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國(甘肅畜牧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武威733006)
河西荒漠化地區(qū)雜種羔羊生長及肉用性能分析
李和國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武威733006)
以杜泊羊、陶賽特羊為父本,小尾寒羊為母本進行雜交改良試驗,并對雜交F1代羔羊(簡稱杜寒羊、陶寒羊)的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進行分析。生長觀測表明,杜寒羊6月齡體重分別比陶寒羊和對照組高8.31%、30.77%。屠宰結果表明,杜寒羊6月齡胴體重、屠宰率、胴體凈肉率和眼肌面積均最大。說明,以杜泊羊為父本對小尾寒羊進行雜交改良的F1代羔羊的生產性能和屠宰性能顯著提高,改良效果明顯。
杜泊羊;陶賽特羊;小尾寒羊;雜交改良;改良效果
隨著退耕還林和封山禁牧政策的實施,舍飼養(yǎng)羊已成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新形勢下肉羊生產的主要技術措施。武威市具有豐富的飼草料資源,為優(yōu)質肉羊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小尾寒羊俗稱魯西高腿小尾寒羊,具有早熟,多胎、多羔、耐粗飼、抗病性強等特點,是理想的雜交母本,深受廣大養(yǎng)殖戶的歡迎。為了充分利用無角陶賽特、杜泊等綿羊的肉用性能和小尾寒羊性成熟早、繁殖能力高、產多羔的特點,給社會提供更多的具有生長周期短、飼養(yǎng)成本低、肉品質質量高、市場潛力大的優(yōu)質肉用綿羊及其產品。以適應當前草畜產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形勢,不斷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經濟收入,武威市于2001年開始引進了無角陶賽特、波德代和薩??说葒鈨?yōu)良肉用種公羊,開展了對本地品種的雜交改良試驗,取得了顯著成效。本研究應用舍飼飼養(yǎng)方式,以陶賽特和杜泊羊為父本,小尾寒羊為母本,充分利用雜種優(yōu)勢和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開展雜交試驗,篩選出生長發(fā)育快、生產性能高的雜交組合,旨在為河西荒漠化地區(qū)規(guī)?;犸暼庋蛏a提供科學依據,為生產優(yōu)質商品肉羊探索新的雜交配套方案。
1.1 試驗時間和地點
本試驗于2013年3月—10月在甘肅畜牧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畜禽養(yǎng)殖實訓中心和黃羊鎮(zhèn)個體養(yǎng)殖戶中完成。
1.2 試驗動物及雜交組合設計
試驗羔羊均來自于人工授精生產的雜交一代。共設3個組合,其中Ⅰ組陶賽特羊(♂)×小尾寒羊(♀),簡稱陶寒羊;Ⅱ組杜泊綿羊(♂)×小尾寒羊(♀),簡稱杜寒羊;Ⅲ組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為對照組。每組試驗羊為30只。
1.3 觀測指標及方法
羔羊生長發(fā)育觀測:稱取試驗羔羊初生重、1月齡重、3月齡重、6月齡重。早晨空腹稱重記錄,并計算各試驗組平均體重。
產肉效果觀測:6月齡進行屠宰試驗,每組隨機挑選8只羔羊,稱取宰前活重,按常規(guī)方法觀測胴體重、凈肉率、屠宰率、眼肌面積等指標。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數據經Excel整理后,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對同日齡不同組合的各階段的累積增量和日增量采用單因子方差分析。
2.1 羔羊生長發(fā)育性能測定
由表1可見,在相同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下,與對照組相比顯示,陶寒雜交F1羔羊、杜寒雜交F1羔羊各階段的生長結果均顯著的高于小尾寒羊羔羊(P<0.05)。其中杜寒羊6月齡體重為44.75kg,分別比陶寒羊和對照組高出8.31%和30.77%,差異顯著(P<0.05)。
2.2 羔羊屠宰成績測定
不同雜交組合6月齡羔羊屠宰性能測定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杜寒羊的胴體重、胴體凈肉率、屠宰率和眼肌面積均最大。杜寒羊6月齡胴體重22.80kg,分別比陶寒羊和對照組提高17.76%和39.87%(P<0.05);屠宰率為49.7%,比對照組高4.66個百分點;杜寒羊眼肌面積最大,為18.57 cm2,對照組最?。?4.34cm2)。
表2 不同組合6月齡羔羊屠宰性能測定結果
引入國外優(yōu)良肉用品種進行經濟雜交是發(fā)展肉羊產業(yè)的基礎。眾多研究表明,利用雜種優(yōu)勢可以顯著提高地方品種的生產性能。魏玉明利用波德代、薩??伺c小尾寒羊進行雜交試驗,結果表明,波寒、薩寒雜種羔羊6月齡胴體重分別比小尾寒羊純繁組高47.07%、45.36%;凈肉重分別高58.52%、57.64%。本研究表明,無角陶賽特、杜泊種公羊與小尾寒羊雜交一代的6月齡體重都顯著高于小尾寒羊,其肉用性能十分明顯,與劉敏等研究結果一致。
屠宰結果顯示,杜寒雜交組合羔羊胴體重、屠宰率、眼肌面積均比其他組合高,差異顯著(P<0.05)。眼肌面積的大小是衡量肉羊產肉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本試驗杜寒雜交組合眼肌面積最大,說明杜泊羊與小尾寒羊的雜一代羔羊在產肉力方面雜交優(yōu)勢明顯。如杜寒羊6月齡胴體重比對照組高出 可以增加牧民經濟收入,與于躍武、曹福義等研究結果一致。體現出杜泊羊生長快、產肉力高等特點,杜×寒雜交模式是武威市荒漠化地區(qū)發(fā)展肉羊產業(yè)的有效雜交組合。
根據試驗觀察,無角陶賽特、杜泊種公羊與小尾寒羊雜種羔羊,與小尾寒羊相比較,在6個月的生長發(fā)育期內,其發(fā)病、死亡情況均不顯著。因此,雜交后代作為肉用品種非常適用設施養(yǎng)殖,發(fā)展前景廣闊,促進河西荒漠化地區(qū)規(guī)?;犸暼庋蝠B(yǎng)殖業(yè)發(fā)展。
[1] 富俊才,張躍超,李富貴.不同雜交組合羔羊生產性能比較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5,41(9):20-22.
[2] 高芳山,白天俊,高云鳳.高寒牧區(qū)不同雜交組合羔羊生產性能對比試驗[J].中國草食動物,2010,30(1):29-31.
[3] 魏玉明.無角陶塞特、波德代、薩福克與小尾寒羊雜交試驗研究[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2,31(5):19-21.
[4] 劉敏,楊曉莉,張雪山,等.寧夏地區(qū)薩??搜蚺c小尾寒羊雜交后代生產性能測定[J].畜牧與獸醫(yī),2014,46(9):47-49.
[5] 于躍武.薩??搜蚺c哈薩克羊、小尾寒羊的雜交生產性能測定[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5,24(4):19-21.
[6] 曹富義,李秉誠.不同雜交組合羔羊育肥試驗[J].中國草食動物,2009,29(4):42-43.
Analysis of Growth and Mutton Performance of Hybrid Lambs in Desertification Area of Hexi
LI He-guo
(Gan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ngineering,Wuwei Gansu 733006 China)
Hybrid improvement test was conducted by using Dorper sheep,Dorset sheep(paternal form)and Ovis aries (maternal form)to analyz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the hybrid F1generation of lamb(Dorper× Ovis aries,Dorset×Ovis aries).Growth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body weight of lambs from Dorper×Ovis aries at 6-month-old was higher than lambs from Dorset×Ovis ari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for 8.31%and 30.77%,respectively.Slaught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cass weight,dressing percentage,net meat percentage and lion muscle area of lambs from Dorper ×Ovis aries at 6-month-old were the highest.Therefore,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F1-generetion hybrid lamb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Dorper sheep can be used as paternal form to improve Ovis aries.
Dorper Sheep;Dorset sheep;Ovis aries;crossbreeding and improvement;improvement effect
S 821.3+2
A
1004-6704(2016)03-0040-02
2015-09-17
李和國(1964-),男,甘肅古浪人,教授,碩士,從事畜牧獸醫(yī)教學及技術研究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