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榮泰山醫(yī)學院附屬萊鋼醫(yī)院兒科病房,山東萊蕪 271126
兒科護理中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
高玉榮
泰山醫(yī)學院附屬萊鋼醫(yī)院兒科病房,山東萊蕪271126
目的 探討并分析兒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制度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213例患兒,并記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疾病類別等,分析其投訴原因及投訴率。結果該院住院患兒投訴率共計30.9%(66/213)。其中,兒科護理投訴率63.6%(42/66)。根據(jù)風險因素歸類,該院院內(nèi)護理風險因素最高的為意外情況類,占42.4%,其次為護理質(zhì)量類占27.3%,而兒科護理中風險因素最高的為護理質(zhì)量類,占42.8%(14/42),其次為意外情況類占28.6%。結論 兒科護理質(zhì)量是導致該院兒科護理投訴的主要原因,針對其進行相應防范,強化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可保障護理工作的安全性,減低兒科護理風險。
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對策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in pediatric nurs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13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age,gender,disease category,etc.,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he rate of complaints.Results A total of 30.9%(66/ 213)of the complaints rate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Among them,the pediatric care complaints rate is 63.6% (42/66).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our hospital nursing risk factors is 42.4%.Secondly,the quality of nursing accounted for 27.3%,and pediatric nursing risk factors in the highest nursing quality,42.8%(14/42).Secondly,accidents accounted for 28.6%.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pediatric nursing is main cause of pediatrics nursing in my courtyard department,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ediatric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guarantee nursing safety,reduce the risk of pediatric nursing.
[Key words]Pediatric nursing;Risk factors;Countermeasures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護理期間發(fā)生的、不在計劃中的、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fā)生的事件[1-2]。隨著人們對醫(yī)護服務質(zhì)量越來越高的要求,再加上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及自控能力較差,認知能力和依從性也較差,配合度較低等因素[3],使得其在住院期間更容易發(fā)生各種危險,引發(fā)護理糾紛。另外,針對患兒的藥物治療及其他臨床治療、護理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也更容易引發(fā)各種糾紛問題[4]。因此,分析兒科護理風險的主要誘發(fā)因素,并針對其原因積極進行防范和解決措施,對于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率、促進患兒早日康復等均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兒科投訴案例,為探索兒科護理風險的高危因素,并積極尋找相應對策,提升兒科護理質(zhì)量,降低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是該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213例患兒,全部患兒均接受住院治療并且臨床資料齊全包括年齡、性別、疾病類別等。其中,接到院內(nèi)或科內(nèi)投訴共計66例。
1.2方法
該回顧性分析由該科3名??谱o理知識強、技術過硬的護理人員進行。根據(jù)該科工作經(jīng)驗,將兒科護理風險因素歸納如4類:①護理差錯類主要指患兒的查對問題如患兒用藥問題、輸血或標本送檢等查對問題;②意外情況類,即患者出現(xiàn)墜床、燙傷、跌倒、骨折、氣管異物、物品墜落砸傷等,輸血或輸液反應等;③護理質(zhì)量主要指護理人員態(tài)度和技術方面如護理態(tài)度差,責任心差,安全意識較淡薄,業(yè)務不熟悉,技術能力低等;④護理記錄類主要指護理記錄內(nèi)容不夠全面、不及時或不準確等[5]。護理文書是對護理行為的及時性、準確性及有效性進行判斷的重要依據(jù),是對整個護理操作過程進行記錄導致的重要文件。部分護理人員對護理文書記錄不夠重視,因而容易出現(xiàn)差錯。分析各例患者的投訴情況,并計算投訴率。
1.3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基礎情況
接到投訴的患兒總共有66例,年齡為0.9~11.0歲,平均年齡(6.19±2.64)歲,其中男42例,女24例;疾病類型:氣管炎11例,扁桃體炎5例,積食14例,感冒36例。
2.2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
經(jīng)分析,該院住院患兒投訴率共計 30.9%(66/ 213)。其中,兒科護理投訴率較高,占63.6%(42/66)。根據(jù)風險因素歸類,該院院內(nèi)護理風險因素最高的為意外情況類,占42.4%,其次為護理質(zhì)量類占27.3%,而兒科護理中風險因素最高的為護理質(zhì)量類,占42.8%,其次為意外情況類占28.6%。與院內(nèi)投訴率相比,護理科意外情況投訴率、護理質(zhì)量記錄類投訴率顯著高于院內(nèi)(P<0.05),而護理質(zhì)量投訴率顯著低于院內(nèi),護理差錯類投訴率低于院內(nèi) (P<0.05),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結果[n(%)]
由于兒科患者自身特點導致兒科護理過程不同于成人護理,其護理風險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所以,積極分析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并研究防范措施,對于保障患兒安全、改善患兒預后和降低護理糾紛發(fā)生率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該研究結果顯示,該院住院患兒投訴率共計30.9%(66/213)。其中,兒科護理投訴率較高,占63.6%(42/66)。通過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兒科護理風險原因可分為以下幾方面:①護理質(zhì)量類,即服務態(tài)度差,業(yè)務不熟悉,更換藥物不及時等。多數(shù)患兒應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時,是首次接觸其所用藥物,對該藥物是否敏感尚未明確,因而容易發(fā)生藥物過敏情況,對患兒治療效果及健康帶來影響,形成兒科護理風險。②意外事件,即患者出現(xiàn)墜床、燙傷、輸血或輸液反應等。因為患兒年齡比較小,十分好動,對于外界世界抱有好奇心,較容易接觸危險物品,不能訴說自身需求、感受等,,從而發(fā)生跌倒、墜床和燙傷等風險。發(fā)生上述護理風險,一是護理人員沒有為患兒提供全面而細致的監(jiān)護,二是患兒年幼好動所致。③護理差錯類,即患兒用藥、輸血或標本送檢等查對問題及護理記錄類,即護理記錄不完善、不及時或不準確等。
根據(jù)對以上兒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的分析結果,我們制定了該院兒科護理風險的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健全護理安全管理網(wǎng)絡,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強化風險醫(yī)師,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護理制度建設,規(guī)范護理操作程序,各護理單元嚴格遵守一般護理常規(guī)、??谱o理常規(guī)、政治護理常規(guī)、疾病護理常規(guī),并將常規(guī)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加強護理用藥教育與管理;加強醫(y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由于風險分析中護理質(zhì)量類(服務態(tài)度差,業(yè)務不熟悉,更換藥物不及時等)所占投訴比例最高,因此,加強兒科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其業(yè)務素質(zhì)及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護理風險防范中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首先針對臨床先進精密儀器的廣泛應用,應組織進行專項培訓,系統(tǒng)掌握儀器的應用范疇、操作規(guī)程和注意事項[6]。此外,應注重護理人員溝通技巧的培訓,學會尊重和贊美患兒,注意言行舉止,給患兒或家屬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巡視患兒時要親切稱呼操作時要耐心加小心,操作失誤時要致歉,患兒出院時要送上祝福。
第二,針對意外情況類風險因素,我們應該明確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職責。由于兒科患者年齡小,好奇心重,并且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其發(fā)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要大些。所以,在兒科進行各項護理風險管理過程中,護士長需要全權負責科室內(nèi)的護理風險管理,及時匯總和掌握護理風險事件,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開展護理風險講座,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并提出建設性的防范措施。同時,增強對患兒家長的宣傳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識,進一步保障患兒安全。
第三,促進合理用藥管理,防止出現(xiàn)護理差錯。在對患兒用藥時,需考慮到患兒與成人的不同,其年齡小、體質(zhì)較差、且容易對藥物過敏。所以,兒科護理需強化對小兒藥品運用的管理,在用藥前,需仔細詢問家屬,患兒是否存在過敏史,且掌握其用藥史,同時指導家屬合理用藥。同時,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兒藥劑配伍、給藥的間隔時間等,盡可能增強藥物治療效果,降低其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
第四,嚴格規(guī)范護理文書和護理操作程序,積極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全面了解《護士管理辦法》及《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給于患兒及家長充分尊重,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并嚴格遵守想法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各項知情告知義務[8-10]。
綜上所述,通過對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兒科投訴案例的回顧性分析,護理質(zhì)量,即服務態(tài)度差,業(yè)務不熟悉,更換藥物不及時等所帶來的兒科護理投訴率較高,但可人為控制。因此,應該加強護理知識培訓,明確風險管理職責、完善交接班制度和促進合理用藥等措施有效預防,從而保障患兒安全,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率。
[1]余啟梅.兒科護理風險原因分析及防范 [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11):1591-1592.
[2]趙海玲,王春立.兒科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的原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61-63.
[3]王姣.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2):116-117.
[4]張?zhí)飙?小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及防范對策[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10):168-169.
[5]王亞萍.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4):223-224.
[6]劉妙盛.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8):104-106.
[7]劉衛(wèi)霞.兒科護理風險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5):151-152.
[8]段桂仙.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風險管理[J].兒科藥學雜志,2015(6):47-49.
[9]潘玉梅.152例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及管理屏障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13):117-119.
[10]宋英.兒科護理風險管理方法探討 [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9):1218-1219.
The Risk Factors Analysis and Strategy in Pediatric Nursing
GAO Yu-rong
Pediatric Ward in Laigang hospital affiliated College of Taishan,Laiwu,Shangdong Province,271126 China
R473.72
A
1674-0742(2016)07(b)-0143-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0.143
高玉榮(1968.12-),女,山東濟陽人,大專,主管護師,護士長,從事兒科護理管理。
(2016-04-15)