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農業(yè)局 樊秀琴
蘋果樹斑點落葉病防治藥劑藥效試驗研究
項城市農業(yè)局樊秀琴
為研究蘋果樹斑點落葉病有效防治藥劑,筆者于2015年6月在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zhèn)閆寨行政村一蘋果園內進行了不同濃度的戊唑醇(430g/L懸浮劑)防治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田間藥效試驗,供生產者參考。
通過試驗,評價戊唑醇(430g/ L懸浮劑)對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的防治效果,確定最佳使用量,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一)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試驗對象:斑點落葉??;作物:蘋果;品種:紅富士;樹齡:6年。
(二)作物栽培及環(huán)境條件
試驗設在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zhèn)閆寨行政村果園內。面積1 000m2,每667m2定植80棵,土壤為兩合土,肥力中上等。試驗時為結果期,長勢上等,蘋果樹斑點落葉病零星發(fā)生。
(一)藥劑
1.試驗藥劑。戊唑醇(430g/L懸浮劑)(河南濮陽市雙靈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2. 對照藥劑。戊唑醇(430g/L懸浮劑)(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生產)。
3.藥劑用量。處理1:戊唑醇(430g/L懸浮劑)有效成分用藥量61.4mg/kg;處理2:戊唑醇(430g/ L懸浮劑)有效成分用藥量71.7mg/ kg;處理3:戊唑醇(430g/L懸浮劑)有效成分用藥量86.0mg/kg;處理4:戊唑醇(430g/L懸浮劑)有效成分用藥量71.7mg/kg(對照藥劑);處理5:清水對照。
(二)小區(qū)安排
1.小區(qū)排列。各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5個處理,4次重復,共20個小區(qū)。
2.小區(qū)面積和重復。小區(qū)面積:每小區(qū)2棵樹;重復次數:4次。
(三) 施藥方法
1.使用方法。均勻莖葉噴霧。
2.施藥器械。WS-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孔口直徑1.0mm。
3.施藥時間和次數。試驗于斑點落葉病初見病斑時開始施藥,從6月12日至8月8日間隔15d左右噴1次,共施藥4次,分別為:6 月12日,7月2日,7月16日,8 月4日。
4.施用容量。每小區(qū)施藥液量5kg。
5.防治其他病蟲害的藥劑資料。試驗前未用其他殺菌劑。
(一)氣象及土壤資料
1.氣象資料。第1次6月12日,平均溫度24.9℃,最高溫度32.7℃,最低溫度19.3℃,相對濕度64%;第2次7月2日,平均溫度24.1℃,最高溫度30.4℃,最低溫度19.9℃,相對濕度89%;第3 次7月16日,平均溫度26.6℃,最高溫度32.7℃,最低溫度22.3℃,相對濕度84%;第4次8月4日,平均溫度30.3℃,最高溫度36.1℃,最低溫度25.4℃,相對濕度83%;試驗期間(6月12日至8月18日)共有22次降雨,總降雨量為135.7mm。
2.土壤資料。兩合土,肥力中上等,有機質含量2.5%。
(二)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1.調查時間和次數。共調查3次,第1次施藥前(6月12日)調查病情基數,春梢停止生長后10天(7月12日)調查1次病情指數,秋梢停止生長后10天(8月18日),調查1次病情指數。
2.調查方法。每小區(qū)2棵樹均調查,每株分東、西、南、北、中5個方向,各確定2個新梢,定期調查其全部葉片,記錄總葉數,各級病葉數。
3.藥效計算方法
(三)對作物的直接影響
戊唑醇(430g/L懸浮劑)在試驗劑量下對蘋果樹無藥害,使用安全。
(四)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產品的質量有所提高,產量沒測。
(五)對其他生物影響
1.對其他病蟲害的影響。對蘋果樹其他病害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
2.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的影響。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無影響。
戊唑醇(430g/L懸浮劑)對蘋果樹斑點落葉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有效成分用藥量61.4mg/kg、71.7mg/kg、86.0mg/ kg及對照戊唑醇(430g/L懸浮劑)71.7mg/kg,春梢停止生長后10天防效分別為81.04%、84.68%、87.29%、85.67%,秋梢停止生長后10天防效分別為:81.05%、85.53%、86.62%、86.09%。
用新復極差測驗表明,春梢停止生長后10天防效:在0.05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在0.01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極顯著差異。秋梢停止生長10天后防效:在0.05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在0.01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極顯著差異。
(一)戊唑醇(430g/L懸浮劑)對蘋果樹斑點落葉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二)戊唑醇(430g/L懸浮劑)防治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的最佳時期為:發(fā)病初期,推薦用量為有效成分 61.4~86.0mg/kg;視病情10~15d防治1次,連防3~5次。
(三)試驗過程中未發(fā)現藥害,也未發(fā)現對天敵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