
因為正是穆斯林齋月期間,9 點以后頭戴白色小帽用餐的穆斯林不少,一大天了,只有此時他們才可以進餐。
我住在祁連。小學的時候?qū)W地理歷史,就熟知了祁連山的名字,霍去病與匈奴單于的刀光劍影,也經(jīng)??M繞在我的心頭。對我來說,它是那樣遙不可及、那樣神秘莫測?!捌钸B”系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祁連山即“天山” 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歷史上亦曾叫南山,還有雪山、白山等名稱。祁連縣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腹地而得名, 隸屬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北鄰古絲綢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肅河西走廊,故有青?!氨贝箝T”之稱。祁連縣國土面積1.4 萬平方公里,截至2013 年,總?cè)丝? 萬人,有漢、藏、蒙、回等15 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79.2%。境內(nèi)平均海拔3169 米,縣城海拔2787 米, 年平均氣溫1℃,年降水量約在420 毫米之間,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
祁連縣有“天境祁連”“東方小瑞士” 之盛譽。境內(nèi)雪山縱橫,生物種類豐富, 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態(tài)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qū)之一。
美不勝收卓爾山
早上,急不可耐的我掀開小旅店的窗簾,一看就是晴天。我們急忙用過早餐,就驅(qū)車向縣城6 公里的卓爾山奔去。
卓爾山風景區(qū)為國家AAAA 級景區(qū),海拔2930 米,位于八寶鎮(zhèn)旁,屬于丹霞地貌,由紅色砂巖、礫巖組成, 在藏語中稱之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到了跟前才知,在這高原之上,接近海拔3000 米的卓爾山不過是個大一點的土丘而已。
司機說,你們登上卓爾山山頂,一定會歡呼起來!其實哪里等到登頂,我在景區(qū)大門口,通過那藏式大門的間隙看見對面牛心山雪峰皚皚白云繚繞時, 就忍不住歡呼起來了!牛心山,藏語稱為“阿咪東索”,意為“眾山之神”“鎮(zhèn)山之山”,位于八寶鎮(zhèn)東南2 公里處, 海拔4667 米。作為祁連的象征,巍峨高聳,一山盡攬四季之景。山頭底部青稞翻滾,油菜花香,一派高原河谷農(nóng)業(yè)的景象,向上綠草如茵,是優(yōu)良的牧場,有“祁連山下好牧場”之美稱; 中部或稍向上的廣闊區(qū)域灌木叢生,儼然一派林海風光;再向上從稀疏植被逐漸過渡到石山,峰頂常年積雪不化。作為祁連的象征,阿咪東索有著許多的神話傳說和典故,是祁連的鎮(zhèn)山之寶, 它在祁連人的心目中無比神圣。整座山坐落在八寶鎮(zhèn)的中心,無論走到哪, 都邁不過這高大雄偉的阿咪東索,你可以想象它的氣勢有多大,它是攝影師鏡頭的第一焦點。
景區(qū)交通車緩緩地把我們運到平緩的山頂。登上卓爾山頂時,我們再一次歡呼起來!不僅僅是牛心山讓人歡呼雀躍,四周一覽,全都是美不勝收。八寶河流經(jīng)山腳,牛心山隔河相望,遠處是風格各異的山巒,有紅色的丹霞,有屹立的雪峰,山坡一色碧綠, 山腳云杉挺立,遠處是地毯一樣的綠茵。讓人看也看不夠,走也不想走。是誰想出“天境”這個詞匯呢,太貼切了。眼前的仙山神水,讓我不禁想起了元好問的名句:“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 豈知身在妙高峰?”
本應該在塔里木河出現(xiàn)的胡楊林, 應該在婺源出現(xiàn)的油菜花海,和應該在天山出現(xiàn)的云松和高山草甸,居然同時在祁連山現(xiàn)身,這也就是“天境祁連” 的得名原因所在。
我沒有去過瑞士,但我到過與瑞士景色相似的奧地利。在奧地利,雖然美景不斷,但像祁連山這般讓人震撼的景色,我還從來沒有見到過。
拉洞河峽谷逆流穿越
戀戀不舍地離開卓爾山,我們?nèi)タ唇幍睦春訊{谷,這是一處原生態(tài)的自然景觀?!袄础笔遣卣Z,指其地形酷似山羊的鼻梁骨。峽谷長約10 公里, 海拔在2750 米以上,經(jīng)八寶鎮(zhèn)兩村與八寶河交匯。拉洞峽內(nèi)礦產(chǎn)資源極為豐富,且儲藏量大,埋藏淺、易開采, 現(xiàn)已探明的有銅、鉛、鋅、煤等。谷內(nèi)林區(qū)保護完好,物種豐富,不但有青海云杉、祁連圓柏、金露梅、雪蓮、冬蟲夏草等,還棲息著一些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
我們是沿著拉洞河逆流而上的,窄窄的砂石道路只能通行一輛小車,碰見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我們就下車步行一段, 觀景拍照。拉洞河水清澈激淌,河床布滿大大小小的石塊,兩旁是用粗大的鐵絲捆扎起來的防洪石壩。峽谷兩側(cè)危巖聳立,山腳下山坡上長著筆直的云杉。猛一抬頭,忽見幾只黑色的蒼鷹在山頂?shù)乃{天中盤旋,這是在內(nèi)地見不到的呀??赡芩泻械V物質(zhì)吧, 越向上游走,河水越發(fā)白,低洼滯留的一汪潭水溶解了大量的礦物質(zhì),河中的石塊也被染上了紅褐色,煞是好看。峽谷的深處山根下,居然還有一片黃色的冰沒有開化。
在峽谷口觀牛心山視野也非常廣闊,回來時牛心山山頂?shù)脑茖右呀?jīng)散去,牛心山的真容一覽無遺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路經(jīng)阿柔大寺
游覽畢祁連縣城附近的景點,依依不舍的我們不得不原路返回了。
離八寶鎮(zhèn)20 多公里的路旁,一處金碧輝煌的寺廟就是著名的阿柔大寺。寺院始建于清順治年間,建寺伊始規(guī)模較小,在1940 年代,在阿柔千戶南喀才昂和百戶阿多等人的支持下發(fā)展壯大,成為祁連縣規(guī)模最大的格魯派寺院。阿柔大寺位于丘陵狀的草原之上, 周圍碧綠的草原連綿起伏,十分漂亮。寺院有藏族傳統(tǒng)的庭院式建筑、大殿、金塔、轉(zhuǎn)經(jīng)長廊等,十分漂亮。
心醉祁連草原
這一路便是天境一般的祁連草原。
祁連山的草原是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也是青藏高原地區(qū)優(yōu)質(zhì)的牧草生產(chǎn)區(qū)。香港歌手張明敏的一首歌唱道:“青海青,黃河黃,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蒼蒼,祁連山下好牧場,這里有成群的駿馬,千萬匹牛和羊,馬兒肥牛兒壯,羊兒的毛好似雪花亮。”這首膾炙人口的民謠,將雪山銀峰映照下的祁連草原的絕美和富饒充分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草尖上開滿鮮花, 草腰沾著露水、草根里聚著酥油,其間是音符一樣流動的黑色牦牛,白色的羊群……這是一片讓人心醉的草原。
與呼倫貝爾草原相比,祁連草原更加氣勢雄偉,草原兩側(cè)的高山峻嶺一路護衛(wèi)著這寬闊的草場。頭頂上是湛藍的天和雪白的云,腳下是碧綠的草,牧民的黑帳篷冒著炊煙,放牧的牧民騎著駿馬在草場上來回馳騁,令人心曠神怡。
峨堡駝影
又到峨堡了,我們在這里打尖休息, 順便參觀那有著古老歲月的城墻遺跡和新制作的駝隊雕塑。
峨堡鎮(zhèn)是從西寧通往張掖的關口, 227 國道與省道304 的交匯點,曾經(jīng)是連接甘青古絲綢之路的要道,是古絲綢道上的一個驛站。據(jù)考證城堡為元時所筑。峨堡舊稱“俄博”,我分析就是《敖包相會》里唱的“敖包”,指草原上蒙古牧民用石頭堆起高高的石堆。蒙古族牧民對俄博十分崇拜,凡是經(jīng)過俄博的牧民,都要圍著俄博轉(zhuǎn)上幾圈, 再取來幾塊石頭堆在俄博上,于是俄博越堆越高。事實上,俄博是茫茫草原上重要的方向標,有了俄博的指引, 即使是在風沙彌漫的天氣里,也不會迷失方向。
我站在那向西而行的駝隊雕塑面前,心中充滿對行走絲綢之路的古人的尊重。雖說他們?yōu)樯糖罄欠N不畏艱辛的精神誠然可嘉。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光是這美麗的祁連草原,還會有豺狼虎豹、沙漠荒丘、風霜雨雪, 疾病和死亡隨時會降臨頭上,然而他們?nèi)耘f選擇了毫不畏縮地毅然前行。
我們的行程也在繼續(xù)著。當萬畝油菜花又一次與我們相見——回到門源, 我們帶著心滿意足的喜悅與這片圣潔的土地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