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華
摘要:伴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新穎而成功的課堂教學模式成為教育、學習、思考和探索的焦點。高效課堂是什么,怎樣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本土化生長和發(fā)展,成為每個不甘人后的教育人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就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高效課堂的編組形式和原則進行的初步探索。
關鍵詞:高效課堂;編組形式;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2-0023
一、高效課堂的編組形式
高效課堂的高效率是在小組合作與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小組內(nèi)部的人際關系、合作的氛圍是制約每個個體合作行為的關鍵因素。同時,小組之間的均衡才能保證組間競爭的公平有序。因此,合理編組對實現(xiàn)高效課堂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幫助學生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
在實際操作中,要堅持“優(yōu)劣搭配、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編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結合本班實際,按4-6人的規(guī)模進行編組,以確保組與組之間相對平衡,并兼顧組內(nèi)學生之間的可接受性。這樣編組有利于同組學生優(yōu)勢互補、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也有利于不同小組的學習比較。同時,這樣編組為小組內(nèi)合作與探究的有效開展和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具體說來,高效課堂一般有以下六種實施形式:
1. 自由組合
自由組合就是尊重學生意愿,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由學生自由組合構成學習小組的課堂組織形式。
這種組合有利于強化組內(nèi)成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促進小組形成榮辱與共的團隊。但是,不足同樣是十分明顯的。這種組合往往以個人關系的親疏、成績高低等來選擇組合組員,而忽視其他方面的考量,標準單一,搭配往往不夠合理,甚至形成一個個排外的、封閉的小團體,極有可能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情況。如此,反而違背了分組的初衷,還會給教學管理和班級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2. 教師編組
教師編組就是按照學生成績、能力、個性、習慣、家庭等各方面的情況,教師從自己的意愿出發(fā),有計劃、有原則地進行編組的課堂組織形式。
這樣編組有明確的目標,考慮全面,搭配比較合理科學,各組之間軟硬件比較均衡,便于組內(nèi)成員優(yōu)勢互補、共同進步,便于課堂的有序組織和班級的管理。然而,雖然這種編組在理論上和教師的主觀愿望里是完美的,但實際運作中同樣會出現(xiàn)諸多問題。由于小組是教師完全按自己的意志想當然地、生硬地進行切分組合,自然無法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意愿,小組成員之間的融合需要時間,小組的運作和成長同樣需要時間。有時候,小組成員的融合并不像教師想象得那樣簡單。
3. 綜合式
綜合式就是將以上兩種編組形式結合起來,以求長短互補,發(fā)揮出小組的最大效益,從而獲得最佳組織形式,并獲得課堂的高效率。
相對來說,這種形式更理性更合乎實際,同時能照顧學生個人意愿,體現(xiàn)著課堂組織的人性化。這種形式也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種課堂形式。應用時注意要適時地進行調(diào)整,無論是組內(nèi)還是組間;要不斷地引入競爭,激發(fā)小組和班級的活力。切忌一分了事,萬世不易,以避免小組僵化壞死。
4. 捆綁式編組
捆綁式可稱之為教師編組的終極版,它是在教師編組的基礎上,為了加強組內(nèi)成員的凝聚力和小組之間的競爭力,將小組同時安排為值日、出操、作業(yè)、獎懲的單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無疑會加強小組的整體性。
但是,這樣編組在現(xiàn)實中的弊端也是明顯的。由于學生之間的種種差異,這種分組往往會加劇組內(nèi)成員的對立,使組內(nèi)人際關系十分緊張。成績差、能力弱的學生為了不拖累其他成員,往往投機作弊;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因前者的拖累而更加仇視差生,更加不愿意幫助他們。這自然已經(jīng)嚴重違背了編組的初衷。
5. 積分制
積分制就是在編組的基礎上,制定詳細明確的評價標準,對每個學生和每個小組的學習、紀律和生活進行精細的考評,從而獎優(yōu)罰劣,共同進步。這種方法往往與編組的形式結合使用。它的優(yōu)點是具體到人,評價全面、客觀、細致、精準,公正公開,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增加了組內(nèi)成員之間和小組之間的競爭。
但是,這種做法同樣存在不足,由于學生本身的差距,往往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優(yōu)秀者因積分太高而往往懈怠,劣者因積分太低而往往失去動力。
6. 動態(tài)搭配
小組內(nèi)的成員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個體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適當調(diào)換小組中的成員。這不僅使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另外,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充分調(diào)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效課堂的實施原則
高效課堂絕不是“搞笑”課堂,高效課堂絕不是放任自流的課堂。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必須遵循以下組織原則:指導性、操作性、時效性。
1. 指導性
指導性是指教師在課堂設計、學案制作、授業(yè)評測時對課堂涉及的知識要有明確的指導和要求。可以說,指導性就是要指明方向、指點方法、指出規(guī)范。這就要求教師準備課堂時不僅僅重視知識的整理和傳授,更要關注對方向、方法和規(guī)范的介紹和點撥。
如對于古典詩詞鑒賞,不僅僅要介紹相關的知識,更要針對學生閱讀、理解和答題等方面的障礙,明確指出在古詩詞鑒賞中應該關注的四個方面,即字詞句、文化常識、抒情的內(nèi)容與方式、表達技巧和答題要求,并且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進行整理積累。
2. 操作性
再完美的教學設計,如果不便于操作,就毫無意義。所以,高效課堂必須重視操作性。這就要求教師摸清學情,合理制定目標,恰當切分課堂,明確教學步驟,具體教學要求,從而保證課堂探究與合作的通暢高效。
如對于古典詩詞鑒賞,在指出鑒賞要點和答題要求后,要有針對性地設置具體題目,要求學生對每個方面和題目進行梳理和總結,并且進行展示和評價。同時,針對學生完成情況,可以讓學生參考標準答案,反復修改自己的答案,直到合乎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教學的步驟要合理而具體,課堂的要求要明確而詳明,教師的引導要明白而準確,學生的行動才會迅速而有效,課堂的效率才會有保證。
3. 時效性
時效性是指一定時間內(nèi)的效率、效果、成果、效益、產(chǎn)出等。時效性越高,單位時間內(nèi)的收獲就越多。高效課堂是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nèi)高效率、大效果、多成果、高效益、高產(chǎn)出的課堂,是課堂潛能得以極限釋放的課堂。所以,組織高效課堂要同樣重視時效性。這就要求課堂設計要立足課堂有限的時間,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手段,采用新穎有效的教育教學形式,營造樂教樂學的教育教學氛圍,開展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既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又保證學生的學習、探討、消化和成長、成才、成功,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
如古典詩詞鑒賞,教學設計要立足課堂,利用好課堂時間,認真考慮課堂的承載能力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運用多媒體等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小組討論、展示、評價,最大限度地釋放教師、學生和課堂的能量,讓教師、學生和課堂真正活起來,從而獲得課堂效益的極化。
有人說,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步行,而高效課堂教學則是騎自行車。而以上這些文字,正是筆者在學騎自行車的摸爬滾打中通過觀察、思考和摸索所獲得的一些粗陋和淺薄的認識和經(jīng)驗。高效課堂早已贏得教育人的共識,但實現(xiàn)高效課堂無疑是一次有著美好愿景同時又充滿坎坷的遠征,這都需要我們教育人勇于探索,笑對挫折,用堅實而迅速的步伐飛身躍上高效課堂這輛漸行漸快的自行車。
(作者單位:河南省澠池縣高級中學 4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